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流達60000多人次!武漢輪渡怎麼這麼火?穿梭百年歷史只需1.5元

2023-04-19     蘇丹卿

原標題:客流達60000多人次!武漢輪渡怎麼這麼火?穿梭百年歷史只需1.5元

想不到,武漢輪渡就這麼火了——有多火?

媒體是這樣報道的:

4月18日,從利記輪渡集團獲悉:2023年以來,武漢輪渡客流持續回升,一季度客流量近200萬人次。其中,北接漢口江灘、南連戶部巷的武中航線最為繁忙,周一至周五客流達2萬餘人次周末超過5萬人次乘船踏青賞江景,最高單日客流達60000多人次,堪稱「流量王」。據了解,該航線日輸送乘客人次創近3年內新高。

有著100多年歷史的武漢輪渡就這樣在社交網絡上迅速躥紅,成為外地遊客來漢的「必打卡點」之一。相信,會有不少老武漢人會為此感到驚訝、驚喜、欣慰。他們記憶深處的輪渡記憶像是塵封的歷史一樣,因無數遊客的趨之若鶩而甦醒。

多少人見證了渡江工具從小划子變成鐵皮船,再到蒸汽船、內燃機船和新能源船,這些轉變亦如城市發展一般,太快,且每天都不一樣。記得2020年7月,我從武昌坐輪渡(武中線)去漢口時,一個領著孫子的老爺子就在感嘆了這麼一句話:「太快了,發展太快了。」

是啊。一轉眼,武漢輪渡已有120多年歷史。

老爺子或許想起了當年他的爺爺牽著他的手坐輪渡的記憶吧。無論時代怎麼發展,有些情感是根深蒂固的,是無法取代的——奔流不息的江水,裹挾著輪渡汽笛的轟鳴,成為老武漢人特有的過江記憶,深深紮根在每一個老武漢人的心底。

哪怕,是到了交通發達的今天, 「古老」的渡輪依舊是武漢人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交通之一。從中華路碼頭坐船到武漢關碼頭,意味著從武昌前往漢口,兩岸風光令人驚嘆不已。不少年輕人和帶著孩子的家長們都紛紛來到甲板上,吹著江風,望著江景,時有驚嘆,時有感慨。

不論是看日落餘暉、還是賞江城夜景,每個人都沉浸在習習江風的快感中。一張客票1.5元,恍如是從時光里穿梭了百餘年,令人感慨頗深。

在武漢長江大橋未建成之前,武漢人過江只能坐船,有的是為了生活,有的是為了「過早」,那時的輪渡是一個純粹的的交通工具。每逢早高峰、晚高峰時期,輪渡的人流量之多不亞於今天的地鐵出行。

但在時光的流逝中,在日新月異的城市發展下,輪渡之於武漢人,也悄然發生了改變,它不是簡單的交通或旅遊功能,而是一份記憶,是一個符號,一種情懷。

這種情懷不僅影響著武漢人,也帶動了外地遊客的情緒。他們紛紛而來,武漢於「一夜之間」仿佛變成了旅遊城市。就像有的網友所說的那樣——「武漢並不是旅遊城市,但它就突然火成了旅遊城市」。還有網友認為,武漢不知不覺變成了網紅城市。

武漢的「火」並不是突然興起,它豐富的歷史文化、人文景觀、碼頭風情等都是在長久沉澱後迸發的,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更多的還是大學生)去探索這座城市,了解這座城市,並在各大社交平台分享這座城市。

不論是小眾角落,還是武漢人司空見慣的場景,在年輕人的探索下形成了一種新的視野、新的角度,以至於令許多武漢本地人「心生愧疚」,時常感慨——

「作為武漢人,我都不知道這個地方」

「我是武漢人,我都沒去過」

「這些尋常的地方,居然這麼美」

「武漢人不怎麼去的地方,竟然有這麼多人排隊打卡」。

年輕人的活力與朝氣給這座城市帶來了不一樣風貌,也令更多人有了不同的體驗感,再稀鬆平常的事都產生了一種人生「小確幸」。 這樣的武漢怎能不火,豈能不愛呢?

如果你想知道「武漢有什麼玩的」,跟著一群年輕人就知道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0bcb648286a38d7894357e6cae3a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