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前期一般的症狀都不是很明顯,但常見的有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如果糖尿病人血糖高,身體會有幾四個明顯症狀,要注意抓緊治療。
血糖持續升高的時候如果得不到控制,有可能會往糖尿病的方向發展。因此,留意到自己的血糖過高了還需積極控制好血糖,否則有可能會演變成糖尿病威脅健康。
1、口乾舌燥
在血糖升高明顯的時候部分人會明顯感覺到口乾舌燥,總是需要多次飲水才能緩解口乾舌燥的感覺,這種現象說明此時血液中糖類物質含量多,對口腔黏膜造成刺激,常有的感覺就是口乾舌燥明顯。
如果有這種情況,需要通過合理的飲食方式降低血糖,血糖水平維持穩定,口乾舌燥的感覺才會減輕。
2、皮膚瘙癢
血糖較高的人成為糖尿病的候選者,可能會感覺到皮膚總是有瘙癢的感覺。很多人在血糖明顯升高時皮膚組織、神經等受到刺激,很容易感覺到皮膚有異常的瘙癢感。
如果這種現象已經比較明顯,但是瘙癢的感覺和皮膚病變無關,需要警惕起來,有可能是血糖太高發出的信號。應該通過合理的措施將血糖水平降低,只有血糖維持穩定狀態,才能防止皮膚發癢症狀。
3、夜尿增多
據了解,血糖高的人身體會有異常的症狀,例如夜尿增多這種現象就和血糖過高有關。
如果血糖持續升高得不到控制,還有可能會演變成糖尿病,這樣血糖升高明顯飲水量增多,夜間排尿次數也會異常增多。因此,有夜尿增多的異常表現,需要警惕血糖過高。
4、肢體麻木
血糖過高時健康會受到影響,很多人在血糖升高明顯時會感覺到肢體麻木。因為肢體麻木和血液循環受阻有關,很多人血糖升高明顯時血液黏稠度也升高。加上血液中糖類物質含量多,對血管神經系統造成損傷,很多人就會感覺到肢體有麻木感。
因此,感覺到這種異常的表現還需及時降低血糖,只有血糖水平維持穩定,身體麻木的感覺才會好轉,防止長時間肢體麻木影響正常生活。
糖尿病患者需要通過監測血糖、飲食、藥物治療等方法對血糖進行控制,不能過低,也不能過高。建議糖尿病患者要進行全天的餐前餐後監測,及時記錄,以便針對個體選擇恰當的治療方案,力求把血糖保持在一個較平穩的水平上。
另外,對糖尿病人來說飲食控制是基礎,但藥物和細胞修復依然需要緊密跟進不能離手。
患者應維持標準體重,如果經常餓肚子,可能導致體重下降過快,從而引起代謝紊亂。時間長了很可能導致營養失衡,這樣不但不利於糖尿病的控制,反而易造成血糖波動,加重病情。
血糖高怎麼辦?
首先要調整飲食:以下3個飲食習慣,對穩定餐後血糖很有幫助:
1.大量吃粗糧,因為粗糧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食用後會有飽腹感,不容易餓,並且可以延緩對糖的吸收,因此有糖尿病的人可適當多吃點粗糧。粗糧也是主食,不必頓頓吃,也需要限量。一般情況下,每餐主食不能超過二兩,一天吃五六兩即可。
2.大多數水果含有葡萄糖、果糖,有糖尿病的人食用後會對血糖有一定的影響。如果你的血糖一直很高,再吃水果相當於「雪上加霜」,所以當血糖高時用西紅柿、黃瓜代替水果。
3.一些富含澱粉的菜,如土豆、芋頭、山藥、南瓜、藕等,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同主食相似。一旦碳水化合物攝入超標,餐後血糖肯定大幅度升高。所以當食用這類蔬菜時,一定要控制食用量,同時減少主食的量。
除了飲食,還得做到以下幾點:
1、增加活動量
有氧運動運動強度低,持續時間較長比較適合糖尿病患者,對於心功能不好的老年患者更是適宜。如:慢跑、快走、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跳繩、打桌球等。
2、自我放鬆與情緒調節
放鬆運動如:深呼吸、配合著輕鬆舒緩的音樂來鬆弛肌肉等等可以幫助緩解壓力,使降糖治療更有效。
學會調節情緒,增強自我效能感,從而克服患病後的恐懼、消極等不良心態,同樣有助於血糖的控制。
3、睡眠長短要適中
研究發現,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糖尿病風險加倍。每天睡眠超過8小時的人,糖尿病風險增加3倍。睡得太多或太少都會干擾與血糖相關的激素。
4、自我按摩
通過按摩足部等身體部位,一方面防止併發症發生,另一方面能對胰腺、肝臟和內分泌系統起到調節作用,有助於刺激人體生成更多的胰島素細胞。這種「反射療法」,長期堅持效果顯著。
如果通過以上方法血糖還高,那就抓緊上醫院找醫生處理,不要以為高血糖沒事,如果不管會出現併發症,併發症不光花錢還讓人很痛苦,且不易治療,所以一定要重視高血糖控制!
微信公眾號tnbtb8(糖尿病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