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貴州女子1片樹葉賣到7000元,帶領村民致富,年入上千萬

2024-01-17     八月未完

原標題:2013年,貴州女子1片樹葉賣到7000元,帶領村民致富,年入上千萬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這是一個離別的日子,年幼的兒子,在和母親短暫相聚後,就要分開了,可眼前這一幕,卻怎麼都不像是一對感情深厚的母子,告別時該有的情景。

「拜拜,阿姨。」

小小的孩童開口那一刻,女人徹底淚崩了:這個自出生起,就被自己留在老家的兒子,和自己完全疏遠了。

自己為了生活,就這樣拋下年幼的孩子,一個人去異地他鄉打拚,到底值不值呢?

此時的楊麗,沒有找到答案,可是在一年後,她極度痛恨自己的再次離去,無數次懊惱,為何沒有留在家裡。

楊麗,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為兒子重歸家庭

「那時候,都只想著飛出去,找一條出路。」

楊麗出生於貴州銅仁一個苗寨,由於封閉的深山生活,讓他們都十分嚮往山外的日子,村子裡資源有限,工作更是不好找,往外跑是無數青年人的夢想,她也一樣。

2000年,楊麗靠著優異的成績,成功考入重慶大學,畢業後就順勢留在重慶打拚,短短几年時間裡,就與人聯手創辦了青少年拓展訓練營,事業上小有成就,而婚姻的事情,也被提上了日程。

「我當時是一直堅持到快生的前幾天,才回去待產,我老公當時請假回來陪護,孩子滿月沒兩天,我們就都回到了各自的崗位上。」

小小的孩童,被留在了老家的苗寨里,楊麗忍著思念之情,重新回到重慶打拚,她想為兒子未來的生活,創造更好的條件,卻沒想到,這是令她懊悔一生的決定。

「不知道該怎麼辦,兒子對我沒有任何印象,完全當成了陌生人。」

楊麗眼眶泛紅,她也不想這樣,可是家庭與工作,如何能夠做到平衡呢,孩子太小,她一個人沒有辦法帶出去工作。

去年回家探望後,感覺兒子的疏遠,楊麗打定主意多回來看看,可是2008年10月,再度回家的她卻發現,已經兩歲的兒子,個頭一點變化都沒有,連忙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卻不料查出了大問題。

「這孩子,你這個當媽的,到底是怎麼帶的?」

醫生看著檢查結果,極度不滿,臉色嚴肅,小小的孩子,不僅貧血、發育遲緩,還有血鉛中毒,生活里常見的清涼油、樟腦丸之類的,都不能碰,否則會引發顱內出血,危及生命。

楊麗只覺一道巨雷劈在了頭頂,她愣愣地抱著兒子千瘡百孔的身體,渾身發抖,完全不敢想像,如果自己今天沒有趕回來,沒有發現不對勁,是不是就再也見不到孩子了?

喑啞的聲音響起,楊麗強自收拾好自己的情緒,滿眼希翼地望向醫生,仔細聽取對方的意見,看著躺在病床上的幼小身體,她做了一個決定:放棄自己在重慶的事業,回家照顧孩子。

「沒辦法,你不出去,就沒法工作掙錢,你出去了,孩子就得留在家裡。」

這並不是楊麗一個人的苦惱與兩難,他們寨子裡很多人,都是這樣過來的,很多母親並不想離開,可是一大家子的家用,不可能只靠丈夫一人。

2009年,楊麗毅然處理好了自己在重慶的工作,回家照顧兒子。

可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了她的面前:兒子那一大筆醫藥費,從哪兒來呢?

背負巨債見商機

「重新找工作是不太可能的,完全是杯水車薪,而且也沒哪家企業,能讓我隨時照顧兒子,不說檢查請假之類的,單就他身子骨這麼弱,年齡又小,也不可能離得開人。」

楊麗每天在兒子面前都是一副開心的樣子,夜裡卻輾轉反側睡不著,腦海中不停盤算著到底要做些什麼。

終於,她找到了合適的項目,投資電子路牌,為此楊麗還借了不少錢,與朋友一起做這個生意,最終卻被坑得血本無歸,欠下140多萬巨債。

「當時就懵了,那批引進的設備,根本不合格,我的積蓄全都打了水漂,還欠了一屁股債,人都差點拖垮了。」

一時之間,楊麗所有的想法都被按下了暫停鍵,她時常盯著兒子稚嫩的臉龐發獃,整晚失眠,睜眼到天亮,這樣焦心的日子,持續了很久,直到2011年,兒子的病情好轉,她才漸漸又打起精神想辦法尋找出路。

「兒子身體不好,還那么小,我不能倒下,再這樣下去,家都要散了。」

這時,一個特殊的賽事,吸引了楊麗的目光:多彩貴州「兩賽一會」,這是整個貴州民俗工藝品經營者,最為關注的一個比賽,只要能夠憑藉出色的技藝與作品奪下獎項,就能一舉成名,將自己的手藝與產品,推向世界舞台。

為了能夠挖掘與眾不同的技藝與產品,楊麗開始深入當地各個偏遠山村,可是卻始終一無所獲,因為她所能想到和見到的,早就已經被人都發掘了,要是拿去參加比賽,是遠遠不行的。

山林蔥蘢,綠意盎然,雲海翻湧間,仿佛有梵音傳來,這讓楊麗心中的苦悶,漸漸消散,她一步步丈量著腳下的山路,心中感到了一陣久違的寧靜。

「嘶,好扎手。」

在經過一片樹叢時,楊麗的手,被一旁的樹葉給扎了一下,她回過頭看了看葉片,發現它造型獨特,紋路十分有趣,小心地摘下幾片放在手心擺弄了一陣,突然一個念頭從腦海里閃過:要是用樹葉做繡品,是不是可行呢?

不過,要將這個想法轉化為實踐,遠比她想像的要困難得多。

為樹葉走火入魔

「真沒有人這麼做過,可以試試看。」

回到家後,楊麗馬上在網上查詢樹葉刺繡的消息,發現確實沒有先例,很是激動,她知道,要將樹葉轉化成繡布,就必須先去除葉肉,留下葉脈,認真看過教程後,她開始用蒸、煮、曬等方式,進行嘗試。

「剛刷出來的葉脈,很薄也很脆,太容易斷裂了,更別提要在上面刺繡了。」

楊麗很頭疼,她把自己關在家裡,店鋪也不管了,整天圍著一堆葉子打轉,不是上山找葉子,就是在家裡折騰葉子,整個人陷入了一種瘋魔狀態。

「家裡到處亂糟糟的,這裡一盆,那裡一堆的,她整天都不出門,就忙著弄葉子,家裡到處都是爛葉子的味道,她就像瘋了一樣。」

「我們都擔心她是被那筆巨債給壓傻了,因為店裡那生意,一直不溫不火的。」

就連遠在部隊的丈夫,都被婆婆一通電話給嚇得特意請假回來,要帶妻子去看心理醫生,好在夫妻二人好好溝通一番後,丈夫才放下擔憂重新返回了部隊。

「不行,怎麼還是不行,這到底能不能成?」

楊麗一臉頹然地坐在院子裡,看著再次輕易被掰斷的葉脈,頭疼欲裂,她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在異想天開了。

眼看自己這邊沒有任何進展,楊麗開始出門打聽,想要找植物學家請教,經過多方輾轉,她最終找到了申敏,對方是貴州兩賽一會的專家評審,十分了解貴州的風俗與花草植物。

「這個葉脈,鹼性強所以很脆,要用酸中和,減弱鹼性,說不定能成。」

這番提點,讓楊麗茅塞頓開,她開始尋思用什麼樣的醋,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減弱葉脈的鹼性,可這時候,距離兩賽一會,只有20多天了,時間很緊張。

「我當時覺得自己大概是完不成了,這樣的實驗,至少得花上幾個月的時間。」

這次如果不能參賽,楊麗就要再等一年,一年之後,是不是有其他人會和自己有同樣的想法,都未可知,她不想再等,只能日夜不分,開始試驗。

2011年10月16日,楊麗和家人,見證了一場奇蹟:薄如蟬翼的葉脈,在陽光的直射下,呈現透明狀,脈絡紋理清晰,就算反覆摺疊,都沒有發生變形與斷裂。

小小的葉片,在經過醋和特製藥水的浸泡處理後,終於完成了蛻變,成為了特殊的繡布,接下來就得在葉脈上,開始刺繡了。

「繡什麼好呢?」

凝視手中的葉脈,楊麗沉思片刻,腦海中突然閃過了梵凈山那鬱鬱蔥蔥的模樣,心中有了想法,飛快開始下針,身為苗家兒女,她少年時就學過苗繡,這麼多年也沒有生疏,做起來十分熟練。

葉脈苗繡大賽揚名

2011年11月,楊麗帶著《葉脈苗繡》亮相貴州兩賽一會,惹來無數人的驚嘆。

「不可思議,真的沒想到,在這小小的葉片上,也能繡出如此驚艷的作品。」

「中國的刺繡作品,比這精美絕倫的不是沒有,可在今天之前,還從沒有人在薄如蟬翼的葉脈上,做出過什麼文章。」

「這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奢侈品,精美、稀少又富有文化特色,非常難得。」

評委們也是滿臉驚喜,在這樣的大賽上,居然有出現了一張從未有過的「貴州名片」,確實讓人十分激動。

楊麗也憑藉這幅作品,拿下了「貴州名匠」特等獎,《葉脈苗繡》也被稱讚為苗繡的最美創新,備受媒體關注。

「真的很高興,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知道自己又找到了今後的發展之路。」

隨著名氣的增大,不斷有人主動找上楊麗,想要購買葉脈苗繡,小到單幅刺繡,大到屏風組合,購買者極多,單幅作品最低價格都到了2000元左右。

「當時有個240萬左右的大訂單找上門,我是硬接下來的,心裡根本沒有底。」

如今回過頭,楊麗都不知道,當初自己怎麼有膽子接下這麼大的訂單,她在簽下了合同後,就開始想辦法找人一起擴大生產,可是這本錢要如何來,她也毫無思緒。

「銅仁在貴州屬於經濟比較落後的地方,所以楊麗這個事情,我們這邊也比較重視。」

在缺乏資金的情況下,楊麗開始尋找辦法,很快就打聽到貴州婦女聯合會,有一項針對婦女創業的扶持貸款,立刻前去詢問,在婦聯的幫助下,她很快就申請到了25萬的小額擔保貸款。

她用貸款購買了葉脈苗繡需要的工具與原料,連同所有處理好的葉脈,一同下發到各個村鎮,讓各位留守母親在家裡完成作品。

可是最終的反饋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挺多都不合格,有些繡得太急了,有的根本就沒有按照要求來,完全沒辦法交貨。」

楊麗看著收回的葉脈繡,十分頭疼,這第一批貨中,有超過一半的不合格,就算是合格的,也不盡如人意,這次完全是白忙活了。

這也讓她意識到,要想繼續做葉脈繡,必須走規模化生產。

家庭與事業終兩全

楊麗又開始了創業,她東挪西借,終於湊齊了錢,在當地開辦了一個簡陋的刺繡生產廠,專門招了一批繡娘進行培訓,親自盯著她們做考核,還制定了相應的激勵制度,鼓勵各位繡娘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談其他的太虛了,直接獎勵錢更實在,也更能激發大家的動力。」

這次訂單,不僅讓楊麗凈賺了90萬,更讓她擁有了一個長期客戶。

2012年秋,楊麗帶著自己的葉脈繡作品,跟隨貴州手工藝展銷團,將產品賣往了美國等國家,逐漸打開了世界市場,在次年巴黎的一次展銷會上,她的《黔南苗寨》更是以7000元的高價,被前來度假的好萊塢明星買走。

如今的楊麗,不僅蓋起了新廠區,擁有1200平米生產車間,600平展銷廳與培訓部,更帶動了500多名農村留守婦女、殘疾女性等,實現再就業,經營產品超過100多種,更成立了自己的民族表演團隊,生意做得十分紅火。

楊麗的公司,如今年銷售額高達900多萬,當初覺得無力償還的140萬巨債,也早就還清,兒子也開始長高,逐漸和自己親近起來,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我現在最高興的,就是每天都有時間能陪兒子,帶他學跳舞,做一切他喜歡的事情,我沒有其他要求,只要他開心地長大就好。」

而每當問起楊麗成功的秘訣時,她也一再表示,自己是碰到了好的機會和平台。

「要是沒有這個比賽平台,我也不可能讓葉脈繡迅速揚名,更不可走遍世界十多個國家推銷自己的產品,真的就是遇到了好的平台和政策,沒有這些的話,我有再好的想法,都不太可能成功。」

在楊麗的身上,有著苗族兒女的勤勞與倔強,她的不服輸與刻苦鑽研,讓自己在絕境中,找到了新的出路,她的感恩與清醒認知,也讓她在成功後,依舊保持了最為可貴的樸實與善良。

故鄉有家卻沒有工作,異鄉有工作卻沒有家,這是無數家庭的痛點。

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想將自己的孩子和年邁的父母,獨自留在家鄉,可是帶出來,同樣不現實,生疏、怨懟與陪伴的缺失,確實無法用錢衡量,可沒有錢,整個家庭一天也難熬。

世事難兩全,得失總相伴。

在難以兼顧的現實面前,我們能做的,只有兩權相害取其輕罷了。

參考文獻:

[1]CCTV-17農業農村頻道 [致富經]一片葉子能賣7000元的背後(20140401)

[2]王玉琴.楊麗:樹葉上穿針走線的「脈繡」奇女子[J].黃金時代,2016(04):52-56.

[3]張興濤.楊麗的葉脈繡[J].新聞窗,2017(01):97.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964d923dd6e2c71a571764c123d95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