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箭齊發救樓市撐匯率降利率,2015年的輝煌還會來嗎?

2023-09-01     抱朴財經

原標題:多箭齊發救樓市撐匯率降利率,2015年的輝煌還會來嗎?

拼盡全力救樓市,就是拼盡全力救經濟。

作者:今綸

昨夜今晨,消息不斷,都是重磅消息,看得人眼花繚亂。

從樓市到匯率再到普通人稅負減輕,決策層打出了一套「組合拳」,意圖也很明確,學習時報頭版已經說了:「堅決阻斷經濟走弱和預期轉弱的循環」。

《學習時報》於1999年9月創刊,中共中央黨校主辦,是以思想理論宣傳為主旨的中央級大報。這種級別的發言,大家都懂。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實質上再次得到確認,並成為各方共識。

01 樓市為什麼必須救

關於救樓市的政策是重中之重。

除了廣州、深圳、武漢陸續官宣「認房不認貸」之外,8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調整優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的通知》和《關於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最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下限、存量房貸利率均迎來調整。

具體政策是:

對於貸款購買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統一為不低於20%,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統一為不低於30%。

而且是全國統一執行,不分城市。

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現行規定執行,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調整為不低於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加20個基點。

有專業人士計算後發現:以商貸額度100萬元、貸款30年還款方式計算,月供將從5995元降低至5156元左右,月供最多能減少840元左右

一句話,如果你是剛需,理論上你更容易「上車」,而且還款壓力會小一些。

以上當然是重磅級利好,樓市發生了什麼?為什麼需要這樣的強刺激?

我只採用官方機構以及媒體的公開數據來說話。

先看土地財政:

2023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8687億元,同比下降20.9%。

往前看一年,從全國來看,2022年31個省份(自治區、直轄市)中,只有上海市和海南省兩地賣地收入錄得正增長,其餘29省均是負增長,且跌幅大多在20%以上,青海、天津、吉林跌幅超過60%,雲南、甘肅、黑龍江、遼寧跌幅超過50%。(《介面新聞》)

圖源:介面新聞

再看房地產銷售:

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8月,TOP100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3430.1億元,單月業績規模延續下半年以來的低位,保持同環比雙降,環比降低1.3%,環比降幅較上月大幅收窄;同比降低33.9%,同比降幅較上月進一步擴大。

8月有逾7成百強企業單月業績同比降低,近半數百強房企同環比雙降。

具體來看,8月有22家百強房企的單月業績環比降幅大於30%,28家的環比降幅在0-30%之間。(《證券時報》)

再看關鍵經濟數據: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9439.8億元,同比下降15.5%。(中國新聞網)。

最後看一下人口數據:

2023年8月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喬傑在醫藥創新和科技前沿論壇上表示,中國新生兒人口數量近5年內下滑約40%,2022年全國出生人口共956萬人,「預計2023年出生人口數約為700萬-800多萬」。(《第一財經》)

大家知道,去年全國人口已經負增長。

所以,為什麼要持續不斷出政策救樓市,確實是到了一個複雜得不能再複雜的時刻,拼盡全力救樓市,就是拼盡全力救經濟。

這種說法有數據依據嗎?

財政部1月30日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37萬億元,增長0.6%,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增長9.1%。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突破26萬億元,增長6.1%。(新華社)

那麼,去年土地財政的情況如何?

財政部數據顯示,2022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相關支出63736億元,比上年下降17.8%。(《第一財經》)

所以,土地財政對整個大盤子有多重要就不言而喻了,但今年上半年土地財政的收入相比2022年上半年還在下跌,這是難以容忍的。

所以,發起不斷的「反擊」,一波接一波出利好政策,一定要力撐房地產,希望挽回公眾的信心,希望剛需能下場買房,是因為以上數據已經顯示了急迫性和緊迫性。

02 減稅政策確實在減壓

同時,「休養生息」的政策也確實在推進。

國務院決定,提高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等三項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

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由每個嬰幼兒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由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其中,獨生子女按照每月3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非獨生子女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3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500元。

這些政策有沒有用?對於年薪百萬的人士沒感覺,沒啥用,但是,對於年薪幾萬或者一二十萬的人士是有用的。

減稅、關注民生也是一種很好的對沖,讓普通民眾有能力熬過漫長的周期是善舉,單個政策可能效果不明顯,但政策疊加、發酵的作用是連綿不斷的。

穩經濟要靠什麼來穩?要靠有工作,有支付能力的個人來穩。

這樣的政策應該還會陸續有來,希望更多人有機會減少生活壓力。

03 準備金率下調挺匯率

給銀行減壓,希望大家多花錢少存錢的措施也來了。

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正式落地。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均已在官方渠道更新存款掛牌利率,調整品種主要為中長期存款產品,其中2年期定存利率下調20個基點,3年期定存、5年期定存利率均下調25個基點(BP),調整後分別降至1.85%、2.2%、2.25%。

在杭州,有人持有百萬現金沒有趕在利率下調之前存入,很是遺憾。

匯率方面放了大招。

中國人民銀行9月1日消息,為提升金融機構外匯資金運用能力,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9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6%下調至4%。(央視新聞)

受消息影響,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急拉,收復7.24關口,日內一度漲超350點。截至發稿,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報7.2652,大漲252點;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報7.2700,上漲53點。

這是個什麼意思呢?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比如你要出國旅遊,或者孩子出國留學,你的人民幣更值錢了,因為至少在這個時段,人民幣升值了。

對於整個國家來說,當然也是在增強信心,人民幣升值對於進口是利好,因為你拿同樣的錢買的東西多一些,對於出口確實造成壓力。

匯率的來回拉鋸是長期的,直接把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到4%是夠狠的,一方面顯示了捍衛匯率穩定的決心,另一方面也提醒壓力不小,必須重視,必須採取行動。

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可能會很疑惑?匯率和我有關係嗎?有。因為匯率和出口、進口都有莫大的關係,也是經濟信心的指標之一,實際上,它也關聯著外貿鏈條上千萬人的就業,以及千萬家庭的財產變化。

縱觀昨夜今晨的這一套「組合拳」,我們可以看到決策者穩經濟的決心很大,那麼,樓市會重回2015年嗎?

這個難度不小,只能邊走邊看,2008年的時候有「四萬億」,2014年、2015年有貨幣化棚改,今天,我們當然也期待有更重磅的政策。

總體而言,外部環境、經濟結構、人口等數據都和2015年不可能完全一樣,因此,對於救樓市撐匯率降利率的所有政策,我們都樂見其來,不過回歸到個人的投資、置業層面,我們依然要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以靜制動,樂見國家經濟回穩,樂見樓市活躍,但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和槓桿,這是顛撲不破的生存哲學。

今年是2023年,不是2008年,更不是2015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afb7512f56245a056af29d2b675b1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