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億投資理財或為九安醫療發展埋下巨大隱患

2023-02-16     皮海洲

原標題:200億投資理財或為九安醫療發展埋下巨大隱患

有錢了怎麼花?這是不少上市公司都需要面對、需要作出選擇的一個問題。對於這個問題,九安醫療給出了自己的選擇:投資理財。這實際上也是很多上市公司的共同選擇。

根據九安醫療近日發布的《關於使用自有資金進行委託理財與證券投資的公告》,該公司及子公司擬使用最高額度合計不超過(含)170 億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的自有資金進行委託理財,擬使用最高額度合計不超過(含)30 億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的自有資金進行證券投資。

九安醫療的《公告》還明確表示,委託理財指公司委託包括但不限於銀行、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資產管理公司等專業金融機構對資產進行投資和管理或者購買相關理財產品的行為,類別包括但不限於保本票據、銀行理財產品、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計劃等各類產品等。證券投資指債券投資、證券回購、股票及存托憑證投資以及交易所認定的其他投資行為。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投資理財是比較常見的一項資本運作活動。但像九安醫療這樣拿出200億元用於投資理財的上市公司其實並不多見,給人一種「暴發戶」的感覺。實際上,僅就盈利而言,九安醫療確實可以算是「暴發戶」了。受益於三年疫情的影響,該公司的業績實現了「三級跳」。 2019年九安醫療的凈利潤還只有6644.94萬元,到了2020年猛增到2.42億元;2021年又猛增到9.09億元;而2022年又暴增到165億元-175億元(據該公司業績預告),比上年同期上升1715.90%至 1825.95%。因此,稱九安醫療是「暴發戶」倒也並不為過。

有錢了應該怎麼花?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顯然應該立足於長遠,將企業的主要資金用在主業上,做大做強主業,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但九安醫療顯然並非如此,而是將資金全部用於投資理財。這200億的資金甚至高於公司2022年的全部盈利,按2022年9月底九安醫療的總資產為226.33億元計算,該公司擬投資理財的資金占總資產的比重高達88.37%。該公司完全淪為了一家投資公司。

如此巨額的資金用於投資理財,這無疑為九安醫療未來的發展留下了巨大的隱患。雖然在過去的三年里,該公司的業績獲得了大幅增長,尤其是2022年獲得了17倍到18倍的增長,但這種增長顯然是不可持續的,這主要得益於三年疫情,尤其是去年的疫情。

資料顯示,九安醫療所處行業涉及IVD及家用醫療健康產品領域、網際網路醫療領域。其中,試劑盒產品以自主品牌「iHealth」為主,在美國子公司網站及亞馬遜美國電商平台進行to C端銷售,同時承接政府訂單及商業訂單。因此,九安醫療業績的暴增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直接相關,但隨著全球疫情逐步緩解,公司相關業務也或面臨萎縮,公司業績的大幅滑坡幾乎不可避免。

與此同時,該公司的研發投入明顯不足。2019年至2021年,該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分別為423.77%、264.68%、274.96%,但同期該公司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22億元、1.08億元、1.13億元,研發投入基本上沒有增長。2022年公司凈利潤增長17倍以上,然而到2022年前三季度,其研發投入也只有1.66億元。大醫療行業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沒有大規模研發投入,難以研製出突破性的有競爭力的產品。這也意味著公司發展的後勁或將不足。

在這種情況下,九安醫療拿出200億的資金用於投資理財,這無疑讓公司未來的發展充分了巨大的風險與未知。雖然九安醫療表示,公司計劃主要投資於風險較低、收益穩定的固定收益類資產。但實際上,在取消了剛性兌付的背景下,就連銀行理財產品也是可以虧損的,九安醫療170億元的委託理財很難做到只賺不虧。

而另外30億元用於證券投資,也即是炒股,這更是一種較高風險的投資。實際上,從二級市場的炒股來說,獲得成功的上市公司很少,炒股虧損的上市公司有很多。不少上市公司因為炒股把業績拉到了下滑甚至是虧損的泥潭。如2021年雲南白藥炒股虧損近20億元,導致公司業績大幅下滑49.17%,這也是雲南白藥20多年首次出現歸母凈利潤下滑。雲南白藥炒股巨虧的教訓九安醫療有必要作為借鑑。

尤其重要的是,2023年隨著疫情的緩解,九安醫療主營業務的盈利下滑或將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屆時該公司的投資理財再出現較大幅度的虧損,那麼該公司的業績就面臨著雪上加霜的困境。這種局面顯然是該公司及投資者所都不願意看到的。因此,建議該公司大幅削減投資理財的金額,將公司資金主要用於主業發展,尤其是要加大研發投入,這才是該公司未來發展的根本所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ee790627866fc9c27247462f2eea5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