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貝類美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最常見的有花甲、白貝、生蚝等,是人們餐桌上常見的海鮮。但說到黃蜆,估計很多年輕的朋友都沒有吃過。黃蜆又叫河蜆,是一種淡水蜆,生長在內陸的河流、湖泊或水田中,雖然個頭不大,但肉質軟嫩,味道鮮美,還富含各種營養成分。
黃蜆雖然一年四季都有,但5月~10月是黃蜆產量最高的時期,也是最肥美的季節。一般只能在農貿市場裡買到,當地人拾到的黃蜆裝在大籮筐里,按斤出售,我們這是7元一斤,也有脫殼後的蜆肉,要10多元一斤。蜆子的做法五花八門,可以煮湯、炒著吃、或者涼拌,成為當地不少家庭餐桌上的美味。
炒蜆肉
食材:脫殼的蜆肉 300克、辣椒 3個、蒜苗 2根、生薑 1塊、大蒜 2瓣
調料:料酒 1勺、蚝油 半勺、生抽 1勺、鹽 少許
1、先把配料準備好。把生薑和大蒜剁碎,蒜苗洗凈切去根部後切碎。我用的這種紅辣椒是不辣的,只起到增色點綴的作用。如果喜歡吃辣,可以用小米椒和線椒。
2、蜆肉放入清水中浸泡一下,雖然買回來是熟的,但是還會有沙子,清水浸泡過後,沙子會沉底,輕輕的將蜆肉撈起,或者倒入過濾籃里,濾掉沙子,洗凈後撈起控干水備用。
3、炒鍋放入適量油,放入姜蒜炒到微黃,這樣香味才能出來。
4、倒入蜆肉不斷翻炒,蜆肉遇熱後會出水,喜歡吃肉質嫩點的就不要炒那麼久,炒到水分收到一半即可,我喜歡吃比較爽口的,所以炒到水分完全收干,蜆肉微黃。
5、放入蒜苗和辣椒翻炒,大概炒半分鐘左右,最後加入生抽、蚝油和少許食鹽炒勻即可裝盤。這個顏色是不是很漂亮呢,炒的時候都忍不住想開吃了。
蜆子含有蛋白質和鈣、磷、鐵、硒等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但是比較寒涼,適合夏季天熱的季節食用,如果本身比較虛寒,或者女孩子特殊時期和產婦不可以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