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在網上提問:為什麼外國人社交帳號都喜歡用本人頭像,中國人卻很少用呢?
當時的高贊回答,「他們的頭像只是肉體的模樣,我的頭像卻代表了我靈魂的模樣。」
而最近,打工人的靈魂再次更新換代,從玄學求好運的捧花劉亦菲、一看就不好惹的馬東錫——
清一色變成了讓領導不知所措的模樣。
不同於以往很多次的頭像流行風潮,最近偷偷占領你我朋友圈的並非某個固定的形象。
連物種都橫跨了人類、動物、動漫人物,甚至是塑料人偶這種無機生命。
但在不同的外表下,氣質卻是一脈相承。
「這頭像一換,哪怕領導都已經開始打字給我布置任務了,也得搖頭關掉對話框。」
是的,這屆年輕人終於認清了職場上最無敵的人設——
讓領導覺得不堪大用。
曾幾何時,剛剛走進職場的他們也曾被各種「整頓」傳說所吸引,立志一定要做個職場刺頭。
有人換上了華妃娘娘的頭像,立志要對工作群里的每個加班指示翻個大白眼;
「客戶敢讓我周末改方案?要不看看我的頭像再說?」
直到某天領導貼心又客氣地過來詢問:「小X我看你最近狀態不太對,是對工作有什麼意見嗎?「
年輕人才發現自己脆弱的精神和過薄的臉皮,根本不足以把職場刺頭的人設堅持到底。
只能尷尬一笑:「不好意思領導,我馬上把頭像換掉。」
此時天空一聲巨響,「讓領導覺得難當大任」的頭像們閃亮登場。
無異於是每個職場慫人的大救星。
不同於擺爛,我願稱之為「裝爛系頭像」。
這類頭像的精髓就在於,看起來似乎態度很好,但透著一種「這事兒敢讓我干你就等著收拾爛攤子吧」的感覺。
「你這個頭像,我要是領導都不給你開工資。」
主打一個態度端正但能力不行。
就像上學時班裡那個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就去問老師題的乖學生,哪怕考倒數老師也不忍心過於苛責。
因為人人都想把這好用人設焊在臉上,最近社交平台上甚至興起了「頭像搶劫」。
「這是我的微信頭像,換上之後領導都只在釘釘上跟我交流了。」
「謝謝,它現在是我的頭像了。」
為了保證工作群頭像風格的多樣性,「裝爛系頭像」也有很多細分。
第一類,可以稱作「上班上到呆滯」型。
代表人物是電視劇《理想之城》里的孫儷,乍一看是任勞任怨、情緒穩定的打工人。
但只要看一眼那毫無靈魂的眼神,就會擔心她被罵後下一秒就要崩潰,沒準還會當場撕爛手中沒備份的招標合同。
可以跟「社畜版孫儷」並稱左右護法的,還有被壓扁的豬豬俠。
紅黃制服和胖嘟嘟的小臉,讓人依稀還能窺見剛入職時的元氣滿滿;
但臉上的褶皺和睜不開的眼皮,又顯示出了被工作拿捏過度的精神狀態。
好像在說——「麻繩專挑細處斷,柿子可不能專撿軟的捏啊,捏大勁了也要呲你一臉汁。」
這類頭像之妙,妙在一個微妙的分寸:看起來食之無味,但棄之又確實可惜。
一方面,即使頂著極為潦草的造型,也能保持與正常社畜無異的平靜神情。
讓領導一看就覺得分內事情可以放心交給你,哪怕你的內心已經罵娘三百次,也能僅憑肌肉記憶在工作群里回復「好的」「收到」。
但布滿滄桑的臉,又暗示你已經承擔不了更多額外的工作。
正如在高中課堂上唯一被允許去上廁所的,一定是那個平時寧可尿褲子也不舉手喊「報告」的內向同學。
只會用緊皺的眉頭、坐立不安的姿勢,含蓄暗示老師「撐不住了」。
到今天,一個看起來情緒穩定但精神頭不佳的頭像,就是打工人的賽博皺眉。
「這頭像好啊,一換上老闆都忍不住給我批上兩天假。」
第二類,「清澈而愚蠢」型。
頭像一換,精神面貌無限靠近大學生暑假工——雖然對工作內容一竅不通,但就是有種淳樸的熱情,和不知天高地厚的自信。
「這個項目交到我手裡,我很放心、不知情的甲方很放心,只有我的領導很不放心。」
領導:這裡有個活……那啥,算了沒事你玩去吧。
要麼是斗大的雙眼中透著呆滯,哪怕你回復的是「保證完成任務」,看起來也會像是「尊嘟假嘟」。
領導同事把活兒交給你之前,都得琢磨琢磨這事兒是不是自己干還更省事兒些。
要麼是小豆豆眼,天真中還透著一種執著。
感覺隨時隨地就要對領導進行反向管理:領導為什麼我做的這版方案不行呢?領導我有什麼不足你要說啊!
不過注意,由於這類頭像傻得過於突出,一般只適用於入職不足一年的朋友。
否則很容易弄巧成拙,被判定為難以勝任本崗位工作,「建議調離」。
於是又有頭像學資深研究學者,開發出了可以讓老油條也能放心使用的人設類型——
不過這邊建議不要直接用白展堂。
畢竟頭像學區別於表情包的重點,就在於不能把關鍵詞直接寫在圖上。
而是利用表情符號來展現精神面貌,以達到對領導進行心智滲透的結果。
想像一下,當你頂著這個頭像在工作群回復領導:「好的,我現在就去確認一下這個信息,待會回復您結果。」
或者頂著這個頭像在微信里發:「我明白了,懇請領導多批評、多指正。」
充分運用著名的中國古典文學形象,還可以達到一種讓人浮想聯翩的效果。
比如弼馬溫時期的猴哥。
換上這個頭像,無論你接受工作、彙報任務的態度有多麼誠懇,看起來都像在說:「好小子,就是你讓我去管蟠桃園的?」
領導:我跟這個人話不投機半句多。
當然了,總有一些領導無法領會、或者裝作無法領會打工人隱藏在頭像里的深意。
於是個別勇士決定放棄拐彎抹角,發起直白的質問。
迷惑的眼神、難以置信的嘴型,加上反手一指。
共同組成一句「又我?」,讓人疑惑你為什麼可以在頭像里發語音。
這個系列頭像的鼻祖,可以追溯到西遊記里的灞波兒奔。
當時他家大王九頭蟲被孫悟空纏住,要求灞波兒奔單槍匹馬去幹掉唐僧師徒。
小小魚精那並不清澈的大眼睛裡,立刻露出了「我是不是聽錯了」的神情。
怎麼說呢,恐怕大王想要幹掉的另有其人吧。
漸漸地,「裝爛頭像界」也開始了內卷。
畢竟當整個團隊所有人的頭像看起來都不太值得信任,那個稍微正常一點的就會自動成為精英。(bushi
@乙叄叄
於是頭像勇士們的目標也逐漸從「讓領導覺得難當大任「,滑坡到了」讓領導喪失交流慾望」。
@乙叄叄
最終產生了大殺器——精神錯亂風。
所謂精神錯亂風,主打一個不做正常人。
它暗含的意思有兩層:一是我上班的心理狀態就是我頭像的狀態;二是能換這種頭像,說明這個公司已經沒有我在乎的人了。
精髓是兩個黑眼珠永遠不能保持在同一角度,而是要交錯出一種腦幹缺失的美;
或者嘴巴張出詭異的角度,體現一種不屬於成年人世界的恣意。
不過,雖然「裝爛頭像學」已經發展到了如此程度,事實卻是殘酷的。
多少人偷偷存了一大堆圖,卻一個也沒敢用過。
一位網友說自己用過幾天「鬥雞眼派大星」做頭像,結果沒兩天就被部門老大要求換掉。
「說看起來不太聰明的樣子,沒法和客戶對接,別讓客戶以為派過去個傻子對接。」
@徐生
是的,如果說裝爛頭像跟此前流行的甜妹頭像、馬東錫頭像有什麼本質不同,那就是它的流行並非源於真實的社交需求。
更像是怨氣滿滿的打工人在過嘴癮。
就像有人休假時會堅持在微信名後綴一句「休假中」,哪怕每天照樣要處理一大堆業務;
用頭像營造出「沒事業心」的人設,仿佛就可以抵禦工作中一切不合理的要求。
只不過如果真的換上了,會發現它對現實的影響其實是這樣的:
「最近找領導審批一個流程,非常擔心我的頭像會影響審批意見。「
@-行運
「一個月內換了兩次頭像,結果被組長談話說在工作群里認不出我。」
「本周業績沒達標,被要求換上『0蛋人員專屬頭像』。」
打工人從來沒有頭像自由。
@河南民生頻道
如今大家在社交平台互相交換自己的「裝爛系頭像」,更像一場賽博發泄。
對著「鬥雞眼派大星」「頭髮凌亂猴子」的圖片狠狠點保存的人,或許也都經歷過自己的職場雞血的時刻。
遇到難搞的工作、難纏的客戶,怒把朋友圈封面換成「漂亮寶貝不幹了」;
最後還是默默換回「不幹活,就沒飯吃」。
可後來發現多幹活也不會有更多飯,甚至都不會讓手中的碗捧得更牢些,只會讓那些工作從「額外」變成「分內事」。
想乾淨利落地砸掉碗,又沒這個勇氣。
不敢理直氣壯拒絕工作對生活的侵蝕,只能用外界的藉口進行虛弱的抵抗。
於是擺爛變「裝爛」,只有擺出「我很想努力但我真的不行」的姿態,才能稍稍覺得心安理得。
早在「裝爛頭像」流行之前,就已經有不少年輕人分享自己在職場的「立人設心得」。
立早睡人設,讓領導不會在半夜把自己喊起來加班;
立媽寶人設,可以拒絕占用休息時間的出差、團建。
@小姨馬
有用嗎?或許年輕人自己也知道沒用。
但在如今不進則退的河流中,只有想像自己是一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才讓人覺得安全。
「這樣公司就不會壓榨我,但也不會開除我。」
從這個角度來說,「讓領導失去交流慾望」的頭像也算不得什麼抵抗。
不過是年輕人對work-life balance僅剩的一絲精神信仰。
但如果真讓我選,我還是更喜歡下面這個頭像,直白、有力、表明立場——
「本人不在,說不在就是不在。」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Vista看天下
不苛求正確,只好好說話
10 / Sep / 2023
監製:視覺志
轉載:Vista看天下
微博:視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