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醫話 | 感冒拖了半個月未愈?當心得了鼻竇炎!

2023-10-26     廣東省中醫院

原標題:耳鼻喉醫話 | 感冒拖了半個月未愈?當心得了鼻竇炎!

醫學指導:廣東省名中醫、嶺南名中醫、博士生導師。廣東省中醫院耳鼻咽喉頭頸科主任醫師、學術帶頭人李雲英教授。

開欄語

本專欄將定期推送中西醫耳鼻咽喉疾病的預防、治療及養生保健科普知識,為您耳鼻咽喉的健康保駕護航!歡迎持續關注!

秋季的氣溫變化和晝夜溫差大,很多朋友這段時間都紛紛中招、著涼感冒,出現了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狀,而有些朋友的感冒症狀可能會持續很久,還有可能會遇到鼻塞、流涕沒有緩解甚至加重的情況。其實,這很有可能是急性鼻竇炎發作了。該如何治療呢?今天李教授就給大家講一講。

感冒後,為什麼會誘發急性鼻竇炎?

我們的鼻竇是鼻腔周圍顱骨(額骨、蝶骨、上頜骨、篩骨)內的含氣空腔,它的內表面覆有鼻竇黏膜,有開口與鼻腔相通。鼻竇有溫暖、濕潤我們呼吸的空氣,並對發音起共鳴作用的功能。

鼻竇通常是無菌的,但我們的鼻腔、鼻咽部因為與外界相通,因此有一些細菌存在,這些細菌通常毒力不強,可以跟我們的身體暫時「和平共處」。但當我們的免疫力下降,比如說著涼了、感冒了、過敏性鼻炎長期發作等等,這時鼻黏膜嚴重充血、鼻涕大量分泌,而致病原和鼻涕長期滯留在我們的鼻腔、堵塞竇口,自然就會侵犯鼻竇,引發鼻竇炎。

急性鼻竇炎的早期表現和感冒很相似,因此很容易被忽視。所以,如果我們在感冒後出現了這5個表現時,就要提高警惕,看看自己是不是急性鼻竇炎發作了。

01

大量流膿涕

感冒一般會流少量的清水樣鼻涕,後期會轉為白色或黃色濁涕,偶爾會流出鼻腔,但總量不多。而急性鼻竇炎的鼻涕往往量很大,是黃色、白中帶黃或是黃綠色的,質地比較濃稠,有時候還會帶有臭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鑑別點。

02

鼻音重

鼻音重是急性鼻竇炎的特徵性症狀,鼻竇炎時產生的分泌物堵塞竇腔,鼻甲黏膜充血水腫,導致共鳴部分或全部消失,就會出現說話鼻音重的表現。

03

頭痛、頭暈

急性鼻竇炎發作時,我們容易出現頭部脹痛、頭暈的情況,被陽光直射或者遇熱後會加重。嚴重時,面部會有脹痛感,被按壓後痛感更甚。

04

嗅覺減退或消失

急性鼻竇炎發作時,鼻腔粘膜充血腫脹、流涕,阻塞鼻腔的氣道,會使到達嗅區的嗅質分子減少而使得嗅覺減退。

05

鼻後滴漏引發咳嗽

急性鼻竇炎因為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也會引發咳嗽。這樣的咳嗽可能是乾咳,也可能是有痰,尤其是夜間更明顯,這與夜間躺下時體位改變,鼻涕向後滴到咽喉引發的刺激有關。

感冒通常具有自限性,且症狀一般是比較輕微的,多數在7~10天左右後就能自行痊癒。如果類似感冒的鼻塞、流涕、咳嗽、發熱等症狀持續時間超過了10天,或是連續3~4天出現大量的黃綠色濃鼻涕,並伴有頭痛、發燒、原有鼻塞加重的情況,就要注意感冒引發急性鼻竇炎的可能性了。

急性鼻竇炎,該如何治療?

急性鼻竇炎,往往出現在我們抵抗力下降、細菌毒力強的時候,因此想要治療急性鼻竇炎,除了規範治療以外,規律生活、增強運動、控制飲食、配合外治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顧護脾肺,身體的正氣強健了,再配合藥物將感染和病邪祛除,才能達到根治的效果。

規範用藥

可以使用中藥或西藥治療。無論是中醫中藥或是西醫的抗生素治療,均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要規範、用足療程。

鼻腔沖洗

鼻腔沖洗可以沖走鼻腔里的致病原、幫助鼻腔纖毛擺動,是輔助治療鼻竇炎時最常用的外治法。

洗鼻液最好使用醫用生理鹽水,也就是0.9%的等滲鹽水。不推薦使用純凈水,更不能使用自來水。

噴鼻、滴鼻

可選用中藥的滴鼻劑,如黃連滴鼻液,鼻炎滴劑,西藥的鼻噴激素,或鼻用減充血劑等。

也可以選擇鼻部熏蒸和霧化吸入的方式來治療,能起到改善鼻塞、排出鼻涕的效果。尤其是很多孩子不接受洗鼻,那麼用熏蒸方法熏鼻,也可以快速緩解症狀。

鼻部按摩

如果鼻塞、流涕的情況比較嚴重,也可以用鼻部按摩來改善。按摩是促進鼻部血液循環、恢復鼻黏膜功能的優良手段,有鼻竇炎的朋友不妨每天做一做,長期堅持效果明顯。

按摩手法為:點迎香16次,按印堂2~3分鐘,揉睛明2~3分鐘,搓鼻旁30下,每天一次。

食療方推薦

祛濕清熱如果鼻竇炎發作時,出現了流膿涕,舌苔黃膩,大便粘膩或乾結等情況,說明體內濕熱比較重,這時就可以利用冬瓜薏米祛濕湯來清熱祛濕。

冬瓜薏米清涕湯

材料:薏米30克,白扁豆30克,冬瓜300克,辛夷花10克(包煎),陳皮10克。

做法:所有材料洗凈,與瘦肉或豬骨同煮,取湯服用。

適宜:適用於脾胃濕熱的急性鼻竇炎或慢性鼻竇炎患者,症見流膿涕,舌苔黃膩,大便粘膩或乾結者。

兒童用法:3歲以上孩子辨證服用, 3~6歲分量應減半,2~3歲分量應減為三分之一,2歲以下不宜用;蠶豆病可用。

健脾祛濕:如果鼻竇炎發作時,出現了流白黏涕,舌苔白膩,大便爛等情況,說明體內濕氣比較重,同時脾胃也比較虛弱,這時就可以用健脾化濕除涕湯來健脾祛濕。

健脾化濕除涕湯

材料:炒薏米30克,炒白扁豆30克,茯苓15克,辛夷花10克(包煎),陳皮10克,黨參10克。

做法:與瘦肉或豬骨同煮,取湯服用。

用法:適用於脾虛濕盛的急性鼻竇炎或慢性鼻竇炎患者,症見白黏涕多,舌苔白膩,大便爛者。

兒童用法:3歲以上孩子辨證服用, 3~6歲分量應減半,2~3歲分量應減為三分之一,2歲以下不宜用;蠶豆病可用。

鼻竇炎經過積極的規範治療,一般預後都是較為良好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規範化治療3天後症狀沒有好轉甚至加重,或是出現鼻竇炎之外的其他症狀,例如頭痛劇烈、呼吸急促、發熱、喘息、精神萎靡,或者出現了一些原本沒有的不適症狀,這時我們就要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耳鼻喉醫話 | 白露轉涼鼻炎鬧,養生指南請收好!

耳鼻喉醫話 | 耳朵總是嗡嗡響?這幾招中醫調治方法學起來!

耳鼻喉醫話 | 秋季易感咽干、咽癢,別急著喝涼茶,3款食療方有效調理!

醫學指導:

李雲英,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廣東省名中醫、嶺南名中醫。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醫大師干祖望教授的學術繼承人。

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耳鼻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世中聯耳鼻喉口腔分會副會長,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嗓音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國家十三五規劃教材《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學》主編,國家十一五規劃精編教材《中醫耳鼻咽喉科學》副主編。

曾獲「中國首屆傑出女中醫師」「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醫務工作者」「南粵巾幗好醫師」「南粵優秀教師」「首屆顏德馨優秀中醫藥人才獎」「全國首屆中醫藥傳承高徒獎」 「羊城好醫生」等稱號。

從事中醫和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擅長中醫及中西醫結合診治耳鼻喉科疾病,尤對咽喉嗓音疾病有較深入的研究。

擅長:鼻炎、聲嘶、咽喉炎、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中耳炎、耳鳴耳聾、眩暈、鼻咽癌、喉癌等耳鼻喉科常見疑難病症的診治。

出診時間: 周一上午、周四下午(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耳鼻咽喉頭頸科)

供稿:李雲英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 李雲英

執行編輯:張靚雯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93fa94972b12ed55c6c73fdcaa741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