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競技的世界是非常殘酷的,這個其實很多人都知道,而大家一直掛在嘴上的還有一句話,「沒人會記得第二名」。成王敗寇已經成為了電競項目里最直白判詞,但如果你能在449天內連續拿到5個亞軍!相信全世界的觀眾一定會將你記得牢牢的,是的!他就是今天的主角-T1!
從SKT到T1,這支隊伍本身的變化並沒有很大,只不過是高層的股權結構變化了一下,他們依然是全球最頂尖的俱樂部,最賺錢的俱樂部之一,然而在過去的幾個賽季里,T1就像是被魔咒附體了一樣,每次都能以各種神奇的姿勢闖入決賽,但每一次,我說的是每一次,都能鬼使神差的將冠軍送到別人手裡,自己收下這個讓人哭笑不得的亞軍。
一兩次我們可以解釋為時運不濟,還欠缺些必要的火候,但如果你已經拿到了5次亞軍,並且這5個亞軍背後的故事看起來都差不多,那就是完完全全的實力不濟了,而並非時運不濟了。
從曾經的三冠王,到如今的五亞王,T1究竟經歷了什麼?
上一次T1奪冠還要追溯到2022年的春季賽,而在此之前的2021年夏季賽,正是T1隊內最動盪的一次常規賽,當時T1擁有全聯盟最多的10人輪換大名單,但當時的教練daeny太過CS,希望通過不斷的輪換,找出一套適合如今T1的最優組合,最終T1的成績被越搞越臭,無奈之下T1在夏季常規賽的中段,直接將他和zefa教練踢出了隊伍,也就是從那之後,T1固定了這套ZOFGK(zeus、oner、Faker、gumayusi、keria)組合。
這套陣容當時的戰力確實不錯,在2021年的夏季賽後半段大殺四方,並且一路打進了夏季賽決賽以及之後全球總決賽的四強,雖然最後都輸給了DK,但這確實讓T1看到了這套組合未來的無限潛力。2022年春,可以說是這套班底的最強時期,常規賽以18連勝一場未敗結束了常規賽,並且在季後賽也是3-0橫掃KDF,然後決賽3-1擊敗GEN奪冠。
然而T1的噩夢從2022年的MSI就此開始了
當時作為春季賽冠軍T1在本土參加2022年MSI冠軍賽,當年這場比賽充滿了很多爭議,最大的爭議點就是RNG未來現場,官方為了遷就這方面原因,強行將比賽的延遲調整到35ms,導致了很多戰隊未能適應這樣的比賽環境,而那次MSI最終也是RNG奪冠,T1亞軍結束,之後的T1就跟中了邪一樣,分別在:
2022年夏季賽,2022年全球總決賽,2023年春季賽,2023年夏季賽,連續四場關鍵的決賽中敗北,達成了五亞王的稱號。
有媒體進行過一次統計,在今年夏季賽T1被GEN橫掃再度與冠軍失之交臂之後,T1也成為史上首支在449天內拿到5個亞軍的隊伍,平均89.8天一個亞軍。
為什麼會這樣?
縱觀這1年多T1的比賽,他們最大的問題依然是對於版本的閱讀理解不夠,很多時候選出來的陣容非常極端,要麼一味的強調前期節奏,可一旦這種陣容未能在前期取得優勢,或者被對手拖到中後期,選手再出色的發揮也彌補不了陣容上的短板,要麼就是一味的強調後期,結果前期直接炸線,根本拖不到自己的陣容強勢期,中期遊戲就GG。
然後是選手的個人能力問題,這一點在今年夏季賽中段Faker因為手傷休息了四周之後就能明顯看出來,其他隊伍也有小將上場,但整體的實力水平不會有太大的浮動,可沒了Faker的T1,其他四人就好像失去靈魂一樣,完全不會玩遊戲,如果不是靠著夏季賽前半段積累的戰績優勢,加上後面幾個隊伍的成績太爛,就當時Faker休息那段時間的發揮,T1今年能不能進季後賽,真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而在Faker回歸後,完全體的T1確實有點厚積薄發的味道,但是從此前敗者組對陣KT的那場BO5,就已經讓人嗅到不安的味道了,本以為那場比賽之後他們會調整戰術上的漏洞,但決賽對陣GEN依舊把軟輔優先級拔高,加上在失去了沙皇、霞以及妮蔻這三個戰術核心後,他們似乎未能找到應對之法,而且上野輔的狀態比起GEN的doran、peanut、keria真的是差太多了,所以被橫掃如今看起來也不是那麼奇怪了。
這樣的T1會改變嗎?
雖說輸掉了決賽,但好在他們已經拿到了世界賽的門票,可就這樣的表現以及整個隊伍的狀態,真的別太指望他們在世界賽有什麼好的發揮。我們經常說,戰術有錯可以從大方向上調整,可如果是選手本身實力不濟,你再優秀的戰術也是白搭,以前我個人覺得T1上野輔三個位置但凡能調整好其中的兩個,T1也還有得打,但現在看來,這真的是一種奢望。
問如今的T1該如何調整?不知道!畢竟換了那麼多教練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