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頭髮呈現此種狀態,往往暗示體內營養足,大腦發育多半挺不錯
你平常有觀察過寶寶的頭髮嗎?
表姐家寶寶今年兩歲,頭髮又稀疏又發黃,家裡老人總說這是營養不夠,但表姐家婆婆卻認為,小孩子的頭髮都是這樣的,以後多剃幾次頭髮,養一養就好了。
兩邊給出不同的觀點,令表姐困惑不已。從孩子的頭髮狀態,真能看出其健康狀況?小孩頭髮發黃稀疏就代表體內營養不足嗎?剃一剃真能養出「黑頭髮」?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表姐的疑惑或許也是不少父母的心聲,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尋找答案吧~
寶寶頭髮是發育的風向標?
從生物學上來解釋,頭髮中所含的角質蛋白高達97%,而這又是由各種胺基酸組合而成的。所以如果孩子的身體缺乏某種營養,頭髮的狀態就會發生改變。
反向推理可以得知, 寶寶的頭髮是發育的風向標,他們的頭髮狀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反映了其身體發育情況。
孩子頭髮差=身體發「警報」?
「你家孩子頭髮又黃又少,是營養不良吧!」
經常聽到有家長把孩子的發質與營養不良劃等號,事實真的如此嗎?
專家認為:並不絕對,還是要結合具體情況來分析——
例如,低月齡寶寶如果頭髮稀疏又發黃,往往是正常的。因為她們的毛髮發育階段要經歷胎毛、柔毛、永久毛幾個階段。
一般足月出生的新生兒,會經歷至少兩次的頭髮自然脫落,還會長出新毛髮; 直到半歲以後,才會慢慢長出永久毛,進入穩定的頭髮生長周期。
而且每個孩子的頭髮生長周期可能不一樣,導致有些小孩的頭髮看著濃密旺盛,有些卻看著稀稀疏疏,至於發色發黃,可能與遺傳基因有一定的關係。這其實都是正常的,父母不必過於擔憂。
通過這個事實,也能推翻老一輩認為的「孩子頭髮要多剃剃才能長得快,長得黑」的觀點,之所以有改變其實是因為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頭髮生長周期變固定,毛囊逐漸發育成熟所致,與剃髮的次數無關。
不過如果孩子過了一兩歲,頭髮依舊沒有生長的跡象,而且發質依舊沒有得到改變,往往就需要警惕,或許是小孩的身體在向你發出「警報」。
孩子頭髮不同的狀態,給你傳遞不同的信號
「需要留心」的信號——
A:頭髮乾枯,發量稀少
注意,如果孩子已經過了「換毛期」,進入穩定生長周期以後,依舊頭髮發黃,乾枯又稀少,往往可能就是飲食結構上出現了問題。
家長需要檢查一下 是不是孩子有挑食、偏食、不按時吃飯等,這些不良的飲食都容易導致孩子體內營養元素缺乏,特別是鋅元素和鐵元素,從而可能就會出現頭髮乾枯,發黃、生長緩慢等情況。
B:枕禿
也就是寶寶後腦勺經常跟枕頭摩擦接觸的地方,頭髮比較稀疏甚至是不長。
如果你家寶寶出現了枕禿,而且還伴隨著流汗不止、睡覺時不安穩(突然驚醒或者啼哭)等,往往就需要注意孩子是否缺鈣。
另外,少部分孩子也有出現「斑禿」的情況,這可能與孩子的免疫力下降、內分泌紊亂或者是真菌感染等有關,需要及時送孩子去檢查一下。
「情況良好」的信號——
頭髮烏黑濃密
頭髮在生長的過程中,往往會從血液中獲取營養物質來滋養髮根。
中醫認為, 頭髮是「血之餘,腎之華」,其營養主體來源是血液,生機則源自腎臟。也就是說,如果孩子的肝血、腎氣充足,那麼頭髮能得到更好的滋養。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頭髮烏黑濃密,而且生長的速度也比較快,往往說明她們身體補的營養良好,肝血和腎氣都比較足。
家長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給孩子充分的養料補給,除了能讓孩子的頭髮看著更有光澤以外,這類小孩的大腦發育往往也比較好,因為人體大腦也需要血液的供氧。
因此,如果你家寶寶頭髮呈現此種狀態,父母可要偷著樂了,說明她們的身體發育挺不錯,營養補充充足,大腦也在正常發育。
如何能讓孩子頭髮長得好?
起決定性因素的是遺傳基因,如果沒有好基因,只能靠著後天努力,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食補。
下面幾種營養物質要補到位——
1、蛋白質
頭髮的主要組成成分,所以要想寶寶頭髮長得好,補充蛋白質必不可少。建議可以多給孩子吃雞蛋、豆類,也可以每天讓孩子喝上一杯牛奶。
2、維生素
維生素A:胡蘿蔔、西紅柿等食物中,富含胡蘿蔔素,有助於合成維生素A,而這種營養元素,可以幫助促進孩子體內血紅細胞的生成,幫身體更好更快地吸收蛋白質。
維生素B:一般通過吃肉、蛋、奶或者是粗糧、豆類等,都能補充維生素B,這種營養物質同樣有助於孩子體內血紅細胞的合成,對促進血液流通也有作用。
除此之外,還要建議父母平時幫著孩子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證飲食均衡攝入,這樣才能讓孩子的身體更好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