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拒北城一戰,十八宗師為什麼不採取游擊或者斬首?

2022-01-02   悠然歲月

原標題:《雪中悍刀行》拒北城一戰,十八宗師為什麼不採取游擊或者斬首?

在《雪中悍刀行》最後一場巔峰對決當中,十八位武學宗師屹立於拒北城之外,以血肉之軀阻擋四十萬北莽大軍的前進。這一章節是讓很多讀者熱血沸騰的一章,同時也是很多讀者詬病的一章。詬病的原因不外乎18位宗師如何擋得住40萬大軍,他們為什麼要去硬扛40萬大軍而不採取游擊戰術或者斬首戰術?

我們先來看看十八宗師守城的目的是什麼?涼莽一戰,北莽四十萬大軍壓向拒北城,但是他們並非只攻向這一個地方。北涼的涼州、幽州、流州三州都面臨北莽的侵襲,而北涼號稱三十萬鐵騎,在第一次涼莽大戰之時就以十萬死傷換取北莽三十五萬大軍,後面即便是是有所補充,也是有限,而拒北城中只有十萬出頭的北涼軍鎮守。

所以如果讓北涼軍直接和北莽大軍對壘是不現實的。如果拒不出城的守城的話,有投石車、耬車等大型攻城器械的北莽大軍可以長驅直入。即便是讓十八位宗師參與守城,對方也有武道宗師和仙人相助,北莽一方完全可以用投石車等攻城機器先消耗十八位宗師的氣力,而後讓己方的宗師殺過去,最後還是擋不住北莽大軍的。

所以十八位宗師出城一戰,並非是要滅掉這四十萬北莽大軍。他們的主要目的有兩個。其一是要儘可能地破壞他們的攻城機械,玩過帝國時代的都知道,沒有投石機純靠步兵攻城的話會有多大的損耗。其二就是儘可能地剿滅他們的攻城步兵,讓他們的步兵下馬攻城,降低他們的殺傷力,從而讓北涼軍能夠取得更大的優勢。

而拒北城一戰後,最後的戰果是十八位宗師中的八位宗師戰死。而北莽大軍中有三座萬人步卒全軍覆沒,還有兩翼萬餘騎軍傷亡慘重,此外,精銳步卒死亡過萬,更重要的是投石機與弓弩大陣成為了擺設,算是有效的消滅了北莽的一個攻城力量,達到了一個比較理想的結果。在這之後,在城中養精蓄銳的北涼軍才出城一戰。

根據後面徐鳳年跟裴南葦說的話,拒北城一戰結束後,北莽大軍撤退的不到20萬人馬。先前十八宗師衝殺幹掉了五萬左右,四十萬大軍還剩三十五萬,而撤退的不足二十萬,也就是說後來北涼軍衝殺又幹掉了十五萬左右,但是北涼軍在拒北城一戰傷亡多少文中似乎沒有提到具體的數字。

再來回答一下,為什麼十八位宗師不參與游擊戰術呢?李淳罡半個時辰破甲兩千六,十八宗師即便不及他,但是鈍刀子割肉,在北莽軍邊緣殺戮敵人,不被捲入其中,一次性殺個幾百也是可以的吧,慢慢磨總能磨掉四十萬大軍的。

如此的話的確是可以,但是一個問題是北莽也有高手在,如果是化整為零游擊戰的話,例如拓跋菩薩去抓毛舒朗,上等馬賽下等馬,肯定跑不了。而且這樣刮痧不知道得割到什麼時候。北莽大軍無視這點損傷,直搗黃龍,直接推到拒北城應該怎麼辦呢?

同樣的為什麼不拿這些特種兵去做斬首戰術也是這樣的原因。一個是在於對方也是有高手的,拓跋菩薩被天上仙人加持,還有仙人下凡相助。即便是鄧太阿、徐鳳年等人不怵這些仙人,但是其他的宗師還是不及這些下凡仙人的。只要這些宗師被纏住了,就容易被軍隊磨死,就像樓荒一樣,被三千騎兵撞死了。

還有就是所處的形勢問題,雙方已經是處於交戰當頭了,再去偷襲斬首已經不現實。在交戰前偷摸過去還有希望。拒北城就像是王者峽谷里的水晶一樣,你三路高地的塔已經被拆了,對面高地還完整,而且對面的兵線和英雄已經推過來了。你只能夠選擇先消耗對付兵線和阻擋對方英雄,而不是在這個時候想著去偷對面的水晶。

下一期,我們來聊聊,為什麼拒北城一戰當中,鮮少有三教中人參戰。

圖片:瀟湘過客莫念

文字:悠然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