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大行摸排房企融資情況,破解房企融資難題

2023-12-06     紅刊財經

原標題:國有大行摸排房企融資情況,破解房企融資難題

本刊編輯部 | 蘇華 秦佳麗

繼涉房貸款「三個不低於」要求之後,大型銀行迅速行動,摸排房企融資狀況。若「三個不低於」要求迅速執行,房企迎來的融資支持力度將是空前的。

近期房企融資端頻頻迎來突破性政策利好。繼11月下旬三部門聯合會議要求銀行涉房貸款「三個不低於」、監管層正起草「50家房企融資白名單」系列措施後,近日大型銀行密集對房企展開約訪或調研,摸排房企融資情況。

主流市場觀點認為,與去年「三支箭」等地產融資政策相比,新一輪政策具備量化性和硬性要求。目前尚未最終明確的房企「融資白名單」,篩選標準將參考房企銷售規模,不排除覆蓋少量已出險但具有保交樓任務的房企。據了解,銀行涉房貸款「三個不低於」若能落地實施,有望為行業提供超過整體平均水平的信貸支持,並推動房地產行業風險化解進入穩定狀態。

國有大行密集召開座談會

摸排房企融資需求

決策層面提出廣泛支持房企融資要求以來,各路銀行已經有所行動,近期國有大行密集召開房企座談會。11月下旬已有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等多家銀行對房企展開約訪、調研工作,摸底房企融資需求。

其中,交通銀行於11月27日邀請萬科集團、綠城集團、龍湖集團、美的置業、濱江集團、大華集團、仁恆置地、新希望地產、卓越置業、新城控股、偉星集團、陸家嘴集團、浦發集團及首開股份等共15家房企代表在滬參加座談會; 建設銀行則於11月24日在京召集萬科、龍湖、美的置業、新城發展、濱江集團、大華集團6家房企參會,銀行與各家房企就債券承銷與投資、經營性物業貸款、銀行授信增額、境外及跨境融資等方面進行交流。

當前各大銀行的約訪名單有所重合,總體來看仍以資產負債表相對健康的房企為主,央國企、優質民企及區域龍頭房企涵蓋其中。

「銀行邀約的房企有兩類,一類是潛在的『白名單』房企; 另一類是存量貸款業務規模較大、銀行與之存在較多業務往來的房企。 」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向本刊表示,近期各類銀行密集與房企召開座談會,與此前監管層召開的金融機構會議要求、起草50家房企融資「白名單」等市場消息密切有關。 另外,各類銀行涉及存量貸款以及同企業的資金往來,目前召開座談會也是對相關資產風險以及企業情況進行摸底。

銀行密集召開座談會源於近期多部門的房地產金融支持舉措。 此前監管機構正在起草房企融資「白名單」、要求銀行涉房貸款「三個不低於」等備受關注。 11月21日市場消息稱,監管機構正在起草一份涵蓋50家房企的「白名單」,在列的企業將獲得包括信貸、債權和股權融資等多方面的支持。 而在1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已聯合召開金融機構座談會,重點提出了「三個不低於」指標要求——各家銀行自身房地產貸款增速不低於銀行行業平均房地產貸款增速; 對非國有房企對公貸款增速不低於本行房地產增速; 對非國有房企個人按揭增速不低於本行按揭增速。

在宋紅衛看來,與去年年底「三支箭」等融資政策相比,近期關於銀行涉房貸款「三個不低於」成為了具體的量化指標: 「去年房企融資端屬於窗口性指導政策,而新一輪政策等都限定了清晰的範圍跟數量。 就『三個不低於』要求而言,新政對銀行設置了同業對比指標,並且融資向非國有制房企傾斜。 」

在房企人士看來,近期「白名單」等措施並非空穴來風,疊加涉房貸款『三個不低於』等政策,或成為防止房地產風險進一步傳導的「分水嶺」。 某品牌民營房企人士向本刊談道: 「最近密集的政策多多少少對市場信心起到了激勵作用,但最終還是要看金融機構落實到什麼程度。 最近銀行召集一批房企開會,我們(出險房企)也對銀行儘快實施放貸動作抱有期待。 」

綠城中國內部人士向本刊表示,目前從金融市場和銀行態度所釋放的扭轉市場的決心很明確,房企普遍久旱逢甘露,新一輪政策明顯利好優質民企。 「綠城有大股東央企屬性加持,在融資端本身還算寬鬆。 不過『大缸有水小缸滿』,我們也期望更好的政策推出帶動市場觸底上揚。 」該人士補充道,「目前行業層面都在探索新的方向,如果布局綠色節能低碳環保等概念,會在發行REITs、綠色債券等融資途徑上更容易開展。」

「白名單」淡化企業性質

優質民企大機率納入

近期密集「追加」的金融支持政策,側面反映了去年以來出台政策執行效力有所不足的現象。比如「金融16條」背景下,各大銀行與房企密集簽訂總對總戰略合約以提供意向性融資支持,公開信息顯示,僅去年11月中旬至12月初,銀行授信總額已超過2萬億元。不過,多家獲得信貸支持的房企今年未能避免流動性壓力。譬如,據金地集團業績公告,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獲得各銀行金融機構授信總額2532億元,其中已使用銀行授信總額930億元,較去年底僅增加16億元。今年10月,穆迪將金地集團的公司家族評級(CFR)從「Ba3」下調至「B3」,預計未來12~18個月該公司的流動性將較為疲軟。

就近期融資端政策而言,對比明確的涉房貸款規模「三個不低於」,目前 尚未面世的「50家房企白名單」備受關注。 主流市場觀點認為,名單篩選標準將參考房企銷售規模,不排除部分已出險但具有保交樓任務的房企。 天風證券報告顯示,三類房企有望納入監管層「白名單」,第一類是未出險的優質非國央企有較大機率選入,如近期會議已提及的萬科、龍湖、新城,以及其他已獲得第二支箭支持的民企如美的、卓越等; 第二類是參考權益銷售規模的主流央國企; 此外,不排除針對已出險但仍在穩健運營、有保交樓任務的房企。

本刊了解到,若以今年前10月房企銷售規模TOP 50陣營為參考標準,約有30餘家房企尚未出險,央國企占據主要陣營。 就混改房企及民營房企而言,尚未構成實質性違約的包括萬科、金地集團、龍湖集團、濱江集團、新城控股、美的置業、卓越集團、雅居樂等13家房企。

結合主要支持民營房企債券融資的「第二支箭」,今年以來還有碧桂園、旭輝控股、新希望地產等民營房企獲批儲架式註冊中期票據,構成今年的境內信用債發行陣營。

中指研究院研究總監劉水向本刊表示,監管部門制定涵蓋50家房企的白名單具有系統性和較大行業影響力,因此,一是銷售額、資產規模靠前的房企將列入白名單; 二是近期多個重要會議均指出「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性質企業合理融資需求」,「白名單」淡化了企業性質,央國企、民營房企及混合所有企業均會在列; 三是個別出險房企也可能會列入白名單,即部分資產優質、專注經營,債務化解取得重要進展的企業有機會被列入。 「龍湖、萬科、新城發展、旭輝控股等房企均符合以上條件,應該會在白名單。 」他對此談道。

「三個不低於」新政具備強制性

銀行落地是關鍵

本刊了解到,具備低成本特點的銀行貸款是房地產企業最重要的融資渠道,近年銀行選擇傾向於與優質房企合作,今年國央企類房企獲得銀行貸款的集中度更高。以龍頭陣營「保萬招」為例,截至今年年中,保利發展有息負債規模3564億元,銀行貸款與直接融資比重達86%;招商蛇口銀行貸款餘額1322億元,在其融資餘額中占比63%;萬科截至9月底有息負債規模3230億元,銀行借款占比61.4%。

銀行層面,國有大行仍是房企獲得信貸支持的主力。 以「工農中交建郵」國有六大行為例,截至今年6月末,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對境內房地產業公司類貸款金額分別為8925億元、8462億元、8334億元、7672億元、5066億元、2440億元,較2022年底增長6.3%、9.35%、8.13%、5.85%、-2.6%、15.34%。

對比央行發布的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截至今年年中,人民幣房地產貸款餘額53.37萬億元,較2022年末53.16萬億元房地產貸款餘額增長0.4%; 國內房地產開發貸款餘額13.1萬億元,較2022年末12.69萬億元開發貸款餘額增長3.23%。 當前國有大行對房企提供貸款金額增速整體較高。

劉水介紹,當前要求銀行涉房貸款「三個不低於」的亮點在於具有強制性。 「商業銀行考慮到風險,落地執行會有一定難度。 但正因為有難度,監管層面才會提出要求。 目前民營房企融資困難,依靠市場化手段很難解決,必須依靠行政力量干預進行糾偏。 」

不過,在宋紅衛看來,目前涉房貸款「三個不低於」要求在銀行執行層面存在考驗。 據介紹,市場針對民營房企融資普遍要求企業有好項目作為擔保,房企如果缺乏優質的項目,抵押貸款這條路依舊走不通。 目前房地產市場尚未走出下行通道,房企銷售「造血」功能未恢復,難以通過新投資項目獲得滾動性收益,「如果未來決策層面放得更開,比如信用貸方面進行鬆綁,那麼房企流動性補充或許能夠有所體現。 」

他就此補充道,雖然目前涉房貸款『三個不低於』具有一定的強制性,但房企未必能夠絕對達標。 「銀行要控制自身的風險,未來也是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去推進涉房貸款行為。 不放貸款的後果大機率是扣『KPI』,而如果放錯貸款收不回來卻可能涉及資產流失。 」宋紅衛表示,「如果未來銀行在『三個不低於』方面存在執行壓力,會導致眾多銀行去『爭搶』央國企以及少量優質民營房企的情況。 今年很多央國企開發貸成本已經到了2%左右的低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銀行集中向這類房企釋放貸款,新一輪融資環境下同樣是少量優質民企具有較好的融資空間。 另外,銀行會更大程度上對房企存量貸款提供展期和置換,比如銀行貸給某家房企一筆貸款到期不能及時歸還,銀行對其提供展期可重新走一筆帳,雖然沒有新增貸款,但也算完成了一筆貸款指標。 」

在劉水看來,當前決策層面重視民營房企融資困難問題,密切關注房地產企業風險溢出情況。 從10月31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一視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和併購需求」,到11月17日三部門聯合召開金融機構座談會提出涉房貸款「三個不低於」,再到近日各銀行密集召開座談會聽取房企融資訴求,監管部門及金融機構正在加大民營房企融資力度支持。

他對此表示: 「銀行涉房貸款『三個不低於』落地實施,有望為行業提供超過整體平均水平的信貸支持,緩解行業流動性緊縮的情況。 結合房企融資『白名單』等措施加快落地、需求端政策持續發力助力房企銷售企穩,房地產行業風險化解能夠進入穩定階段。 」

(本文刊發於12月2日《證券市場周刊》。文中觀點僅代表嘉賓個人,不代表本刊立場。本文提及個股個股僅做分析,不做投資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d69569c1f696a3f631287a58eff70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