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一到,新鮮的核桃就上市了,它們既有堅果的香味,又有水果的甜味。
很多人愛吃核桃,因為覺得它能補腦。有新研究指出,適量吃核桃能降低得心臟病的風險,還能減少死亡風險,這是真的嗎?
一、常吃核桃的人,身體有什麼不同?
核桃是廣受歡迎的堅果,因為外形與大腦相似,有人相信它能"補腦"。儘管沒有確切證據表明核桃能直接補腦,但研究顯示適量食用對健康有多種益處。
1、遠離心血管疾病
有研究指出,核桃對心臟好,還能減少發炎。
要健康,身體里的Omega-6和Omega-3這兩種脂肪酸得保持好比例,這樣能降低血管發炎的可能,減少血栓,不讓「壞」膽固醇升高,還能改善血管功能。核桃里這兩種脂肪酸的比例是6:1,正好是對人體特別好的比例。
2、腸道更健康
美國農業部和伊利諾伊大學共同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健康成年人如果每天攝入42克核桃,連續三周,他們的腸道微生物群會發生有益的變化,益生菌的數量會增加。
另一項研究也發現,核桃能夠提升腸道內乳酸菌等有益菌群的水平,有助於改善腸道菌群的平衡。
同時,核桃中的Omega-3脂肪酸以及抗氧化成分,如維生素E和硒,具有抗炎效果,能夠減輕腸道的炎症反應,預防和緩解炎症性腸病等消化系統的問題。
3、能延年益壽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一項研究指出,常吃核桃能延長壽命,還能減少因為心臟病而死亡的風險。
研究顯示,每周吃140克以上的核桃,總體死亡風險能降低14%,心臟病死亡風險能降低25%,預期壽命還能增加1.3年。
研究人員指出,即使每周只吃幾把核桃,也可能有助於延長壽命,特別是對飲食質量不高的人。
4、大腦更靈活
2023年4月,《柳葉刀》子刊發布了一項為期半年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結果顯示,有133名學生堅持吃核桃超過100天,他們的紅細胞中的α-亞麻酸水平略有提高,注意力也有所增強。
研究者認為,定期吃核桃(每周超過3份,大約10個核桃)有利於改善持續注意力。
二、核桃是肝病的發物?
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科學證據顯示核桃會導致或加重肝病。
實際上,核桃對肝臟有不少好處。
作為堅果,核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抗氧化劑和多種礦物質,這些營養素對身體有很多益處。
研究指出,核桃中的Omega-3脂肪酸可以幫助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肝功能,並減少肝臟的炎症。維生素E和抗氧化劑有助於清除體內自由基,保護肝細胞。
不過,肝病患者吃核桃要留心,因為核桃的脂肪量較高,吃多了可能給肝臟帶來額外的代謝壓力,對病情恢復不利。因此,建議肝病患者每天吃核桃控制在1到2個,不要多吃。
三、鮮核桃vs干核桃,誰的營養更豐富?
先說答案:鮮核桃更勝一籌。
首先,新鮮的核桃因為沒有經過乾燥和長時間的儲存,所以裡面的維生素和胺基酸保存得更完整。特別是一些水溶性維生素,比如維生素C,在曬乾後含量會大大減少。
其次,新鮮核桃的維生素C含量能達到每100克10毫克,而干核桃只有1毫克。
另外,和干核桃相比,新鮮核桃的蛋白質含量更高,脂肪含量更低。新鮮核桃和干核桃的蛋白質含量差不多,每100克只差2克,但脂肪含量卻差了近30克。
除此之外,健康享用核桃還要注意這幾點:
1、把握好度
每天建議吃2到3個核桃。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每周堅果攝入量大約為70克,平均到每天大約是10克,換算成核桃大約是2到3個。
2、現開現吃
核桃仁一旦暴露在空氣中,容易氧化變質。無論是干核桃還是鮮核桃,它們的營養價值都與存放條件緊密相關。
未去殼的干核桃可以在室溫下保存一段時間,但去殼後容易變質。鮮核桃水分含量高,需要冷藏保存,大約能放一周,長時間保存則建議冷凍。
3、原味更健康
儘量選擇沒有額外調味的核桃,避免加鹽、糖或油炸的,因為高溫加熱可能會產生促炎物質。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