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返鄉會感染當地毒株嗎?怎麼保護沒陽的家人?攻略來了!

2023-01-13     新訊速遞

原標題:春節返鄉會感染當地毒株嗎?怎麼保護沒陽的家人?攻略來了!

很多「陽過」的人害怕自己會二次感染,尤其臨近春節,計劃返鄉或旅遊的人,對病毒又添了一份擔心。

跨省出行會否感染當地新毒株?二次感染症狀會更嚴重嗎?

回老家過年,

會感染當地毒株嗎?

春運流動是對個人防護和體質的又一次考驗。「陽康」後再次感染新毒株的可能性有多大?多項研究曾給出數據。

2022年12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與耶魯大學等中美專家聯合在《科學報告》雜誌發表論文,其對2021年4月前的研究薈萃分析發現,曾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可能會再次感染新毒株,但再感染髮生率僅為萬分之0.7(人·天),低於首次感染髮生率。

對傳播力更強的奧密克戎的薈萃分析同樣表明,先前感染其他毒株的人再次感染奧密克戎的風險,比未曾感染者更低。

近期,《柳葉刀》子刊發表的新研究收集了446名感染者的血液和鼻腔樣本(323人接種了疫苗),分別測量抗體中和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德爾塔變異株、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效果,以觀察抗體在感染或接種疫苗後的有效時間。

結果發現,在感染或接種疫苗4周後,鼻腔開始產生抗體,但增加水平有限,且鼻腔IgA抗體水平平均持續9個月就開始下降,並快速恢復至感染前水平。而血液中抗體於感染2周後出現,並在9個月後上升2181倍,此後一段時間仍高於感染前,並持續至少一年。

江蘇省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殷凱生表示,這項研究為「奧密克戎短時間內不會重複感染,但長期可能重複感染」提供了證據,也為臨床防治、日常防護提供了理論依據。

湖北省武漢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朱珊表示,回老家過年感染當地毒株的可能性非常低,雖然毒株表現出南北差異,但是隔得再遠,它們仍有一定「血緣關係」,感染一種毒株後人體產生抗體,也可以抵抗另一種毒株。

目前我國流行的毒株是BA.5.2和BF.7,他們同屬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後機體有交叉保護作用,外地「陽康」回到老家,短時間內不會感染老家的毒株。

但是隨著時間增長,體內的抗體水平逐漸減弱,雖然理論上可以保護我們3~6個月,再次感染可能性非常低,但也不是100%不會感染,因此做好防護總是不會錯的。

如何保護

還沒「陽」的家人?

除了返鄉後是否會二次感染,一些已經「陽康」的人更關心還沒被感染的家人健康。

「陽康」後會傳染家人嗎?

朱珊表示,首先要確保自己是否真的「陽康」,可以觀察症狀是否好轉,比如頭不疼、嗓子不疼、呼吸順暢,體溫正常保持3天以上,睡得好吃得好。

另外,連續兩天核酸檢測陰性,或連續三天自測抗原陰性,滿足這些條件,傳染性非常低。

如果實在擔心傳染給家鄉的親人,可以在不適症狀消失後,間隔一段時間再返鄉。返鄉以後,看望老人還是需要格外小心,儘量避免和老人等脆弱人群接觸。

家人還沒「陽」,需要為他們做些什麼?

相較年輕群體,老年人感染後發生重症幾率更大。如果家裡有老年人,建議多關注其變化,如神志淡漠、活動減少、嗜睡、食欲不振等。

老年人的反應可能沒有年輕人明顯,即便不是新冠,既往肺部感染的老年人也存在症狀不典型的情況。

最重要的是,如果家裡的親人還沒有「陽」,了解和督促他們打疫苗非常重要,尤其是高齡、身體差的老人。除了一部分老人身體條件不允許外,加強疫苗接種刻不容緩。

如果有條件,返鄉時候建議準備一些口罩、消毒用品、體溫計、退熱藥、抗原試紙、血氧儀等物資,以備不時之需。

返鄉防護攻略

無論是否「陽過」,返鄉路上人員聚集、流動性更大,同時正值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提醒大家做好以下防護:

返鄉前

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狀況

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管理處研究員常昭瑞提醒,儘量避免前往疫情流行比較高的地區探親訪友,同時也倡導處於疫情流行水平較高地區的群眾儘量減少外出。

建議簡化行程或錯峰出行,距離較近且條件允許最好自駕;老年人及有嚴重基礎疾病的人,儘量避免出行。

關注自身健康狀況

若出現發熱、乏力、乾咳等症狀,建議推遲返鄉計劃;對於居家治療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非必要不外出,不要探親和旅遊。

準備防護物資、常規藥物

如醫用防護口罩、消毒濕巾、免洗手消毒液、一次性手套、抗原檢測試劑、常規藥物等。

需要提醒的是,酒精屬於易燃品,飛機、鐵路禁止攜帶。乘坐高鐵、動車、火車時,儘量使用消毒濕巾等替代酒精,且消毒凝膠每人限帶100毫升。

返鄉途中

戴好口罩

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或處於環境密閉的場所時,全程正確佩戴防護口罩;佩戴口罩超過4小時最好及時更換。

保持安全距離

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避免與可疑症狀人員近距離接觸;自駕人員加強車輛通風消毒,減少在服務區逗留時間。

保持手衛生

隨時保持手衛生,避免接觸公共物品或接觸口、鼻、眼等部位;

不要隨地吐痰;

咳嗽、打噴嚏時,要用紙帕或肘部遮擋。

錯開用餐

與鄰座錯開用餐,用餐前務必對手部進行消毒,結束用餐後及時戴好口罩。

返鄉後

自我消毒

到達目的地後,將穿過的外套放在通風處懸掛。

避免接觸老年人

回家後儘量避免接觸家裡的老人或有基礎性疾病的人員,接觸時要進行個人防護。

加強自我健康監測

如果出現發熱、乾咳、乏力、咽痛等症狀,要及時進行抗原檢測,或根據病情抓緊就醫。

同時也要密切關注家人的健康狀況。

減少聚集活動

探親訪友時也要佩戴口罩,減少聚餐、聚會次數,聚餐、聚會時要減少人數和時間;

不得不聚餐時,建議使用公筷、公勺等。

來源:生命時報、北京日報微信公眾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a4271a79fd5bb1186e8b6938a2ef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