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首家華爾道夫!無論是底蘊還是硬體都稱得上是滬上頭牌

2023-08-10     飛客茶館

原標題:亞洲首家華爾道夫!無論是底蘊還是硬體都稱得上是滬上頭牌

亞洲首家華爾道夫!無論是底蘊還是硬體都稱得上是滬上頭牌

外灘華爾道夫在希爾頓和上海酒店裡自不不必多說,歷史悠久、景致獨到,是外灘核心區唯二的酒店之一,2006年開始對老樓進行修繕,由曾經負責和平飯店修繕的唐玉恩大師負責,重現了大門雨棚、遠東第一廊吧等盛景。

新樓建築設計則請來了著名建築大師,中庭之父的約翰波特曼(也是滬上老牌奢牌波特曼栗子的設計師),室內設計由HBA負責,新與老結合出了亞太第一家華爾道夫酒店。

酒店位於四川路上的入口,因為朝向外灘的中山東一路禁止停車,所以大部分住客都是通過這個入口進入的。

夜晚的酒店門牌

華爾道夫的新樓

入口的吊燈

客房 | In Room

鑽卡已經提前升級到了豪雅套房,到店給了一間21層的套房,說是豪雅套,其實就是就是普通客房加了一間小書房,且這個小書房需要穿過起居區才能到達。

豪雅套位於樓層一角,隔壁是安全通道,樓層走廊的窗戶可以看到側面的外灘景,應該說當時樓房設計時留下了遺憾,如果將安全通道另移,將豪雅套變成角套,不僅面積上會大一些,房間也能同時擁抱城景和(側)江景。

客房布局上面已經有過表述了,因為多了個小書房,面積上應該也是有了65到70平左右,獨立衣帽間,衛浴有大理石的雙台盆,智能馬桶,400織的床品,奢華該有的都有。

酒店主樓的電梯間,大門打開的話可以直通四川路入口,不需要再繞一個彎,但是沒有打開。

客房層電梯間

客房走廊

走廊裝飾

古色古香的房門

進門的步入式衣帽間

酒店雨傘,打開能看到城市剪影

浴袍,舒適感在線

對稱式的衛浴布局,雙台盆,左邊是馬桶間,右邊是淋浴間。

浴室的門,也是歐味十足

鍍鉻的水龍頭把手,以及隱藏的鏡面電視

浴缸

淋浴間

浴缸

菲拉格慕備品,現在已經更換成了伊索

馬桶間,TOTO的衛洗麗

紙巾罩

馬桶間

客房

1.8m的大床,床架也是現在不多見的歐式床架,床尾帶有擋板。

400織的床品,歷久仍然舒適

迷你吧檯

客房另一個視角,三星電視,歐式吊燈

健康禮包

四種八包TWG茶,三款六枚膠囊,還有多種茶具

可以智能化控制房間的顯示屏,兩瓶贈飲氣泡水

WA的黑色口罩

沙發區

沙發的包裹度很不錯

床的一角

從書房看起居區

通往書房的門

書房

書房的沙發

辦公桌,可以看到當時尚未換牌為康萊德的世茂皇家艾美

信封信紙

房卡

WA的筆和墊紙

傍晚回來阿姨開好了夜床,兩邊都掀開了,很用心的服務

非常軟的拖鞋

歡迎水果

城市景觀,可以看到威斯汀、皇家艾美,明天廣場JW,這個大蓮花也是曾經希爾頓大中華及蒙古區總部辦公室所在地。

晚上華燈初上的城市風貌

走廊看到的側江景,遺憾的是看不到三件套

餐飲 | Dining

華爾道夫品牌沒有行政酒廊,不過餐飲場所都是有很多個,包括負一樓的百味園、位於總會大樓的中餐廳蔚景閣、致敬品牌首店紐約華爾道夫,恰好也是開設在連接老樓與新樓連廊內的大堂吧羿庭,以及遠東第一廊的酒吧廊吧,據說現在還有米其林星廚劉禾森開的玲瓏餐廳。

應該說上海華爾道夫的餐飲選擇是多種多樣的。本次只嘗試了廊吧和百味園的早餐,廊吧服務一般,靠窗座位嚴格不許坐,點兩杯酒,品味下老上海的情調足以,百味園出品還算是在線,班尼蛋水平中等。

位於總會大樓一樓的廊吧

百年廊吧,克勒雅風

橡木雕琢的吧檯

34米長的遠東第一吧檯,據說當時只允許會員入內,且有嚴格的論資排輩,新人靠西,老會員靠東。

窗外便是外灘

菜單與佐酒小食

菜單頁,已經不大記得點的什麼了

不喜歡喝酒,這款酒精度應該是不高的

百味園餐廳

冷餐水果台

鮮榨果汁和氣泡水

小罐裝的沙拉

一整塊的蜂板

單點菜單

點了牛排,班尼蛋和蟹黃面

羿庭(孔雀廊)前台

羿庭

設施 | Facilities

健身房和泳池當時因為口罩都已經關門了,酒店還有一處獨立的商務中心,思塾。

全國文保,外灘歷史建築群組成之一的上海總會大樓。

坐落在中山東一路2號的總會大樓是外灘唯二的酒店,另一家便是同樣著名的費爾蒙和平飯店。

夜晚的的外灘

夜幕下的總會大樓

始建於1910年的上海總會,經歷了英國僑民會所、日占時期、海員俱樂部、東風飯店等多個時期,2006年,酒店業主方的上海久事與錦江集團主動與希爾頓集團接洽,提出利用上海總會大樓並新建一座主樓,籌備亞太區第一家華爾道夫酒店。

總會大樓具有典型的文藝復興風格

總會大樓新世紀修繕時,重新復刻了總會大樓的經典雨棚,這也是外灘歷史建築中唯一有雨棚的。

大樓入口

酒店銘牌

房卡與雨棚合影

房卡與地毯合影

大樓的三角形電梯,至今仍可以使用

從大樓入口拾級而上,便可以抵達大堂

大堂的沙發

大樓的拐角樓梯

華麗輝煌的大廳,兩層挑高空間,中部由8對巨大雙柱托起一層的連拱弧形迴廊及其上部的弧拱形木框玻璃天窗。

大樓內部的木質樓梯

頗具古典的洗衣房

大樓二層的公共空間

思塾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一隅

商務中心,不清楚住客是否可以免費來此處休憩

連接新樓與老樓的連廊

建於10年代的新樓,正好與老樓跨越了一個世紀,橢圓形玻璃頂下正是連接新老樓的餐廳百味園與羿庭,這與當年華爾道夫飯店與阿斯托尼亞飯店利用孔雀廊連接兩座飯店的創意不謀而合。

溜達到和平飯店拍了張照

總結 | Conclusion

作為亞太區第一家華爾道夫酒店,這家承載了許多歷史與故事,無論是底蘊還是硬體又或者景色都說的上是滬上頭牌、希爾頓招牌。

本文源自FLYERT飛客會員「追逐影子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bbcb3bd446a6e1af3e50b02432ff0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