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電混動:一箱油能跑2100公里,增程混動做的到嗎?

2024-05-29     優視汽車

5月28日晚,比亞迪的秦L DM-i和海豹06 DM-i一起上市,除了9.98萬元的起售價出人意料外,它們搭載的比亞迪第五代DM混動系統更是在汽車的混動圈子掀起了軒然大波。

一直以來,汽車的混動圈子都有油電混動、插電混動、增程混動三股勢力,可謂是誰也不服誰。其中油電混動以豐田THS、本田i-MMD為代表,它們的目地是通過電機輔助發動機驅動將燃油經濟性最大化,算是汽車油電混動的開山鼻祖,而搭載油電混動系統的汽車也是暢銷全球,即便是現在也熱銷,可見它的成熟度和穩定性。

至於插電混動,因為對混動專用發動的機熱效率、變速器的傳動效率有很高要求,甚至還要避開專利,因此需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發才能裝車,所以一直是大部分主流車企推崇的混動路線,比亞迪DM混動、吉利雷神混動、長城Hi-4T四驅智能混動、奇瑞混動技術,它們都是插電混動技術路線的代表。

反觀增程混動,它出現的時間並不比插電混動的時間遲,甚至在合資品牌車圈還風靡過一段時,後來因為搭載增程混動系統的車型銷量實在太差,被迫放棄。直到動力電池技術的發展,增程混動車續航短的問題被解決,再加上增程器的研發難度低,才讓理想、問界、深藍這類自主品牌新勢力撿了起來。

最初增程混動系統也不被大家看好,直到問界M7、理想L7/8/9的銷量開始「起飛」,增程混動才開始被人接受。理想汽車的創始人李想甚至發表言論稱:在2025年左右,中國自主品牌還在堅持多檔PHEV的車企會在未來一兩年都轉換成增程式的技術路線。

李想的這番話並不狂妄是自大,更不是沒有道理。

理想系的增程混動SUV證明了,只要產品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用什麼樣的驅動形式根本不重要,而且車市競爭激烈,插電混動系統的研發、製造成本比增程混動系統高的多。未來,其它車企想自身產品的其它配置保持競爭力,又要旗下車型有新能源車的身份,在插電混動系統的成本控制比不過對手時,也只能選擇增程路線。只是最近兩年各大車企都在跑馬圈地的階段,大部分車企並沒有放下對插電混動技術路線的追求。

可你要說增程混動真要比插電混動強多少嗎?筆者認為未必,比亞迪第五代DM混動系統的到來證明了插電混動路線的實力。

先擺3個硬核數據,1.5L的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高達46.06%;百公里虧電油耗2.9L;綜合續航2100km。普通消費者對前兩項數據的敏感度肯定不強,可2100km的綜合續航放在當下的混動車市場,已經很了不起。畢竟當下大部分車企官方口徑下的綜合續航里程也才1000多公里,敢說2000多公里綜合續航里程也只有在實測中出現過。

其實比亞迪第五代DM系統的油耗低、綜合續航里程長只是表面,它的核心在於新增了純電雙電機驅動。比亞迪DM系統為P1+P3結構的混動系統,其中P1電機為發電機,在前幾代的混動系統中它只負責發電並不參與驅動,而P3則是驅動電機。可第五代DM系統,P1電機和P3電機一樣,可以參與驅動,這就意味著新增了一套工作邏輯,讓整車在純電模式下動力更強,在有強悍動力的請求下,甚至可以讓P1、P3、發動機一起驅動,達到最強狀態。

比亞迪第五代DM系統,工作邏輯更複雜,性能更強了,可它的成本卻得以控制,這才是比亞迪插電混動系統最恐怖的點。

其實從比亞迪第五代DM系統就能看出來,插電混動系統擁有更多的可能性,而增程混動的工作邏輯則十分單一,誰強誰弱一目了然。(文/優視汽車 向前)

註: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一併感謝!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視汽車的立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a1f533d2bd52eca3998bf3d0e5b9f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