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超190億,2023年服貿會釋放哪些信號?

2023-09-03     體育大生意

原標題:體育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超190億,2023年服貿會釋放哪些信號?

體育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超190億,2023年服貿會釋放哪些信號?

文|林苑

9月2日,為期五天的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體育服務專題在京盛大開幕。

據服貿會體育服務專題執委會消息,此次展會期間國際、國內體育合作項目簽約金額有望突破100億元,項目投資規模再創新高。

本次服貿會體育服務專題特別規劃六大展區,分別為智慧體育服務、冰雪運動服務、體育消費服務、體育裝備製造服務、體育賽事服務以及體育融合服務。論壇會議由主論壇和多個分論壇組成,從體育消費升級到體育裝備製造,從運動服務創新到體育數字化轉型,探討體育產業發展的前沿風向。

透過主論壇與游泳產業發展論壇的「迴響」,人們在開幕日清楚聆聽了中國體育快速復甦的強勁足音。

主要體育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企穩回升,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今年以來,我國體育發展呈現平穩向好的態勢,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李穎川在致辭中表示。

李穎川指出,我國體育產業,特別是體育服務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各類體育賽事活動廣泛開展,一些熱門比賽一票難求,村BA、村超、村排等廣受歡迎,體育服務業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2022年我國主要體育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超190億元,比上年增長86.75%,已經實現快速復甦。」

「依託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需求持續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的背景下,體育服務貿易發展潛力巨大。」

「特別是今年,我國先後舉辦一系列綜合性運動會。前不久的成都大運會實現了大業態融合、多場景打造,促進了體育及相關消費。再有二十多天,隨著杭州亞運會的開幕,我國體育服務貿易將新增新的發展動力。」

會議現場,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司長楊雪鶇發布了《2022中國體育服務貿易發展報告》(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主要體育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企穩回升,然而進出口的結構卻更不均衡,逆差達171.3億元。

體育大生意注意到,中國體育賽事贊助總量在去年實現大幅增長,進出口額較上年增加了86.91億元,同比增長將近兩倍,主要與中國的企業在卡達世界盃等大型賽事上的贊助動作有關。

體育賽事版權交易進出口額在2022年同比增長9%,國內體育賽事版權有待更多的走向世界。

網際網路體育服務貿易在2022年全部為出口,金額達3.2億元,同比增長8.18%,成為中國體育服務貿易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

體育旅遊在2022年實現進口總額1.2億元,主要由出國觀賽游的快速復甦所致。

職業體育競賽表演2022年進出口額較上年減少3.52億元,下滑24.34%。主要與國外體育組織來華辦賽受疫情影響以及國內運動員參與國外職業賽事競賽表演活動增加有關。

楊雪鶇表示,2017年至今,中國主要體育服務貿易呈現出三個發展趨勢:

1.主要體育服務貿易出口總額呈現斜N型結構,今年起進入加速增長的階段。

2.主要服務貿易出口額呈現W形狀,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3.體育旅遊服務貿易發展迅速走向復甦,發展潛力可觀。

楊雪鶇指出,總體來看,2022年中國體育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同比出現顯著上升,達到三年來最高水平,同時在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中的占比也呈現回升態勢,今後中國體育服務貿易發展將繼續保持健康增長態勢,成為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新特色與新亮點。

游泳產業發展論壇企業家之聲:高質量發展機遇更多

有數據顯示,中國青少年游泳滲透率已超過55%,是兒童體適能之外滲透率最高的。

本屆服貿會體育專題首次設置游泳產業發展論壇。邀請政府、高校、企業代表和世界冠軍等嘉賓,圍繞游泳場館運營、新時代游泳產業發展方向等話題進行交流研討,為游泳產業升級發展提供方向策略。

在亞洲數據集團常務副總裁張莉看來, 中國游泳產業發展迅猛,既有政策的助力,又有資本的加持,還有整個產業上下游的一系列助力。

北京國家游泳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奇勇表示,「游泳作為群眾性強、普及度高的業態,在經濟上能夠自洽。從坪效上看,游泳也具備一定優勢。」

「你可以把現在的水立方理解為囊括14類70個產品的體育超市,當然,游泳依然是我們的根本。」楊奇勇說。

經過15年的運營,水立方已經累計接待2750萬人次,為260萬人次提供游泳健身服務,年均超20萬人次。

談及未來發展,楊奇勇表示,水立方不會滿足於做顏值擔當,也絕不做演唱會,「除了體育就是商業。」明年起,水立方會向市場推出更多優質群眾游泳及冰上賽事IP。

「大眾游泳池的利用率可能不足20%」。戴思樂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陳梅湘判斷。

針對如何讓現有游泳場館提高運營及服務能力,陳梅湘認為,可以從軟硬體升級等方面入手,進行數字化賦能,形成標準化可複製的模式。

「一個常規的游泳池,通過醫療級升降泳池設計以後,能夠滿足從嬰幼兒到老年人群使用需求。將醫療、體育、娛樂、訓練結合的游泳池,一方面大大地提高了場地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提升了運營能力和開放時間,最重要的是保障了游泳和水中康復人才職業發展的通道,豐富了游泳場館內容。」陳梅湘分享。

「疫情影響最大的可能是武漢游泳市場,原先當地游泳運動的滲透率接近60%,在2022年我們的調研是44%。」迪卡儂北亞游泳和水上運動品牌總經理陸亨唯分析。

陸亨唯介紹,就青少年游泳裝備需求而言,近視泳鏡需求逐年增長,對泳衣防曬功能要求逐步提高,兼具表現性能與工程學設計的產品深受喜愛。。

「中國高中生近視率達到80%,初中生達到70%,孩子們在參與游泳運動的同時,對於近視泳鏡的需求呈爆髮式增長。」

迪卡儂調研發現,國內游泳消費者年均花費1100元,24%的參與者表示未來兩三年願意持續在游泳運動上進行投入。

「精彩體育,相約北京」。這次大會既是一次精彩的體育盛會,更是一次精彩的跨界合作交流,能為體育產業的創新、升級和擴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正如奧運跳水冠軍、世界泳聯跳水技術委員會委員郭晶晶在致辭中所說:「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堅持下去,而是堅持下去才看到希望。」雖然我國體育產業機遇和挑戰並存,但疫情後大眾更加關注基於健康體魄的美好生活,對適應不同場景的體育運動項目也產生了更多期待。

通過此次服貿會體育專題,我們將共同見證體育產業的前沿創新趨勢及與各領域的融合發展,為中國體育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1d56a3c015ebd21dbf264b9f9931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