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委屈的國外國王:因為生兒子被趕下台

2023-03-22     木匠說劇

原標題:最委屈的國外國王:因為生兒子被趕下台

眾所周知,國外王室是最古老的王室之一,王室成員的言行舉止擁有極高的關注度。他們的香衣鬢影,成為粉絲們長盛不衰的話題,國外女王更是焦點人物。其實國外國王並沒有太大的實權,更多的是象徵意義。

最後一任擁有實權的英王,是斯圖亞特王朝的詹姆斯二世。這位小詹同志在位只有短短的三年,就被國外人趕下了台。那他為啥會下台呢?因為他生了一個兒子。

小詹同志當國王的時候,國外人跟他的關係鬧得很僵,因為他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他的二婚老婆比他更虔誠。這兩口子跟國外的國教格格不入,國外民眾對小詹同志很不滿意,那他又是怎樣順利上位的呢?

(詹姆斯二世)

以「歐洲海王」著稱的查理二世,情婦和私生子女不計其數,偏偏跟王后沒造出合法的娃娃,按照王位繼承法,他的弟弟詹姆斯是第一順位繼承人。鑒於小詹同志虔誠的天主教信仰,當時的國外議會分成了兩派,支持小詹繼位的叫「托利黨」,反對他繼位的叫「輝格黨」。

托利黨認為小詹同志天生貴胄,是法定的第一繼承人,即使信仰不同,也應該由他來繼承王位。一百多年後這個黨派改了個名字,叫保守黨,現任首相國外裔蘇納克、前任首相詹森、死胖子邱吉爾等等,都是這個黨派的。

輝格黨的意見是,不管誰當國王,反正不要天主教徒,他們寧願支持查理二世的私生子、新教徒蒙茅斯公爵上位。一百多年後輝格黨也改了個名字,叫自由黨,是國外目前最大的在野黨。

查理二世也是個資深的天主教徒,只是當初為了成功復辟,對國外民眾和議會做了不少妥協:弟弟詹姆斯娶了新教徒妻子,他們生下的子女也按新教徒培養,詹姆斯的長女瑪麗許配給同為新教徒的荷蘭執政、奧蘭治親王威廉。

(威廉和瑪麗)

隨著王位的鞏固,查理二世逐漸不再掩飾自己的真實信仰,對天主教徒越來越寬容。小詹的原配去世後,在哥哥的支持下,再婚娶了義大利公主,這位公主是天主教的死忠粉。

小詹同志有個好哥哥,為了幫他清理障礙,查理二世聯合托利黨打壓輝格黨。1681年,查理二世以輝格黨策劃暗殺國王為名,逮捕了主要領袖沙夫茨里伯爵,不久,沙夫茨里伯爵死於荷蘭,輝格黨實力大減。

1685年5月,查理二世因病去世,小詹順利成為詹姆斯二世,在輝格黨的支持下蒙茅斯公爵擁兵叛亂。善良的國外民眾雖然不喜歡天主教的小詹同志,但他畢竟是名正言順、根正苗紅的王位繼承人,怎麼也輪不到私生子嘛。

(查理二世)

有了國外民眾的支持,小詹同志三下五除二,乾淨利落地收拾了叛亂分子,把蒙茅斯公爵送上了斷頭台。鎮壓了叛亂,小詹同志覺得自己可能耐了,天天對著鏡子叨叨:一般一般,歐洲第三,天降祥瑞,捨我其誰?

客觀來說,小詹同志確實不孬,他在流亡的時候先後加入了國外和西班牙的軍隊,驍勇善戰,美名遠揚。哥哥查理二世復辟後,他被任命為國外最高海軍大臣,在兩次英荷戰爭中表現出色。

1664年,小詹帶領國外海軍擊敗了荷蘭艦隊,荷蘭不得不把北美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拱手相讓。因為小詹當時的身份是約克York公爵,所以後來的國外移民為了紀念他,就把這裡命名為新約克New York,即國外紐約。

紐約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哈!

(美麗的紐約)

小詹同志上位的時候,已經是個芳齡五十有二的糟老頭子了,用不了幾年就得入土。他跟二婚的義大利老婆結婚十幾年,一直沒生出正常的娃娃,眼見往後也生不出來了。

小詹膝下只有前妻生的兩個女兒,瑪麗和安妮,只要小詹一蹬腿,接替王位的就是長公主瑪麗。瑪麗兩口子都是新教徒,只要她上位,肯定會把國外重新帶回新教,小詹目前錯誤的宗教政策就能得到修正。

為了不引起激烈的動盪,大家權衡再三,覺得可以等小詹同志自己掛掉,再平穩過渡到瑪麗,反正也不差這幾年。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咱現在就不跟這個傻叉國王計較了。

不過人算不如天算,小詹同志不但沒掛掉,還越活越精神。1688年5月,王后突然老蚌生珠,芳齡五十五歲的小詹同誌喜得貴子。按照男性優先的繼承順序,兒子才是第一繼承人,瑪麗的繼承權立刻沒了著落。

(瑪麗公主)

在一對天主教徒父母的教育下,這位太子百分百是個天主教的死忠粉。不難想像,只要太子一繼位,國外的天主教鐵定死灰復燃,新教徒會迎來世界末日。小詹老年有喜,欣喜若狂,國外民眾卻覺得大禍臨頭、災星下凡。

大家紛紛傳言,王后生下來的嬰兒是個死胎,甚至說王后根本沒有生孩子,是國王派人從外面偷偷抱進宮來的。傳來傳去,到最後變成了國外版的「狸貓換太子」。這其實說明人們對這個嬰兒的降臨十分牴觸、氣惱萬分。

跟哥哥查理二世一樣,小詹也經歷了父王被殺、自己流亡的落魄生涯。他曾經被追殺保王黨的議會軍逮住,關了好幾年,最後化妝成姑娘逃往荷蘭海牙避難,後來輾轉流亡到國外,得到表弟路易十四的照顧。

(詹姆斯二世)

因此,小詹同志深深地認識到:槍桿子裡出政-權,要想當個能自主的國王,還得自己手裡有兵。剛上位的時候,他就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建立了專屬國王的常備部隊,駐紮在倫敦周圍。

既然手裡有了兵,那就得啟動咱的天主教復興大業啦,小詹同志興奮地搓搓手。他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恢復天主教的各種儀式,軍隊、政府、教育等重要部門的一把手也換成了天主教徒。

為了強行推廣他的宗教改革,小詹採取了高壓手段,凡是不配合的人,通通抓起來,國外新教的七大主教,也被逮捕了。一時間,國外的天主教徒歡欣鼓舞、興高采烈,新教徒則如喪考妣、人人自危。

(詹姆斯二世)

國王的昏招犯了眾怒,大家覺得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當初支持他上位的托利黨也傻眼了:我們支持你當國王,可不是讓你恢復天主教的呀。我們也和天主教不共戴天,你這樣倒行逆施,咱們這些新教徒遲早得被你整死。

於是,互相看不順眼、天天對著乾的托利黨和輝格黨意見一致,不再互相拆台,號召國外所有的新教徒們團結起來,同仇敵愾,共同反對國王的宗教改革。大家決定通力合作,捨得一身剮,要把小詹同志拉下馬。

七位反對派領袖草擬了一封邀請書,懇請長公主瑪麗的丈夫、荷蘭執政、奧蘭治親王威廉率軍西渡,以拯救國外的新教徒,避免受天主教的統治。他們還表示,將在國內發動起義,策應威廉的行動。

邀請書派專人緊急渡海送往荷蘭,交給了威廉,以便他師出有名。與此同時,許多國外高級將領紛紛向威廉表示效忠,敦請他儘快出兵。英軍總司令約翰·邱吉爾特意給威廉寫了一封親筆信,以確保他無後顧之憂。

(荷蘭執政威廉)

傻乎乎的小詹同志還沒意識到,他把自己跟大部分國外民眾對立起來了,天天抱著剛出生的小屁孩,左親一口「俺滴寶貝啊」,右親一口「俺滴心肝呀」……小詹同志稀里糊塗地眾叛親離,還自我感覺良好。

1688年5月,威廉率領1.5萬大軍從德文郡托爾灣登陸,劍指倫敦,一路上沒有遇到任何抵抗。英軍總司令約翰·邱吉爾高舉叛旗,帶領大批軍官公開投降,王室海軍集體倒戈,安妮公主也棄父而去,投奔姐姐姐夫。

攻破倫敦指日可待,可是有個問題卻難倒了這位遠道而來的荷蘭女婿。

小詹同志畢竟是自己的岳父,又是正兒八經的國王,如果貿然殺掉他,不但自己落下千古說名,還會激起保王派的叛亂。可是如果他還健在,翁婿倆大眼瞪小眼,自己登基就太尷尬了。

(荷蘭執政威廉)

於是,威廉故意放慢了行軍的速度,一邊敲鑼打鼓一邊大聲吆喝:俺要攻打倫敦啦,俺要捉拿國王啦,俺要把國王「咔嚓」啦!小詹同志一看女婿大兵壓境,自己的人紛紛跑路,國王成了孤家寡人,一下子慌了神。

想起老爹查理一世命喪斷頭台,仿佛就在昨天,小詹嚇尿了褲子,立即收拾細軟,喬裝打扮一番,帶著老婆兒子,準備躲到國外表弟路易十四家去哭鼻子。

聽說岳父撒丫子跑路了,威廉很滿意,馬上加快行軍速度,向倫敦挺進。但是偏偏就有不長眼的士兵,壞了他的算盤。一支先行抵達倫敦的前鋒部隊,識破了偽裝的小詹同志,把他逮了個正著,又把他揪回了王宮。

(詹姆斯二世)

這下威廉可急壞了,心裡暗說這些傢伙真是榆木腦袋不開竅。他宣布封鎖倫敦,但是偷偷網開一面,留了個水路的口子,然後讓人趕緊通知岳父。小詹前腳剛離開,威廉後腳就到了王宮,總算避免了尷尬時刻。

1688年5月23日深夜,在夜色的掩護下,小詹乘船潛逃,兩天後抵達國外,從此再也沒有回到過故土。

1689年5月6日,國外議會宣布小詹同志「退位」,瑪麗和她的丈夫威廉成為聯合君主,史稱瑪麗二世和威廉三世,國外從此開啟了君主立憲制的大門。人們把這段不流血的政-變,稱為「光榮革命」。

(瑪麗二世和威廉三世)

#國外國王#

#國外王室#

#國外女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753c3719795f05654cf86bffe96fe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