學校減負=製造學渣?那我買的學區房還有什麼用

2019-10-31     樓市飛說

南京家長瘋了?

南京學區房也瘋了?

最近「減負」風波鬧得沸沸揚揚,家長似乎在減負中看到了自己的孩子會變成「開心快樂活潑生動的學渣」;而學區房的價格開始出現下跌,特價房層出不窮。這個風向是不是代表著,「減負」風潮之下,學區房要涼了?


1

據南京數位家長表示,南京最近加強了「減負」力度,但是,因為相關部門的規定,所以學校只有口頭通知,而並沒有正式下發文件。

另一位南京教育行業人士則透露,本學期開始,南京在進行區與區之間的異地互查,項目包括大班額、不能進行成績排名等等,每一項都有考核的標準。

從各大平台網友們的討論來看,南京的「減負」正如火如荼進行中。

據了解,南京仙林一所小學一二年級是3:00放學,而其它高年級則是3:50放學,學生可以選擇性離校到6:00。建鄴區某小學家長也提到,從今年開始,一、二年級,除周二外其他時間都是3點放學,其他年級除了周二外都是3:30放學,家長可以申請彈性離校到6點。

另一位家長則直言,「作業不敢帶、卷子不講,整理好的資料、筆記、摘抄都扔掉了。」

還有今年剛剛就讀民辦學校的新生家長表示,學校剛剛發的「高端」英語教材,還沒有深入學習,就被收走了。微博一位家長也提到,「女兒學校最近就是如此,連額外的朗文英語教材都不讓用了」。

其中,南京鼓樓區是大家公認檢查比較嚴格的一個區。南京匯文中學一位初中家長反映,孩子原來確實作業很多,而最近孩子作業確實減少了,在學校的自習時間就可以做完。

在網傳的一張圖片中,10月11日,有家長投訴學生學習正常學習被干涉,原因是孩子在校一個多月都沒有進行過測試,然而其他學校都進行了測驗,家長因為沒有測驗了解不到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開始擔憂。同時,家長們感到,和其它進行了測驗的學校相比,孩子所在的學校遭遇了不公平待遇。南京家長們掉入了一個糾結而分化的怪圈:也許,用不了多久各位的孩子就會成為一個活潑靈動、熱愛生活、輕鬆愉悅、心智健康的學渣;「南京家長在快樂與痛苦的交織中,終於瘋了」。

2

面對家長們的質疑,南京教育局給出了官方回復。

全文如下:

為進一步發展素質教育,創造更好育人環境,按照上級部署安排,2019年10月—11月,全市開展義務教育學校違規辦學行為問題專項整治專項督查行動,重點是對義務教育學校規範辦學、校外培訓機構違規辦學等工作進行督查。

全市各級教育部門、義務教育學校按照統一部署,聚焦存在問題進行排查,整治糾正不規範的辦學行為,但同時也發現存在對督查工作理解不準確、執行規定簡單化的現象,引起了社會和部分家長的誤解。

為此,市教育局要求各區各校進一步認識規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行為的意義。開展違規辦學行為的整改和督查,是為了促進學校更好遵循教育規律,促進學生更好健康發展,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全市教育系統要準確理解工作要求,糾正違規考試、違規排名、超前超標教學等不規範辦學行為。符合教學規律的作業、考試、教育評價應繼續堅持,並不斷提高其針對性、有效性。要在把不合理的課業負擔減下去的同時,加強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要開齊開足體育課、藝術課、勞動課、心理健康課、社會實踐課等,努力促進青少年學生全面發展。

要規範執行上級要求,防止和糾正執行簡單化、形式化、機械化現象,持續推進規範化辦學。要樹立正確的育人觀、質量觀,通過家委會、家長會和社會宣傳等途徑,廣泛傳播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正確的教育方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良好生態。對於督查整治中發生的偏差,要及時糾正,確保義務教育規範有序發展。

3

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門出台了《中小學生減負措施》(減負三十條),要求各省份結合實際出台落實的具體方案。

今年,上海、遼寧、天津等省市也陸續出台了當地中小學生減負的方案。就在10月28日,浙江省教育廳發布了《浙江省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浙江減負方案》)。

《浙江減負方案》共制訂了33條重點舉措,對校內考試次數進行了嚴格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得以紙筆測試為主要評價方式。小學三至六年級語文、數學、外語、科學等學科可安排期末考試,所有學科均不得組織期中考試。初中可組織文化學科期中、期末考試,不得組織月考和周周清考試。

在作業層面,《浙江減負方案》要求,小學生到晚上9點、初中生到晚上10點還未能完成家庭作業的,經家長簽字確認後,可以拒絕完成剩餘的作業,教師不得對有此類行為的學生進行懲戒。

教育部等八部門出台的《中小學生減負措施》(減負三十條)也對作業和考試環節進行了嚴格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小學一二年級每學期學校可組織1次統一考試,其他年級每學期不超過2次統一考試。不得在小學組織選拔性或與升學掛鉤的統一考試。

4

「減負」一詞,中國家長們已經不陌生了。上一次轟轟烈烈的減負,掀開了校外輔導機構的浪潮。但在南京,「減負」喊得最凶,阻力似乎也最大。家長們不是不支持,而是在高考這座獨木橋前,減負是否意味著喪失競爭力才是他們最大的關注。

根據教育部層級的整體方案以及各地的實施方案,可以看出,其實無論是作業量減少,還是考試次數減少,南京也是為了從考試和作業的層面降低學生的負擔。但是至今,江蘇省省一級別的中小學減負實施方案相關文件還沒有正式對外公布。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南京此番減負要持續下去,需要的是省級層面的一致行動,當所有人都不用被拽入『應試軍備競賽』,家長的『公平焦慮』,才能得到緩解。」

5

說到教育公平和優勢師資,就避免不了的提到學區房。南京的優質學區房一直占據著房價金字塔的頂端,但最近似乎也遇到了「寒潮」,不斷有秒殺房源放出。

比如前陣子鍾英中學一套秒殺單學區房,報價208萬,單價僅3.9萬。據中介說:該房第二天就賣掉了,房主要求全款,最終加價10多萬成交。鍾英單學區均價在5萬左右。

再比如,這兩天被中介刷屏的金陵匯文雙學區的一套挑高房源。總價295萬,中介配上了房屋的視頻,看得人還挺多。

金陵匯文小學的學區房一直都比較高,比如:典雅大廈總價區間在400-480萬左右;臨江新寓總價區間在370萬-500萬左右。很少有低於300萬以內的學區房。

此外,學區特價房還在各個板塊里出現。有數據顯示,2019年9月南京30所名校學區房均價48708元/㎡,環比8月下跌了263元/㎡,跌幅約為0.54%。

學區房的降溫與「減負」政策的施行有多少關聯性,我們很難量化。但可以確定的是,家長們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昂貴輔導或天價買房都是可能的。但至少在減負的大背景下,我們可以去思考,學區房還有多少爆發力?辛辛苦苦拿到的學區,結果還是要重金外出補習,其本身的意義又在哪裡呢?學區房是不是真的會在減負大潮中走下神壇呢?

或許只改學校政策和學區房政策,還不足以回答這些問題。高考是個坎,一考定終生的制度不改,一切調整都是紙老虎而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SyKIW4BMH2_cNUgkem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