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對於徵收方來說,強拆的成本自然是要比不拆的成本高的多。因為強拆可能會產生直接衝突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影響拆遷工作的順利進行。但是如果不拆那自然就沒任何影響了。不管徵收方用什麼手段壓補償,被徵收方都要積極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拆遷補償有一把尺子,測量有度。量的少了,拆遷戶不高興;量的多了,徵收方拿不出。拆遷補償究竟要價多少才算合理?最近張先生就和徵收方鬧僵了,徵收方認為他「要價太狠」,拆遷時繞過了他家,不拆張先生的房子。是鬧劇還是動真格的?張先生突然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案情介紹:
周邊房價3000多,徵收補償只給900,一套房子少拿80萬。
家住湖北的張先生,在去年十月份被通知其所在地因為要修國道被列入了徵收範圍。拆遷是好事,當地居民都非常高興,對自家的補償都充滿了期待。
不久,徵收方公布了補償方案。
張先生是兩層磚混結構的樓房,總面積385平,證件齊全。徵收方主動上門協商補償問題,給他每平米900的補償價格。但是周圍商品房價格都三千多了。這個價格差距太大,張先生無法接受。
因為仔細一核算,一平方房屋要少拿2100元,如果按385平房計算,總共就要少拿80多萬元補償。張先生當然覺得虧了。
徵收方策略:從威脅強制拆遷到不理不問、不拆遷,張先生著急了。
起初徵收方還有耐心一次次來跟張先生溝通,後來發現張先生始終不肯妥協,於是直接警告說如果不簽補償協議就要給強拆了。
這讓張先生非常害怕,如果同意了這個補償價格以後生活沒保障;如果不同意萬一強拆怎麼辦。在徵收方威脅之後,張先生情急之下說出敢搶拆就拿命抵抗的狠話。
在接下來的半個月里,徵收方沒有再來威脅張先生也沒來給強拆。張先生還在慶幸難道是自己說的狠話起作用了,徵收方害怕出人命不敢來強拆了?
可是沒多久徵收方就陸續在施工了,周圍的房子被拆掉的越來越多,唯獨他家的房子沒動著。周圍的路被毀,每天施工的聲音也特別吵,擾的一家人沒法安穩生活。
張先生去找徵收方理論。徵收方說既然你不同意拆遷,那就不拆你家房子了。這下子,反而張先生著急了。
徵收方到底要不要拆張先生家的房子?
不給你拆自然就不用給你補償了,這是徵收方經常給被拆遷人講的話。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懂徵收方的套路,被拆遷人就會很被動。很多人一看別人家都拆完了就剩自己孤零零的一家,心裡一著急也就妥協簽字了。如果真是這樣,那就真的上了徵收方的當了。
因此,徵收方還是會拆張先生家的房子,只是時機選擇會有一個考慮。
全是套路!說不拆是假,想讓你主動降低補償預期、早點簽字,才是真的!
為何說這是徵收方的套路?拆遷戶如何不被套路並及時爭取自己的權益呢?
對於徵收方來說,強拆的成本自然是要比不拆的成本高的多,因為強拆可能會產生直接衝突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影響拆遷工作的順利進行。但是如果不拆那自然就沒任何影響了。
實際上政府進行拆遷之前,拆遷的成本收益這些都是經過評估考量的。拆遷不是兒戲,不可能決定拆遷又因為有人不同意,徵收方就放棄了。
因為改道的成本遠遠要比給被拆遷人的拆遷補償成本高的多。而且規劃已經確定了,不是隨意能更改的。所以說,徵收方講的不拆你家了對拆遷項目的進行沒任何影響都是套話,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害怕,最終選擇放棄抵抗同意補償價格。
如果真的遇到上述徵收方的套路,被徵收人一定要沉住氣,在清楚自己房屋價值的情況下做到心中有數,並積極通過法律途徑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