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標普全球評級表示,中國的經濟復甦令銀行走上了正常化之路。但部分板塊的恢復速度較慢,其中包括房地產相關貸款。
「中資銀行及其借款人正迎來轉機,」標普全球評級信用分析師陳俊銘表示。「但仍存在部分壓力。出險房地產開發商的壓力要比小企業更大,因為後者得到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更多。」
標普預計小企業的不良貸款(NPL)比率將在今年見頂,占其貸款的3.3%。房地產行業的壓力可能要到2024年才會見頂,其不良貸款比率在未來兩年達到4.7%。中國重新放開將減少需要延期償付的貸款並改善其貸款的償還率。同時,資產分類規則最近有所收緊,因而預計報表不良貸款在未來數年可能會微幅上升。
標普表示,相較報表不良貸款,我們更為寬泛的問題貸款指標—不良資產(NPA)應會開始逐漸下降。不良資產預測中包括報表不良貸款和關注類貸款,以及我們預估的延期償付貸款和其它歸類為正常但已逾期90天、或根據我們評估可能需經歷較長重組過程的問題資產。
我們預計不良資產比率將在2025年降至5.0%,低於2022年估算的6.5%。優於預期的2022年GDP增速和報表不良貸款和關注類貸款比率使得我們預測的起點較低。我們對2025年不良資產比率的預測仍高於我們估算的2019年疫情前的4.0%水平。這是因為2023年2月監管實施了更為嚴格的資產分類規則,可能會使部分問題貸款被正式認定為不良貸款和關注類貸款。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漸復甦。主要由於售價打折,我們預計2023年房地產銷售不會出現增長。這應會持續拖累房地產開發商的貸款質量。「我們預計房地產開發貸款的不良比率將在2023年和2024年升至4.7%,隨後在2025年回落到4.0%,」陳俊銘表示。
以上預測高於2022年底基於大型上市中資銀行的房地產開發貸款不良率而預估的4%。更加嚴苛的不良貸款認定導致房地產開發貸的不良率升高。此外,部分財力薄弱地區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進行更多重組,料會使一些規模較小的地方銀行承受重壓。
「我們認為,未來幾年負債沉重地區可能會面臨困境,而這些地區的銀行更易遭受薄弱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拖累,」陳俊銘表示。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觀點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72f0730806990f13c56ac3c7a350b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