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鍛造的寶劍為什麼能削鐵如泥?史學家:因為削的根本不是鐵

2023-12-20     花西亦花心

原標題:古代鍛造的寶劍為什麼能削鐵如泥?史學家:因為削的根本不是鐵

劍文化是中國文明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象徵了中華民族正德正身的氣節。古代有十大名劍:軒轅、湛瀘、赤霄、太阿、龍泉劍、幹將、莫邪、魚腸、純鈞、承影。這些傳世名兵,有些是真實存在的,有些卻是文學藝術的產物、只活在傳說當中。

再比如說幹將、莫邪劍,眾所周知,幹將是雄劍,莫邪是雌劍,幹將莫邪兩人也是一對夫妻;不過,這兩把劍只是虛擬演繹的傳說,它們起初被記載在漢代《列士傳》和《孝子傳》中,用在陪襯孝子的故事,但這並不影響兩把劍的名氣,後世常常將它們寫進詩詞中。

劍雖然只是兵器的一種,但它有「百兵之君」的美稱,這可能不僅僅是受從遠古流傳下來的劍文化影響,還有就是:佩劍這種行為,怎麼看都比帶刀、舉錘之類的優雅多了。所以在古代,很多文人即使壓根不會武藝,也會佩一柄劍在身側,展現一種渾然天成的貴氣。

《水滸傳》中,青面獸楊志曾經把家傳寶刀拿到街上去賣,結果碰到潑皮牛二為難,楊志就當場表演了「削鐵如泥」的技術,讓圍觀群眾嘆為觀止。但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楊志說自己的祖傳寶刀「砍銅剁鐵,刀口不捲」,但他表演的時候,剁的只是銅錢。

用現代的莫氏硬度衡量,黃金、銀的硬度大約是2.5~3,銅的硬度是3,而鐵的硬度是4~5,相比之下,銅明顯沒有鐵那麼堅韌,所以在古代,大多數人賣寶劍寶刀表演「削鐵如泥」時,都是拿一摞銅錢做實驗。稍微花點力氣,用點技巧,一劍或者一刀下去,銅錢就會應聲而裂。

當然這也看劍的堅硬程度,稍微好一些的劍,都是由不同的金屬混合打造的,只要在硬度這方面做得不太差,劈斷銅錢根本沒問題。人們比較相信眼見為實,口口相傳之下,能砍開銅錢的劍,就成了「削鐵如泥」,但它削的根本不是鐵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80e4a2230cb0788a6184dd1443342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