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統一六國,確立政治文化傳統,秦國國寶再現當年壯麗史詩

2020-01-10     文藏

秦代(公元前221-前207年)統一六國,開創中央集權的帝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其設郡立縣、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等創舉,確立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傳統。從寶雞市陳倉區太公廟村出土「秦公鎛」的華美紋飾,韓城市梁帶村芮國墓出土的金肩飾的草原文化特徵,榆林市神木縣納林高兔村出土的「鷹嘴金怪獸」的奇特造型中,均可窺見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秦人發展之路和秦帝國日益崛起的過程。

春秋 秦公鎛

「秦公鎛」是春秋時期擊奏體鳴樂器,其造型雄偉,鼓部齊平,中起四道飛棱,側旁的兩道飛棱,形狀是九條蟠曲的飛龍,前後兩條則是五條飛龍和一隻鳳鳥。舞部各有一龍一鳳,背對背,向後回首。紐上有環。鎛身上下各有一條帶狀花紋,由變形的蟬紋與竊曲紋組成。這件工藝極其精妙的樂器對研究秦代先祖的歷史極為重要,也有助於人們了解春秋早期秦國的青銅鑄冶技術及音樂文化。

金肩飾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長13cm 寬11.3cm 韓城市梁帶村芮國墓地M27出土

出土於韓城市梁帶村芮國墓地的「金肩飾」是古代用於縫製衣物的裝飾物,花紋為雙鳥銜枝相向飛行的圖案,古樸瑰麗,具有草原游牧民族的特色。商周時期,中原地區的金飾並不普遍,而草原遊牧部落因移動性較大,財富往往集中在黃金飾品上。隨著物質與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強,黃金製品逐漸增多。梁帶村芮國墓地出土的大量黃金製品,說明崇尚黃金的風尚已在非遊牧區域的陝西關中地區流行開來。

從公元前230年開始的10年時間裡,秦王嬴政(公元前259年-前210年)的軍團先後踏平了韓、趙、魏、楚、燕和齊六國的宮室,終於在公元前221年,東亞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秦帝國建立。秦始皇因奠定中國兩千餘年封建帝制的政治格局被譽為「千古一帝」。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出土的將軍俑,兵馬俑二號坑出土的跪射俑,車馬坑出土的二號銅車馬都展現出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帝王雄風和秦帝國強盛國力的恢宏與壯闊。

戰國 秦 青銅龍 公元前475-前206年 青銅 1994年徵集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秦國一統天下,巨龍終於成形。這兩條盤曲纏繞的「青銅龍」被發現時,已被文物販子肢解成數段準備外運。經過考古專家的復原,這兩條纏繞的青銅龍依舊威風凜凜,具有巨龍騰飛的氣勢。龍體中空,頭略呈方形,鼓目、翻鼻、張口,身飾魚鱗紋,尾盤卷為中空的錐體。龍體分鑄焊接成型,形體巨大,具有強烈的震撼力。我們無從知道它們的出土資料,也無從了解它們的故事,只能大概分析出如此大體量的青銅造型也許出自於秦始皇收兵器鑄銅人的時代。

秦 石跪射俑 公元前221-前207年 高121cm 陶 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二號坑出土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二號坑出土的「跪射俑」,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綰一髮髻,左腿曲蹲,右膝著地,雙手置於身體右側,作握弓弩待髮狀。跪射俑的塑造比起一般的陶俑要更加精細,尤其對表情神態和髮髻、甲片、履底等的刻畫生動傳神,並且文物原本的彩繪保存狀況極好,真實表現了秦軍作戰時的情景。在跪射俑的雕塑藝術中,有一點非常可貴,那就是他們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針腳被工匠細緻地刻畫出來,反映出極其嚴格的寫實精神,讓後世的觀看者從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濃郁的生活氣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P0WrG8BUQOea5Ow7xu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