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希望看到的新變化應該是:既能確保大家有活干有飯吃有錢花,還要把病毒死死摁在地上摩擦,不能讓它害人。
作者:今綸
今天看了王榮輝女士寫的文章《賣了4套房,創業12年,如今負債1億,無家可歸》,不知道說什麼好。
她本來是一個成功的企業經營者、早教專家。2019年,她把公司做成了全國最大的托育直營連鎖品牌。珠三角擴展到近40個園區,估值達5個多億,前來合作的風投絡繹不絕。客戶口碑更是超級好,滿園率達到95%,從來不愁生源,全靠家長推薦。
但是,在疫情的不斷衝擊下,她遭遇了失敗。她在初期還不認命,不屈不撓賣房子、貸款救企業,最終一切歸零,負債一億,無家可歸。
王女士的園區交租延期被業主強行鎖門
我說句實話,真的很感慨。
因為,我有幾位朋友就經歷了類似的事情,而且也是早教行業的公司,距離王榮輝女士的公司總部只有10公里的距離。
而我的辦公室距離王女士的前辦公室只有1.5公里,步行過去只需要22分鐘,我們可能曾經在街上擦肩而過。
如此真實,如此殘酷,所以,心情很難平復。
01 夢想在病毒攻擊下灰飛煙滅
去年,我那幾位朋友的公司也徹底關門歇業了,幾位創始人也是深陷資金困境,各種窘迫難以言說。
他們都是業界精英,都是很有想法的人,教學方面很規範,業績在增長,自己還製作一些高水平的教材。他們的目光遠大,準備把業務擴展到珠三角乃至更遠的地方,如果未來發展得好的話可以上市。
結果,疫情一來,各地的校區只能關門落鎖,創始人苦苦掙扎甚至抵押房子,維持公司運轉,最終頂不住了。
早教機構在疫情期間關門。(網絡配圖)
許諾要投資的公司也在觀望,遲遲不肯投錢,口惠而實不至。
作為他們的朋友,有一次我目睹了他們在某地處理房東擅自開鎖,並且被砸壞器材、電器、家具的事情,中間的糾葛、原因很複雜,但最重要的起因就是:因為疫情,原本賺錢的這個校區撐不下去了。公司到處借錢,也不能及時支付租金,希望延緩兩月,房東不同意,直接動了手。
最終,公司倒閉了。
我參加過他們的一個活動,在一座價值過億的別墅里,我當時還在和他們打趣:「好好乾,等公司上市了,以後你們一人一套。」
結果,一切夢想在病毒的攻擊下灰飛煙滅了。
剛剛在網上看到一段視頻,有工作人員讓理髮店關門,理髮店的小伙子哀嚎著說:「為什麼理髮店不能開?為什麼飯店可以開?我們連五險一金都沒有,就只有一個小店……」他的聲音嘶啞,我看了兩遍,不知道說什麼好。
理髮店被要求關門,小伙子哀嚎
還有媽媽出了小區,結果因為那棟樓突然被封控,只留了個幾歲的小孩子獨自在家。工作人員不讓媽媽回去,可是難道不應該許進不許出嗎?不知道這位媽媽最終有沒有回家照看她的寶寶。
有位男士所在的小區被封了16天,他情緒激動,想衝出去,工作人員攔住了他,他說:「我的房租、水電費誰交?伙食費怎麼解決?」工作人員其實態度很好,一直在說我們幫你協商解決,還說我們也要交房租的。
某地的外賣小哥突然被隔離在一個小區,他立刻跪地求放行,他承諾不再接單,他帶著哭腔說不送到平台會先扣錢,一天又白乾了。
外賣小哥跪地求放行
面對這些倒下的公司,面對這些困難的個體,面對他們的窘迫、眼淚、抗爭、哀求、哭泣,面對他們滿滿的求生欲,我什麼都說不出來。
02 很多地方疫情防控有優化空間
果斷堅決抗擊疫情,沒錯,很正確。某些區域過度抗擊疫情,一年沒問題,兩年沒問題,不過,大家沒錢了就是問題了吧,不承認這一點,就不是實事求是。
所以,我對此前有些人攻擊上海把奶茶店劃為中風險區域很不理解,他們認為應該劃得更大一些。反正受損失的都是奶茶店的鄰居,又不是自己,如果讓某些網友來劃,他們估計會把整條街都封上。
那麼,人們如何賺錢養家餬口呢?這些網民是不管的,反正就是「寧可錯封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封封封,刀鋒過處,一片叫好,默默流淚的個體承受越來越大的代價,這對整個國家、社會真的好嗎?
所以,一定要學習上海、廣州、深圳、蘇州的精確防控,如果只需要劃一個奶茶店為中風險地區,那就是一個奶茶店;如果需要劃一棟樓為中風險地區,絕對不要殃及其他。因為老百姓要上班要吃飯,要給老人買藥,要給汽車加油,要給孩子買水果。
上海把奶茶店劃為中風險區域
無論如何,都要給人留活路。
我想說的是,現在很多地方的疫情防控還有很大的優化空間,別到時候疫情控制住了,企業、個人破產一片,那就得不償失了。
老百姓手裡有錢,心裡不慌,社會就穩,治安案件就少,這是常識。
深圳現在的疫情比較嚴重,但是深圳還是在努力給市民創造打工「搞錢」的機會:
從3月18日開始,已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的鹽田區、坪山區、光明區、大鵬新區、深汕特別合作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生產經營單位等恢復正常工作秩序和生產經營,公交、地鐵恢復運行。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嚴格執行疫情防控相關措施。
深圳5區已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
這就是給大家活路,這就對了。
03 專家:奧密克戎比流感的症狀還輕
其實,變化正在悄然到來。
從高層近日講話的相關信息來看,強調「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說明什麼?說明「減少影響」已經成了當務之急。
15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將「出院後繼續進行14天隔離管理和健康狀況監測」修改為「解除隔離管理或出院後繼續進行7天居家健康監測」。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重大變化
專業人士對此的解讀是:「核酸CT值越低越好」並不科學,核酸水平低到一定水平後,出院就不再具有傳染性,風險足夠低,那就是安全的。這個出院標準相比以前出現了一個大的調整,意味著住院時間會縮短(現在上海新冠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數是15天,核酸調整後有可能降低到10天),可以提早出院,這對於一個被隔離的人、被隔離的家庭來說,感受很不一樣。
一句話,中國正在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治療進行全新的詮釋和定位,我們當然要嚴防它,但也有更科學的辦法,可以在更短時間內收拾它。
3月17日,上海舉行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解讀最新版新冠診療方案。
他談到抗疫要有3個「武器」:一、疫苗的充分注射;二、我們要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和其他藥物,包括中醫藥等支撐;三、有非常充足的醫療冗餘度。
這就是清點「武器庫」了,首先是品類要夠,其次是數量要充足,尤其是醫療資源要足夠寬鬆。「武器庫」清點完了,準備好了,心裡有底了,下一步呢?
尤其要注意的是: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蔣榮猛教授,全程參與了第一版至第九版新冠診療方案的制定工作,他在3月17日接受採訪時表示:
奧密克戎變異株以無症狀和輕型病例為主,大多數不需要過多的治療。
輕症患者不需要針對新冠病毒的特異性治療和藥物干預。
地壇醫院開始嘗試分類收治,把輕症和無症狀放到隔離場所治療。
奧密克戎不是流感,應該說越來越像感冒。目前看,奧密克戎比流感的症狀還輕。
注意,他說「奧密克戎比流感的症狀還輕」,這可是官方媒體採訪專業人士,經過嚴格的審核流程發出來的新聞,什麼情況?什麼信號?
無論如何,我們都希望看到的新變化應該是:
既能確保大家有活干有飯吃有錢花,還要把病毒死死摁在地上摩擦,不能讓它害人。
期待更美好更靈活更精確更人性化的變化!
希望王榮輝式的創業悲劇少一點更少一點,希望企業都能好好活下去,這是個殘酷的春天,但是,這種殘酷的烈度已經夠了,足夠了,不能讓殘酷繼續下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89ff6b50f50fb9be213abef4efbb5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