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電獨家」 馬良
聚焦平常百姓在面對誤解糾紛時「溝通」的問題,《好好說話》開播即以案例的普遍性、典型性和時代感,引發關注和熱議。
你發現了嗎?不管是在社會生活還是家庭關係中,人與人之間很多矛盾誤會往往產生於不會「好好說話」。眼下,一部都市生活治癒劇——《好好說話》正是以其為題眼,應時而生,讓人眼前一亮。
這是國內首部以溝通調解為主題的電視劇,由楊棟執導,陳曉、王曉晨領銜主演,王耀慶、曾黎、賴藝、朱近桐、倪大紅、王志飛、張光北、塗凌等主演,由 左城右隅、騰訊影業、嘉行傳媒、山東衛視傳媒出品, 4月25日起在 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台獨播。
聚焦平常百姓在面對誤解糾紛時「溝通」的問題,《好好說話》開播即以案例的普遍性、典型性和時代感,引發關注和熱議。 而隨著故事的漸次推進,劇集也在深入觸及「好好說話」這一要旨,既看點十足也不乏溫情和啟示性。
▍創意「戲中戲」,「網羅」社會熱點
因其強烈的貼地性,民生調解類節目一度很受歡迎,而《好好說話》首度通過「戲中戲」的模式, 以各種民事糾紛調解為主體構建故事,用影視方式直接地關注民生熱點,既自帶內容張力也充滿創新感,打開了都市劇創作的新思路。
該劇以調解類節目主持人楊光的工作場景為故事起點,以他和律師廖望的經歷為敘事線索,以一系列的糾紛案子及其背後的原因追溯、解決思路為表達重點,集中式地呈現了各種關係下的矛盾,也在這個過程中發掘著世間的百態和人性的溫暖。
從楊光尋找節目素材的視角切入現實,讓《好好說話》具備了與社會同頻共振的先提條件。在這一巧妙的設定下,故事展開既真實自然,可以容納類型多樣、複雜情況的案例,輻射到當下最鮮活的生活情景,如劇中反映的新婚夫妻離婚案、農村拆遷問題、離異家庭房產分配案等,真實感、廣泛性和熱點性兼具。
楊光的生活經歷則成為該劇敘事的另一線索。一方面,母親張文意欲要回房產的事件,交代了楊光特殊的家庭關係,也推動了其與律師廖望的交集,以及引發後續的種種轉折;另一方面,與工作中舌燦蓮花、妙語連珠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平日裡的楊光卻是冷漠寡言、性格孤僻的,這樣的反差引人好奇,也為故事的層層揭開埋下了伏筆。
與此同時,該劇也由此打開了豐富的人物關係圖譜。廖望作為新晉律師,心懷正義、滿腔熱情,同時做事力求完美,但初入職場中也免不了經常感到困惑和無奈;人到中年的李恆基和牛志玲,明明很關心和在意對方,卻仍走到了離婚地步;羅修和蘇菁菁是一個表面桀驁不馴內心柔軟,一個看似開朗隨性實則堅韌執著……各角色具有鮮明的群體代表性,也可以承載起更多熱點話題。
可以說,《好好說話》獨闢蹊徑,藉助調解欄目主持人職場和生活的兩面雙線並進,既串聯呈現各類社會現象,廣泛地反映現實、關懷大眾,也強化著「溝通」這一關鍵點,讓故事有了更深一層的意義。
▍洞察典型案例,深化現實觀照力度
「戲中戲」的模式讓劇情緊湊、內容飽滿,「節目主持人」「律師」兩個核心角色的設定則讓劇中的案例有了雙重觀察的視角,而這也代表了各類糾紛和矛盾解決中的「情」和「理」兩大著眼點。
以「婆媳爭產案」為例——在丈夫不幸遇難後,媳婦萬春梅和婆婆梁老太在遺產和孩子林林撫養權的問題上都不肯退讓,兩人之間積壓的矛盾和不滿情緒也在不斷爆發。在這一案子中,無非主要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如楊光所主張的調解,主要是以倫理道德、公序良俗為出發點,看起來更具人性溫度;二是如廖望更傾向的司法介入,「丁是丁,卯是卯」,弱化「人情」對問題解決的干擾,強調法律主持下的公平正義。
而楊光和廖望爭奪此案子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大家皆有為工作的「私心」,但本質上是源於二人在面對糾紛矛盾時看問題的角度立場、價值取向的差異,對應著社會群體不同的狀態。這一點,恰是直指該劇價值表達的核心。
具體來說,楊光因為有著相似的人生經歷,更能理解孩子的處境和感受,擔心司法干預會比較生硬,讓孩子受到更多傷害;而廖望作為律師更加理性,認為簡單的調解只是粉飾太平,沒有在根本上解決問題,其中存在的癥結及其有可能造成的痛苦只會延續。但是,懷有不同預設的兩人,在了解各當事人的想法後,更深刻認識到溝通是解決問題的基礎,法和情也並不衝突。
在這個過程中,《好好說話》呈現了面對衝突問題時兩種思維、態度的博弈和競合,這不僅強化了戲劇吸引力和故事看點,更是讓觀眾全方位思考問題,並進一步擁有更高維度的第三重觀察視角,在代入式體驗解決之道中對照自身、反觀諸己,獲得切實啟發。
由此可見,《好好說話》將劇情和用意緊密融合,不是只將「一地雞毛」搬上螢屏,更從「法」和「情」兩個角度入手,一針見血地指出「溝通」「換位思考」這些人際相處中的關鍵之處,有著直接的社會指導意義,深化了現實觀照力度。
▍真·溫暖治癒,引領都市劇新風向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當前越來越多的都市生活劇湧現出來,雖然其中不乏優質作品,但故事同質、內容單一的問題也頗為明顯,且容易通過放大社會矛盾和焦慮情緒製造看點,而《好好說話》無疑在這兩方面都實現了突破。
前者已不必贅述,那後者呢?以「溝通調解」為抓手,別出心裁地安排情節, 《好好說話》不論是在劇情鋪展還是鏡頭畫面中,無不是飄蕩著煙火氣,充滿了真實的生活感,每個案例故事的內核也都是溫暖和能量。
目前來看,該劇在劇情走向上是反套路的,既不過度渲染悲情與心酸,也不在虐心與報復中激發快感,而在事件中窺探人物的內心,細緻刻畫他們作為普通人的渴望和無奈,重在呈現矛盾產生的原因與化解的途徑。
在這個基礎上,《好好說話》是給人希望的,比如通過展現楊光與張文母子關係裂痕、李恆基和前妻牛志玲之間誤解、90後小夫妻矛盾的消除,啟迪著觀眾很多事情可以通過溝通及時化解,但如果問題已經發生也不必恐慌,要敢於面對、善於解決,而在這之後將會擁抱更多美好。
更進一步來說,劇中情感關係的處理與個體成長的過程是相呼應的,這也是故事更深刻的治癒底色。比如,楊光集眾多家庭問題集於一身,父親早逝,母親遠走三十年,他出於自我保護總是對世界保持著距離,一開始做節目更多依靠的是技巧,但是當他在一個個的案例調解或獲得觸動、鼓勵,逐漸放下內心的包袱,可以更坦然地面對人生,勇敢去愛。
紮根現實,以人為本,《好好說話》中的故事是有笑有淚的,而通過放大身邊的「真善美」,在喚起觀眾深深共鳴的同時,也在引導大家發現美好生活、追尋美好生活,傳遞直抵人心的精神撫慰的治癒力量。
如上所述,創新的調解題材、深刻的現實洞察和到位的情感表達,讓《好好說話》如市場上的一股清風,讓觀眾耳目一新。而在故事的徐徐鋪展中,劇集拒絕焦慮傳達,凸顯人情溫暖,引導大眾在溝通中解決問題,建設性地參與現實話題討論,也將勢必引領真正具有治癒性、生活感的都市劇新風向。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的出品公司左城右隅深耕現實題材,注重對社會現象的關注和深挖,也善於捕捉平凡生活的閃光之處,旨在以一部部現實主義敘事精品力作回應大眾、反饋時代。此番,相信精心創作而來的《好好說話》也將不負眾望,帶領觀眾探索到「好好說話」這一幸福的法門。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影視獨家」透視影視熱點,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長按二維碼可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