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即將接受麻醉手術治療的病人都會特別好奇到底手術麻醉是怎樣的體驗,手術室內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以下就讓我們共同揭秘你所不知道的手術室里的那些事。
事實上麻醉醫生在手術過程中的位置十分重要,麻醉醫生除了需要在手術前為病人進行麻醉評估並實施麻醉以外,同時在外科醫生手術操作的過程中,麻醉醫生還需要對患者由於麻醉和手術而誘發的一系列不良生理反應進行監測和處理。
同時,還需要維持患者處於麻醉狀態下的各項生命體徵的正常,例如血氧飽和度、心跳、血壓和呼吸等。
除此以外,麻醉醫生還需要特別關注患者手術過程中麻醉深度的適宜與否,並對麻醉過程中有可能產生的異常情況進行預防和緊急處理,避免出現併發症和後遺症等情況。
待手術完成後,還需要確保患者能夠安全平穩地脫離麻醉狀態。
同時麻醉醫生還需要結合病情對患者進行術後回訪觀察,並結合需要給予術後鎮痛,幫助患者能夠舒適安全且無痛的恢復。
通常在手術前一天患者會比較忙碌,這是因為病房醫生要找到患者和家屬來進行手術同意書的簽署,同時麻醉醫生也會在術前一天進行訪視,這又是因為什麼呢?
這是由於麻醉醫生在和患者溝通的過程中需要了解患病史,並進行簡單的查體來初步的熟悉患者。千萬不要小看了術前和麻醉醫生見一面,這是因為術前訪視是做好第二天入室準備的重要工作。
相信通過了數日的等待,患者終於等到手術的這一天,並且前幾日內心的恐慌不安以及前一晚間的嚴格禁食禁水,許多患者或多或少都會產生疲倦感,同時在自己手術之前還可能有一台甚至數台手術,通常會將一些年齡較大以及合併基礎疾病較多的患者安排在首台手術,來確保將所有患者術中麻醉風險降至最低。
與此同時,病房醫生也會在此期間為患者進行補液治療,而手術室的護士和護工也會推平車來接患者,此時患者要做的就是保持身心放鬆。
當手術室的門禁系統打開之後,這扇十分神秘的大門也就此打開,通過了幾扇門以及長廊之後,患者將被推送至手術等候區域,或者直接進入到手術間。
再進入手術間以後,就相當於進入到了一個凈化區域,這個區域要比外面環境乾淨數十倍甚至上百倍,護士還要定期對手術室內實施細菌培養,來確保手術室環境的無菌性,儘可能減少手術感染的風險。
在手術室內就好比軍事化的管理,所有的工作人員都需要各司其職,手術室內的各類物品,例如無菌器械包、藥車、電子系統以及器械車等都需要僅僅有序的擺放。
手術前的禁食禁水十分關鍵,這是由於處於麻醉狀態下,所有的保護性反射都將受到抑制,此時胃內若還存留這尚未消化的水和食物殘渣等,則胃內會產生一定的壓力,當嗆咳並吸入至氣管內容易誘發吸入性肺炎,情況嚴重時可能導致氣道阻塞而誘發窒息和缺氧等,對於患者的生命安全將產生嚴重威脅。
在完成核對後,護士會進行扎針來建立外周靜脈通道,或者由麻醉醫師操作行中心靜脈置管,這一針要比日常病房那樣扎針時稍微痛一些,主要原因是麻醉靜脈藥物和大量的液體都需要通過此靜脈通路進入循環系統,可以試想一下,若細針通路出現阻塞情況,那麼患者非常有可能發生麻醉深度不夠引起術中甦醒。
患者手術過程中深沉的睡過去,此時手術醫生和麻醉醫生都會在各自的崗位忙碌起來。
其中手術醫生主要負責完成手術的操作,而護士則需要配合傳遞各類手術 器械。
與此同時,麻醉醫生需要維持患者鎮靜和鎮痛的狀態,同時監測各項生命體徵,患者血壓水平、心率以及鎮靜和鎮痛藥物的給藥多少,甚至是輸液量以及呼吸參數調整、出血量多少等,都是麻醉醫生需要完成和監測的。
麻醉醫生在手術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進行分析和調整,來幫助維持相關指標的安全和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