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淄博的美名,毀在他手上

2023-04-30     視覺志

原標題:別讓淄博的美名,毀在他手上

五一小長假,來了。

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有一大批人去往全國各大景點旅遊,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西安大唐不夜城,讓我們感受房謀杜斷、貞觀風韻;

洛陽牡丹真絕色,讓我們領略國花之艷、漢服之美;

淄博燒烤熱搜不斷,讓我們見識了一場三線城市的翻身仗……

但在部分遊客那,無疑會變成「開開心心出門去,垂頭喪氣把家還」。

因為他們可能根本想不到,旅行的剛需——酒店,到底有多髒。

不管是寬敞明凈的普通酒店,還是富麗堂皇的星級酒店,都很可能只是一襲華美的袍。

陰暗處,爬滿了髒虱子,是常人無法忍受的「髒」與「黑」。

酒店到底有多髒?

對於普通酒店比較髒這件事,遊客們還是能基本達成共識的。

比如床單被罩上有大團黃色污漬、暗紅色血漬,或者拖鞋油膩,只要經常住酒店,這些事肯定都多多少少遇到過。

網友曬出的某酒店床單

此種狀況的出現,多是保潔員沒按規定打掃、更換。

對此,人們基本可以「見怪不怪」,可以冷靜要求前台處理。

如果說這些髒,還處於看得見的陽光下。

那在隱秘的角落,則多得是看不到,卻極其噁心人們心理的髒。

它們不止是酒店單方面的原因,而更多跟顧客素質息息相關.

前不久,有顧客在某酒店洗手時,感覺洗手液有怪味,一聞發現疑似含有尿液,酒店工作人員也表示承認。

經衛生和消協等相關部門調節後,該酒店賠償了當日房費,並贈送一晚。

只是洗手液?

兩年前,某遊戲主播曾在酒店燒水壺裡撒尿,往洗髮水和沐浴露里吐口水,並錄下視頻發往遊戲群里炫耀。

要問原因,只是因為好玩,因為他做到了別人不敢做的事。

他也承認自己就是「這麼缺德」,但「反正沒人知道」,也就可以隨意突破道德底線。

隨著一個個吐口水、撒尿、煮內褲事件的曝光,網友們都有了心理陰影。

可出門在外,難免想喝熱水,怎麼辦?

有網友想出妙招,用燒水壺燒開熱水,等它不那麼燙時,把礦泉水放進去加熱。

圖源:小紅書

只是有液體的瓶瓶罐罐比較髒?

在小紅書某熱帖里,有用戶曬出了她所在酒店衛生間的花灑,好奇它為什麼這麼黃。

圖源:小紅書

從畫面上可以看出,花灑噴頭整體雖然有許多劃痕,但還是呈現出銀質金屬感。

唯一奇怪的地方,是管道。

它跟噴頭的連接處,已經變形,仿佛被經常拆卸,上面還有不少黃黑夾雜的污垢。

而在連接處再往後一點的位置,又恢復了銀質金屬感。

評論區有不少福爾摩斯猜測,該花灑應該有洗澡以外的用途,即被某些顧客灌腸。

該花灑不一定真如網友所說,但用酒店花灑灌腸的現象,的確普遍存在。

受過花灑折磨的人,可以說是數不勝數。

小紅書另一則熱帖里,某用戶表示自己在酒店洗澡時,發現花灑上有體毛的存在。

評論區已經成了「受害人集結地」,控訴某些顧客素質低下。

1818黃金眼報道里,唐女士在杭州某酒店洗澡時聞到臭味,經過一番查找,才發現花灑里竟有排泄物。

如果只是單純洗澡還好說,還有人控訴說自己的習慣是邊洗澡邊刷牙……

任誰看了,都難免想立即原地發瘋,大喊救命。

部分酒店灌腸同好者,甚至還會在社交平台上發帖,交流心得體會。

什麼哪家酒店花灑用著方便,什麼哪家酒店雖然價格貴,但只有頂噴花灑,沒有可拆卸式,建議「避雷」。

隨著這些帖子和視頻的傳播,許多人都意識到了花灑的噁心之處,不得不在訂房前致電酒店,詢問是否甚至只有頂噴花灑。

除此之外,還有馬桶、毛巾、浴巾、拖鞋等直接接觸人體皮膚的物體,均髒到令人髮指。

更嚴重的,還會傳染疾病。

比如拖鞋。

現在的酒店,一般提供兩種拖鞋:一次性布拖鞋,橡膠拖鞋、塑料拖鞋等非一次性拖鞋。

有時兩種都有,以供客人挑選。

而許多人,沒有使用一次性布拖鞋的意識。

或者就是單純不喜歡,覺得穿它得拆塑料袋太麻煩,太扁了需要撐一會兒,太薄了走路略痛,不如橡膠拖鞋厚實等等,拒絕它的理由是多種多樣。

但選擇它的理由,小視覺得一條就夠了:安全。

即使你有勤洗腳、注意衛生的習慣,但經不住前任顧客有腳氣。

在自己家裡,拖鞋公用尚且有可能發生「一人得腳氣,全家得腳氣」,更別提酒店房間裡不知多少人使用過的拖鞋。

社交平台隨便一搜,到處是被傳染腳氣者的控訴。

圖源:小紅書

看那一張張辣眼的實拍圖,再看看一個個大寫的感嘆號……

真·痛·太痛了·血的教訓!

高價一定乾淨嗎?

或許有人會說,這些都是廉價酒店才有的問題,五星級酒店就沒這種事。

他們床單被罩等一客一換,燒水壺、水杯等一客一消毒,總之就是乾淨。

根據《2018年北京市朝陽區星級酒店公共用品抽檢結果分析》顯示,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不同級別酒店細菌總數檢測項目合格率依次為:50.06%、57.65%、67.38%。

圖源:中國知網

看起來,的確是「貴有貴的道理」。

但一則更重要,也更顯而易見的事實,小視想重申一下——

人們的道德素質並不與經濟狀況呈正相關。

在五星級酒店灌腸的男男女女也大有人在,往水壺裡撒尿的也並非沒有。

即使顧客都講衛生知文明,但酒店卻未必。

他們要的是利益,而乾淨整潔只是贏得利益的要求。

當維持乾淨整潔的成本越來越高,與利益產生衝突時,他們會作出何種抉擇?

小視想起2018年一條全網刷屏的視頻——《杯子的秘密》。

圖源:今日-青島《杯子的秘密》

該視頻是一位名為「花總」的網友所拍攝,他在視頻里聲稱,過去6年他曾入住過147家五星級酒店和精品設計酒店,累計超過2000個房晚。

他會在退房前布置攝像頭,等保潔員清掃乾淨後,再入住同一個房間取回攝像頭。

該視頻顯示,許多數千元一晚的五星級酒店存在極大的衛生問題。

比如1100元一晚的南昌喜來登酒店,保潔員用一塊抹布擦拭洗手台、坐便器和杯具;

圖源:《杯子的秘密》

1800元一晚的北京康萊德酒店,保潔員用地上的髒浴巾擦拭洗手盆和口杯;

2000元一晚的北京柏悅酒店,保潔員用髒毛巾擦拭餐具,用身上的工作服擦拭杯具;

2000元一晚的福州香格里拉酒店,保潔員用髒毛巾擦拭洗手台和杯具;

2800元一晚的上海浦東文華東方酒店,保潔員用髒毛巾擦拭洗手台和杯具;

4500元一晚的上海寶格麗酒店,保潔員從垃圾桶里回收一次性塑料杯蓋……

圖源:《杯子的秘密》

即使並非酒店相關專業人員,只憑藉樸素的衛生理念,我們也可以說, 這些操作沒有一項符合《旅業客房清潔衛生操作規程》。

這是個別保潔員的工作習慣,還是酒店業默認的規矩?

起碼按一些涉事酒店的致歉聲明來看,屬於前者,酒店只是監管不規範。

但據業內人士透露,為了提高利潤,許多酒店的保潔工作都是外包,外包還分按月領工資和按房領工資兩種主要方式。

為了在規定時間內多打掃房間,多賺一些錢,許多保潔員都不會按規定打掃,而只是讓房間「看起來很美」。

一些素質低下的顧客,則讓保潔阿姨們根本沒有好好打掃的心情。

而且,你越是以為貴的酒店乾淨,看起來很美的房間乾淨,越會降低防備。

那些酒店的「潛規則」,便會在此時對你迎頭痛擊。

不安全的酒店

花總曝光酒店衛生安全事件,呼籲大家關注酒店衛生,最後導致相關部門介入,涉事酒店集團進行整改,固然是一件好事。

但他所採取的行為本身,其實與另一種附骨之疽其實不謀而合: 酒店裡的針孔攝像頭。

早期的偷拍設備,跟嬰兒拳頭差不多大小,很容易會被發現。

但隨著科學水平的提高,這群偷拍者的裝備也是鳥槍換炮,鏡頭直徑低至1cm之內。

可以堂而皇之藏在插板、電子鐘、電視機盒、路由器等設備里,極難被我們發現。

小視看到有不少網友表示,曾在住酒店後,被偷拍者用裸照和與戀人的親密視頻勒索。

還有些偷拍者不講武德,即使你為了息事寧人,選擇付錢,他們也會偷偷把視頻賣給黃色網站謀取利益。

據公安部相關消息顯示,早在2019年的「凈網2019」專項行動中,就有40多個制售針孔攝像頭窩點被打掉,數十萬針孔攝像頭成品、半成品和零配件被查獲。

自2021年11月以來,公安部網安局部署又開展了依法嚴厲打擊偷拍偷窺黑色產業的鏈條行動。

數據仍然觸目驚心——

累計偵破刑事案件16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860餘名,查獲被非法控制的網絡攝像頭3萬個。

這背後,是數萬乃至數十萬消費者的隱私受到侵害。

在一次次或親身經歷或網上看到的偷拍門中,人們的提防心理也逐漸形成。

每逢住酒店,都會選擇用多種方法查找攝像頭。

但你以為,沒有攝像頭,沒有帶排泄物花灑的房間,真就安全嗎?

或許隱私安全,身體也安全,可錢包就未必了。

以往五一旅遊,最熱門的話題除了人擠人,就是各地風景與美食。

今年破天荒出現了一個噁心的話題——

大規模的民宿毀約潮(包括酒店)。

某訂房軟體顯示,今年五一民宿的訂單量,是去年同期的10倍還要多。

報復性旅遊催生了報復性訂單,而報復性訂單則意味著巨大的利益,許多民宿和酒店也就開始報復性漲價。

你說你提前半個月預定房間,價格便宜?

沒關係,老闆可以用「裝修」等各種理由逼你退房。

等到你真退房?

嘿嘿,人家那邊早就把三百一天的房,以上千元的價格掛出去了。

更有甚者,不僅惡意退房、惡意漲價,還辱罵顧客。

比如四川的張小姐,拒退三亞某民宿訂單,結果遭受到老闆的威脅辱罵。

圖源:微博@黑貓投訴

即使她投訴到平台和12345,也只得到了「退房」和平台「賠償400元」的解決方案。

他們為什麼敢如此肆無忌憚?

答案說起來過於真實——

你不住,有的是人住。

相比於毀約能得到的利潤,那一點點罰款不值一提。

我們活該如此?

今天的遊客實在是太難了。

要忍受民宿與酒店們的聯合毀約、漲價;

要小心攝像頭,小心被傳染腳氣,小心水壺裡有不明液體殘留;

要自備床單、被罩、毛巾、一次性馬桶墊、可攜式熱水壺等一切接觸人體的物品……

可是,我們外出旅遊難道不是為了快樂嗎?

當我們旅行需自備的物品可以裝滿一整個行李箱時,住酒店的意義何在呢?

過去,許多人為了省事,會選擇吃個啞巴虧,會用「都不容易」「互相體諒」等四字真言,來安慰自己。

但都去體諒酒店,誰來體諒顧客呢?

隨便翻翻新聞報道和社交平台就知道,我們的默默忍受,換來的是變本加厲。

以至於今天,即使我們勇於維權,去各種相關平台與單位投訴,事情也不能得到合理的解決。

處於弱勢方的我們,只能活該如此?

早在本月24號,《人民網評》就發布文章,怒斥民宿毀約「吃相難看」。

圖源:微博@人民網評

提醒監管部門需依法依規介入,及時、有力處理,不能容忍這種亂象愈演愈烈,不能無視消費者權益屢屢被侵犯。

雖然有些地方政府和訂房平台還是在和稀泥,但有些則讓小視感到欣慰。

最典型的,當屬剛剛爆紅的淄博。

他們早早發布通知,在全市範圍內對酒店價格進行管控。

凡是價格漲幅超過50%的,「一律按哄抬價格行為予以查處」。

圖源:淄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

這一行為,當天就被網友給夸上熱搜。

不僅說,還落到實處。

有網友發現,淄博希爾頓酒店的千元房,降價到了500多元一天。

該酒店工作人員回應稱,政府為防止酒店房價過分上調,「進行了價格控制和優化」。

小視留意到,淄博文旅局還在26日發布了公開信,稱淄博五一人流量已逼近極限,提醒大家錯峰出遊,還推薦青島、濟南、曲阜等其它山東城市的景點。

不止淄博,還有甘孜。

相信你還沒忘,兩個月前甘孜康定某酒店辱罵顧客,甘孜文旅局長回應稱「誰砸了甘孜旅遊我砸他飯碗」。

雖然言辭有待商榷,但這種為消費者負責的態度,無疑讓人們喜聞樂見。

沒多久,該涉事酒店就被停業整頓,並向當事人公開道歉、支付退款與賠償。

圖為甘孜康定事件的處理結果

由此可見,酒店與民宿的漲價潮與毀約潮,並不是管得了管不了的問題,而是想不想管敢不敢管的問題。

髒亂差等衛生問題,自然也一樣。

希望監管部門能繼續加大力度,嚴懲相關涉事酒店。

也希望,這些大大小小酒店真能幡然醒悟,徹底整改。

不然,當地政府不會放過他們,憤怒的網友不會放過他們,有慧眼的顧客更不會放過他們。

點個 「 在看」,願更多人能留意住酒店的相關注意事項。

願我們能安心住酒店的那天,快點到來。

30 / Apr / 2023

監製:視覺志

編輯:李尋歡

微博:視覺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1f11c5c5852118324d9db79d2413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