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屆在英留學生們一定不會忘記半個學期沒課上,郵件沒人回,連論文開題也沒人指導的那幾個月。聖誕假期剛過不久,學生們便紛紛收到老師及學院工會的停課郵件。
2018年2月初代表大學教職員利益的英國大學和學院工會(University and College Union, UCU)投票決定,由於在退休金改革問題上與代表僱主利益的英國大學管理委員會(Universities UK,UUK)無法達成一致,從 22 日起分階段進行共計 14 個工作日的罷工。根據工會 2 月 20 日的官方通告,包括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愛丁堡大學在內的 64 所院校參與行動,波及超過 100 萬名學生。
一時間,英國留學圈掀起了不小的風暴。為期 10 周左右的春季學期將有約三分之一的課程受到影響,並且這些影響將以何種形式得到修復尚不可知。每位留學生面對至少3000鎊的損失,身在異鄉求學,實在是「投訴」無門。
一位政治系的留學生接受《衛報》採訪時表示「保守黨 2010 年執政後結束了教育領域的財政擴張,創收任務交給了大學——大學學費上限由每年 3225 英鎊提升至 9000 英鎊。這讓大學更有商業化的動機,多所知名大學正在追求更大的國際市場……我們學生真正想維權的話,還是要撬動政府。但想想這可能性有多大?」本地人脈的缺乏和相對陌生的政治文化,讓不少留學生有抱怨的心,卻只能以觀望態度為主。
事情最後並沒有獲得理想的結果。學生們雄心勃勃動用了消費者權益框架,又發起線上聯名,致信校長,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地支持罷工,期望獲得工會的關注,但事實是幾乎沒有任何一所大學官方做出退費和補課的決定。少數教師出於善意,分享了做好的課件和閱讀清單。而考試和論文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不少同學因為罷工,績點大幅下降,間接影響了後續的院校申請。
2019-2020屆的英國留學生日子更加難過。2019年8月份的大學退休金計劃(USS)會議,要再減少老師們拿到手的實際薪資。2019年11月25日至12月4日,大學先進行了有組織的為期8天的罷工,希望大學僱主方能夠傾聽自己的訴求。緊接著為期14天的第二輪罷工接踵而至,參與大學增加到47所。
接下來的事情是全球人民都將銘記的衛生健康危機——新型冠狀病毒爆發。英國作為「頭鐵」的歐洲代表,最終宣布了關閉大學,停止一切線下教學的決定。也就是說,自3月起,留學生們剩下的課程將全部以網上授課進行,不管是Seminar,還是Lecture,Presentation還是藝術展,都將進一步找到線上替代方式。論文指導?歡迎下載網上衝浪軟體,和導師在線互動。
危機襲來,我們無法改變,呆在家裡支持醫護人員是留學生能盡的最大一份力。但不可否認的是,從罷工到停課,大多數留學生們至少8周沒有根據課表上過完整的課程了。這也是自此30萬請願的最大源頭。
截止至發稿前,已有31萬人在這項要求退費的線上請願貼上簽名,數字還在不斷上漲,議會已經將針對此事的討論提上日程。來自利物浦大學的學生代表表示:「今年入讀的學生都認為教學質量和進程大幅縮水,僅憑几張幻燈片根本還不回我們上萬鎊的學費」。
前幾日,小編也參加了學院老師組織的線上課程。期間,幾位導師也反覆提到,這樣的特殊時刻,即便是一心向學的人也很難向往常一樣規劃學業和就業。連自己也明顯感覺無法100% Focus在之前的研究項目上。更不用說那些需要大量社會調研的研究了。
一位來自格拉斯哥的本地學生在接受《衛報》採訪時說道,由於疫情,自己無法繼續兼職以繳納房租,現在面臨著巨大的精神壓力。
衛生紙難囤,擔心受到歧視,口罩也不敢戴,這樣沒有保障可言的生活,讓不少中國留學生選擇回到祖國的懷抱,各大網絡平台也相繼推出了回國防護和轉機攻略。每次閱讀,小編都深感海外遊子的不易。
這場留學生生存危機還會蔓延多久,我們不得而知。只能期盼留學生們可以及早調整生活節奏,找到積極應對考試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