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播、復播、停播」,命途多舛的綜藝市場|2021年中觀察

2021-07-06     娛樂產業

原標題:「延播、復播、停播」,命途多舛的綜藝市場|2021年中觀察

作者 / 朱婷

時光如梭,轉眼七月已至,又到了每年的常規選題:年中觀察。 #2021年中觀察 系列稿件,娛樂產業(ID:yulechanye )將焦點率先放在了綜藝行業。

「延播、復播、停播」,2021年上半年的綜藝市場,真可謂命途多舛,以至於上上下下都在求穩,「順利播完,即為贏家」。

根據云合數據顯示,2021上半年上新國產季播綜藝100部,同比增加2部,全網綜藝正片有效播放164億,同比下滑19%;其中,愛奇藝、騰訊視頻綜藝正片有效播放同比分別下滑24%、11%;優酷同比實現正增長;芒果TV同比下滑38%。

值得一提的是,電視綜藝成為愛優騰芒上新綜藝的主力軍,據悉,每家平台的上新綜藝中,電視綜藝要高出網綜2至13部不等,優酷電視綜藝占比更是高達80%。

此外,娛sir梳理髮現,除去芒果tv本身背靠湖南衛視外,近兩年,網絡視頻平台與電視台合作越來越密切。愛奇藝與江蘇衛視建立戰略合作,優酷視頻深度捆綁東方衛視,合作綜藝《追光吧哥哥》等。而另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當下活躍在各大視頻平台的綜藝製作人幾乎都屬於網綜興起前的一批電視綜藝人,嚴敏(東方衛視)、王征宇、謝滌葵等(湖南衛視)、池源(江蘇衛視)、車澈、陳偉、吳彤(浙江衛視)。之所以形成如此局面的緣由不難理解,以前電視台屬於體制,有時間、有資源、資金培養年輕的製作人,而網絡視頻平台是另一套玩法,即便說服了平台一起嘗試,但最終如果結果失敗了,製作人和團隊也需要通過下一個項目來為此買單。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當下甚至未來5—10年內,綜藝市場需要面臨的困境:新的掌舵人難以跑出來。大部分綜藝製作團隊顯然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基於主要話事人比如總導演或者總製片人、總編劇是經驗頗為豐富的(衛視)綜藝人之下,其他PD、編劇等均選擇90、95、甚至00後入場,目的就是融入更多年輕的、新鮮的血液。但,新人需要時間成長,老人同樣需要時間融合。

回到本文的重點,202年上半年的綜藝市場表現如何?有哪些經驗亦或教訓值得從業者們get?我們一起來看看。

延播、復播、停播,誰比誰更慘?

內容和創新探索上的局限,是綜藝行業常年需要解決的痛點。此外,綜藝節目的尺度、社會責任等娛樂之外的東西,正在被嚴格規範。

回顧上半年的綜藝市場,突然定檔、臨時開播等情況成為了常規操作,就連今天《中餐廳5》官宣定檔7月30日開播,有從業人員第一反應「還有20多天才播,已經很久沒有過綜藝這麼早宣布定檔了。」此外,延播、復播、停播等現象,算是給今年乃至之後的綜藝市場以及從業人員,好好上了一課。

先來說打頭陣的《吐槽大會5》,命運多舛,風波不斷,評價兩極化、慘遭停播,掐掉一期內容。猶記得范志毅和楊鳴的「菜鳥互啄」,范志毅連爆金句,接連吐槽了男籃隊員周琦、郭艾倫,不僅直言「我上去用腳都能傳給別人」,更再現了當年的經典名言「臉都不要了」。就在觀眾為之叫好後不久,《吐槽大會5》第八期被叫停延播,體育專場的下半場直至節目收官都沒能播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吐槽大會5》提詞器露出再引爭議。儘管易立競在後面的節目中自嘲回應:「你以為提詞器是在提醒我,怎麼吐他們嗎?No ,提詞器是在限制我,怎麼吐他們。」但還是難以消除觀眾內心「被欺騙」、「被冒犯」的不悅感。

不過,《吐槽大會5》還不是最慘的。由王俊凱、劉昊然、董子健三位作為常駐MC的《恰好是少年》,從備受期待與好評,到幾度歷經延播、復播後,感覺節目組和粉絲都放棄了,一位劉昊然的鐵粉在上周節目再次延播後表示已經佛了,「愛播不播」。就好比,《狼來了》的故事,最終人們也不再相信。幸好,口碑上豆瓣還是穩定在8.2分。

延播、停播,怎麼說呢?都還是有機會播。《我是女演員》憑藉一己之力把自己作成最失敗綜藝,播至第9期,草草收官,得虧節目糊的,媒體和觀眾都選擇自動忽略。

《青春有你3》則動靜鬧得賊大,先是核心訓練生余景天被曝存在雙國籍問題,父母也被曝出經營娛樂場所涉d、涉h問題,再就是致命一擊的「倒牛奶」事件,使得《青3》成為史上第一個沒有成團的選秀節目。娛sir從不少從業者處得知,雖然還沒有正式的規定出來,但《青3》之後,綜藝行業至少2—3年內不能再做選秀節目,或者說杜絕出現打投環節。

誰比誰慘?不是用來憐愛的,而是希望大家能吸取教訓,本本分分做人,兢兢業業做內容。

不求最好,但求別是最差?

先來看一組表格:

介紹一下,表格中的綜藝從貓眼專業版數據上每月熱度值靠前的節目中綜合挑選,分為綜N代與新綜藝。需要強調的是,該表格只挑選2021年1月1日—6月30日期間開播的節目,和雲合數據的統計時間不完全一致,且也只是部分節選。

1月,既有新綜藝《同一屋檐下》打頭陣,《戲劇新生活》緊隨其後,也有《吐槽大會5》《乘風破浪的姐姐2》《天賜的聲音2》等綜N代先後亮相。相較於上一季的表現,即使三檔節目都屬於內容、嘉賓自帶話題熱度的類型,但聲量上均有所下滑,口碑上《吐槽大會5》《天賜的聲音2》有所回升,《浪姐2》則屬於雙敗,成團的姐姐們自成團夜之後再無合體,一直說籌備團綜,但眼下,那英、周筆暢等姐姐們都在各自獨美。

無數次出現在「如果可以,你最想重啟哪一檔綜藝」選項中的《百變大咖秀》,時隔七年,重磅回歸,結果,從「爺青回」一路崩至「爺青毀」。在娛sir看來,倒不是節目內容出現了很大問題,也不是網友們調侃的因為沒有謝娜,而是時代變了。七年前的那批「百變」粉成長了,他們一邊喊著爺青回,一邊又默默看穿節目套路後,感慨「爺青毀」,但這個鍋不是說要甩給觀眾背,作為節目創作者,沒能追趕上觀眾的審美成長步伐,當然需要為結果買單。

嚴敏團隊製作、黃磊發起的戲劇類真人秀—《戲劇新生活》,豆瓣評分至今穩定在9.3,在所有綜藝口碑中,一騎絕塵,再次驗證那句流傳江湖的話:嚴敏出品,必屬精品。

《同一屋檐下》自我標榜是要做一檔一款生活蒙太奇劇式化綜藝慢綜藝,聚集了李誕、鄧紫棋、楊蒞等人作為觀察嘉賓,不過,卻隨著節目的播出,劇本痕跡過於嚴重,被網友炮轟「當觀眾都是傻子,沒有智商嗎?」首季初嘗試,不算成功。

2月伊始,由東方衛視當家導演施嘉寧製作的節目《接招吧!前輩》開播,主打首檔上星團綜,節目與4月23日完結,但截至發稿,豆瓣仍未開分,聲量不痛不癢,不誇張地說,如果不是時代少年團的粉絲,估計沒有幾個人知曉有過這個節目。從德雲社團綜到本山傳媒團綜,還有接下來樂華家族團綜、開心麻花團綜等,有道是,團綜也內卷。

不過,2月的綜藝高潮點在於一年一度的選秀大戰,《創造營2021》2月17日開播,《青春有你3》2月17日緊隨其後,儘管《創》憑藉搞笑的選秀畫風以及每日想要被淘汰下島的利路修,在社交平台上賺足了話題度,但結合雲合數據來看,《青3》的正片有效播放量8.19億,遠超《創2021》5.55億,位居有效播放·霸屏榜TOP1,《奇葩說7》第二,《創2021》第三。不過,口碑上,《創2021》豆瓣評分高於《青3》。

時間來到三月,張雨綺領銜的武館經營類節目《姐姐妹妹的武館》,想要繼續「姐姐」紅利的《聽姐說》,兄妹觀察類節目《我的小尾巴》,稍具代表性地相繼上新,不過,市場的熱鬧仍然聚焦在「選秀」。

4月,上新率肉眼可見地增加,《奔跑吧》《極限挑戰》《嚮往的生活》《妻子的浪漫旅行》等典型的綜N代上場,罵歸罵,看還是看,最核心的一點還在於這幾檔綜N代的招商均表現良好。同時,新綜藝《恰好是少年》《誰是寶藏歌手》《我是女演員》《一周的說唱歌手》《媽媽,你真好看》等新綜藝上線,原本,基於這幾檔綜藝的定位和訴求來看,還蠻值得期待。譬如:公路綜藝《恰好是少年》,意在培養新生代女演員的《我是女演員》等,結果,前者命途多舛,後者成功衛冕今年豆瓣最低分綜藝(未開分的除外)。

5月,6月,綜藝開播節奏又開始放緩,臨近國家重要節點,從源頭過審層面就收緊。其中,《怦然再心動》王子文成功牽手男嘉賓吳永恩,掀起戀綜天花板;愛奇藝牽手吳彤的《萌探探探案》率先來開劇本殺綜藝battle的大幕,據悉,目前正在籌備和錄製的劇本殺綜藝,起碼還有四檔,搞得優酷也沉不住氣了,一直在收劇本殺類節目的提案;

謝滌葵又一新作主打社交試驗的《五十公里桃花塢》上線,立意和想法都很先鋒,但效果不及預期,觀眾話題度仍然聚焦在明星嘉賓們的CP感等。新一季《心動的信號》方才開播兩期,仍在觀望中,另一檔綜N代《拜託了冰箱》,改的面目全非,彈幕和評論區,罵聲一片。

以上。2021年上半年綜藝市場,歸納下來就是一句話:不求最好,但求別成為最差。

其實,作為創作者們,也十分焦慮。一位80後資深綜藝製片人私下和娛sir(ID:yulechanye)交流的時候,不止一次表達過:「現在做綜藝,很難再推陳出新」,而另一位90後綜藝導演也表示,「現在的綜藝節目,尤其是戶外、遊戲類,很難說一點不重合的。」他們也好奇觀眾究竟喜歡或者說需要什麼樣的綜藝。來吧,歡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或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75784815_100156659-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