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守護生命的抗疫場景還歷歷在目。
2020年1月18日,上午還在開會的鐘南山,突然接到馬上趕往武漢的通知。
正值客流緊張的春運,買不到機票的他,傍晚匆匆趕往廣州南站,被安頓在了高鐵餐車一角。
84歲院士義無反顧出征的一幕,全網刷屏。
20年2月,73歲的李蘭娟院士一直帶隊在武漢調研疫情。
從重症ICU病房出來,摘下防護裝備後,她臉上布滿深深的壓痕。
武漢深陷疫情,身患漸凍症的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高強度奮戰在抗疫前沿。
忙於接收救治大批重症病人,顧不上探望感染新冠病毒的妻子。
我們現在能安心回到正常生活。
離不開捨生忘死、衝鋒在抗疫一線的他們——
《中國醫生》
01
《中國醫生》的創作起源,來自於這樣一個個讓人熱淚盈眶的抗疫瞬間。
醫者擔當、中國擔當,值得在大熒幕上致敬。
在去年4月,武漢解封之時。
創作團隊就深入當地,向一線醫務人員收集第一手資料。
劉偉強導演把中國抗疫艱苦卓絕的歷程,全景式呈現。
《中國機長》原班人馬集結,張涵予、袁泉、朱亞文、李晨一眾實力演員,全力貼近真實,詮釋醫者仁心。
2020年,武漢,金銀潭醫院。
一家武漢本地人都未必知道傳染病醫院,肩負起了接收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重任。
患者病急求醫,場面混亂,醫生分身乏術。
死亡率居高不下,醫療資源極度緊缺。
被質疑醫療水平不過關,死者親屬在醫院門口鬧事。
這些再熟悉不過的場景,瞬間將人拽回至暗時刻。
疫情爆發之初,普通群眾被惶恐無助的情緒支配。
更別說,那些身處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
那個時候,他們對新冠肺炎的了解很少,還沒徹底掌握治癒的手段。
面臨前所未有的救治壓力、夜以繼日運轉的身心疲憊、自身感染的風險……
醫者的仁心和擔當,讓他們壓下心頭恐懼,始終逆行在抗疫最前端。
這是《中國醫生》還原的第一層真實,壓抑凝重的氛圍,淚與痛交織的難關。
02
張涵予飾演的院長,以抗疫英雄張定宇為原型。
操著一口湖北話,強勢實幹。
漸凍症讓他腿腳不利索,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差。
生命以倒計時計算。
但他堅持帶領全院醫護奮戰在一線,和疫情競速搏鬥。
當外界質疑醫院的救治能力,他拍桌怒吼。
他像頂樑柱那樣,在疫情最嚴峻時刻,不斷給同伴傳遞剛毅的抗疫決心。
重症醫學科主任文婷(袁泉 飾),臉上倦容難掩,但眼神堅定,一直冷靜地統籌局面。
她是獨當一面的醫生,還是一位母親。
過年前夕,年幼的女兒問她什麼時候回家,她只能壓抑住想念。
除了展現指揮醫療工作的主心骨,還刻畫了很多平凡堅守在崗位的抗疫人員。
廣東援鄂醫療隊的陶峻(朱亞文 飾),面對疫情的慘烈衝擊,心態崩了,懷疑自己有沒有資格做醫生。
狀態低迷的他,被院長訓斥,「最看不上那些遇到挫折就喪失鬥志的人」。
住院醫生小羊(易烊千璽 飾),實踐經驗不足,被前輩責備關鍵時刻派不上用場。
但在疫情的強壓下,年輕小伙迅速鍛鍊成長。
外賣小哥(歐豪 飾)原本打算居家隔離,接到緊急求助電話後,毅然決定頂住風險跑腿,盡所能為他人提供幫助。
一組真實數據,在4.2萬援鄂的醫務人員中,女性醫務人員有2.8萬,占到整個醫療隊的2/3。
堅韌的女性,是戰勝疫情的重要力量。
滿臉是汗水和勒痕的方艙護士。
走訪各個現場的流行病調查員。
守望相助的病人家屬。
《中國醫生》並非從宏大敘事的視角出發,而是聚焦疫情之下,每一個默默付出的人。
從來沒有什麼理所應當的逆行,只不過,他們勇敢地選擇了挺身而出。
這樣的真情實意,值得被我們牢記。
03
國家投入全部資源,全國各地醫護人員響應號召支援武漢。
春暖花開的時刻,更加顯得珍貴。
疫情蔓延,醫護人員爭分奪秒救人,找出診療新冠肺炎的方法。
今年,全民接種新冠疫苗。
日前,鍾南山「凡爾賽」發言,在中國沒有辦法做(疫苗)第三期臨場實驗,因為沒有病人了。
戰疫的每一步,是中國醫護人員拼盡全力,為我們拉起了一道道牢靠的防疫屏障。
疫情期間,做好個人防護很關鍵,同樣重要的是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7月10日,固本堂聯合毒舌觀影團,邀你觀影——
固本堂《中國醫生》專場觀影
時間:7月10日19:30
城市:上海/武漢
走進固本堂《中國醫生》專場,向所有無畏堅守的中國醫護人員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