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9種零食,四十多年前還有很多,全吃過的都生三胎了吧

2022-05-26     有點煮意

原標題:正在消失的9種零食,四十多年前還有很多,全吃過的都生三胎了吧

兒童節快到了,父母們都已經開始為孩子準備兒童節的禮物和零食,看著商場裡琳琅滿目的零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雖然生活不如現在優越,但卻有著許許多多的快樂的回憶。說到童年回憶,零食絕對是童年的重頭戲。酸梅粉、泡泡糖、牛肉乾,手裡抓著幾毛錢,擠在花花綠綠的零食櫃檯前看看買什麼吃,如今,這些零食已經極少見了,全部都吃過的,估計孩子都上初中了吧。

玉米棒

小時候一毛錢一根的玉米棒,我們叫它「米通」,有黃色、粉紅色和白色三種,咬下去脆脆的,有一股米香味,除了這種空心的棒子,還有其他形狀,不過我最喜歡吃的還是這一種空心棒,好吃又好玩。

麥乳精

麥乳精是70、80年代很流行的一種速溶飲料,當時牛奶還不普及,也不是人人能喝得起,這種用奶粉、奶油和麥精等原料做成的顆粒,香味濃郁,營養好喝,是當時人們走親訪友的送禮佳品。在那個年代,送禮能送麥乳精的都是小康家庭。雖然現在網上也有得賣,但是很多買家都說不是以前那個味道了。

糖畫

糖畫是小時候很常見的零食之一,通常在學校門口就有得賣,一張桌子,一個轉盤,一口熬著糖漿的鐵鍋,只需要幾毛錢,轉動轉盤,指到什麼圖案,老闆就做什麼圖案,當時小夥伴們最希望的就是能轉到龍和鳳,能轉到鯉魚也很開心。

現在能做糖畫的手藝人很少了,只有在一些景區才能看到,帶孩子買過一次,沒有轉盤,不同款式不同價格,沒有了以前那種期盼的感覺。

水果糖

讀小學時,六一兒童節當天,爸爸媽媽下班後都會拿著一袋單位發的糖果回來,我和姐姐一人一袋,裡面有大白兔和這種透明塑料紙包裹著的五顏六色的糖果,就像一顆顆寶石,味道酸酸甜甜的,在那時,能吃上大白兔和水果糖,別提多高興了。

口哨糖

兩種不同顏色的糖片粘在一起,中間有一個洞洞,含在嘴裡,能吹出「嗶嗶嗶」的聲音,這就是好吃又好玩的口哨糖,可是我從來就沒有吹響過,哈哈,小時候特別羨慕能吹響口哨糖的小夥伴。

肉脯

小賣部里,這種5毛錢一包的肉脯受歡迎程度不亞於辣條,我們都叫它「牛肉乾」,薄薄的一片,很香的肉味,揭開上面的紙皮,撕開塑料袋,有時候兩口嚼完一片,有時候不捨得吃,一點一點的啃,別提多滋味了,以前我們吃零食,根本不會在意它到底是用什麼做的,現在買肉脯,還會仔細的看一遍配料表。

西瓜泡泡糖

除了大大泡泡糖,水果味的西瓜泡泡糖也是小朋友的最愛,記得以前我常和同桌交換不同顏色的西瓜泡泡糖吃,還比誰的泡泡吹得大。現在的小孩子好像很少吃泡泡糖了,反而嚼口香糖的很常見。

寶塔糖

這種像聖誕老人帽子一樣的糖果,叫做寶塔糖,是早期的一種驅蛔藥,認識它的孩子都讀初中了吧,小時候我們都是吃這個打蛔蟲,學校定期會發這種糖果,爸爸媽媽也會買來給孩子吃,吃了寶塔糖,上廁所的時候就會看到有蛔蟲和便便一起排出。寶塔糖這種專門用於驅除蛔蟲的藥劑是從菊科植物蛔蒿中提取的。

酸梅粉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可不像現在有那麼多的選擇,一包小小的酸梅粉,我們都能吃得很有滋味。每一包酸梅粉都會配上一個小勺子,酸酸甜甜的,一點點挖來吃,一小包可以吃好久呢,吃酸梅粉可不能急,要不容易嗆嗓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1d68b90fdd655287975c3c3df82ec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