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12月10日),國際金價料將錄得周線連四跌,在美國通脹數據公布前,市場瀰漫審慎氣氛。這項通脹數據可能促使美聯儲以更快的速度縮減債券購買規模。
金價本周累計下跌近0.6%。美國11月CPI數據將在北京時間21:30公布。在此之前,投資者保持謹慎,因為數據可能影響下周美聯儲政策會議決定。隔夜公布的美國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降至逾52年最低點,在勞工嚴重短缺的情況下,勞動力市場狀況繼續收緊。
RJO Futures高級市場策略師Bob Haberkorn表示:「初請失業金人數數據強於預期,加上美元走強,正推低金價,但也有交易商在等待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如果通脹讀數處於高位,那麼金價將立即反彈,並升向1800美元。「
SPI資產管理公司的管理合伙人Stephen Innes說:「金價正在捍衛1770-1810美元區間的低緣,因為投資者擔心美聯儲鷹派轉向,但圍繞Omicron變體仍有足夠的不確定性,這可能會推遲加息周期,從而支撐黃金。市場已反映了對2022年加息三次的預期,所以出現鷹派意外的門檻很高,這就是為什麼著眼長期的黃金投資者對縮減刺激措施不那麼擔心,儘管它可能在短期內對金價造成壓力。」
自11月底跌破1800美元的關鍵關口以來,金價一直陷於1760-1790美元的相對窄幅區間,投資者試圖判斷美聯儲縮減刺激措施和加息的可能步伐。刺激措施的減少和加息往往會推高政府債券收益率,提高持有非孳息黃金的機會成本。
全球航運危機看來也將持續到2023年,由於全球九成商品依靠海運輸送,由於大量商品運輸誤期且運費高企,恐將進一步加劇全球通脹。
運費分析平台Xeneta首席分析師Peter Sand認為,集貨箱運價在2023年之前不會回復正常,「這代表物流成本上漲不會是短暫現象,對通脹而言,這意味著麻煩大了……在整體物價中,運費項目或許不大,但目前遠高於歷來水準,這可能對日後物價帶來永久性的推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周四表示,各國央行沒有保持寬鬆貨幣政策和低利率的空間,她並警告稱,這場大流行的代價可能比預計的要高得多。「我們現在所處的階段是,各國沒有足夠的空間來維持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保持極低的利率。我們看到世界各地的通脹壓力正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