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直面的是「二次創業」的巨大挑戰,是要「再造一個新廣州」的宏偉目標。
作者:今綸
6月29日至7月3日,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市長郭永航率廣州市黨政代表團先後赴上海市、浙江省杭州市、金華市義烏市、福建省廈門市學習考察。
廣州市黨政代表團為什麼去這四座城市學習考察?廣州將迎來怎樣的機遇與提升?
一切都在新聞細節和隨訪人員的名單里。
01 在上海看高新科技和城市改造
6月16日,在郭永航履新廣州市委書記的會議上,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現場提出了幾點要求,包括要「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來抓」、「著力提高科技自立自強水平」、「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等。
在上海,代表團考察張江科學城、臨港新片區建設情況,實地調研思南公館歷史風貌區保護活化利用、上海新天地歷史文化街區改造、保屯路舊住房成套綜合改造及上海氫晨新能源科技公司、上海電氣臨港重型裝備製造基地等。
郭永航一行考察氫晨科技
也就是說,代表團考察重點落在高新科技和城市改造、製造業三方面。
張江科學城的主要方向是構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硬核主導產業集群,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的引擎。
臨港新片區則是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特斯拉(中國)的總部就在這一片區。
上海臨港新片區
思南公館是目前上海市中心唯一一個以成片花園洋房形式保留保護為特色的項目,擁有51幢歷史保留保護建築,已經入選首批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名單。
新能源也是關注重點。上海氫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專注於燃料電池電堆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整體解決方案。郭永航在考察過程中表示:「廣州是廣東省氫能發展布局的重點區域,目前正以交通領域應用為重點,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與示範應用」。
在上海考察的目標、對象是非常明確的,顯見郭永航以及代表團在此前做了充分的準備。
在與上海市長龔正會見時,郭永航總結了代表團的收穫,以及未來的行動方向:「對標上海在科技創新、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城市更新改造、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治理等方面先進做法,全力推動高質量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
注意,他特別提到了「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02 在杭州關注數字經濟和展會
在浙江杭州,廣州市黨政代表團到徑山村、阿里巴巴西溪園區、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西湖綜合保護工程、錢江新城二期指揮部等實地調研。
廣州很重視數字經濟和會展經濟,所以,代表團到阿里巴巴西溪園區、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調研是意料之中的。
阿里巴巴西溪園區
那麼為什麼要去錢江新城二期指揮部看一看?錢江新城二期定位是什麼?最新的定位優化為「未來總部灣和濱水新潮岸」,凸顯高端金融和高端商務功能。
這對於廣州未來做類似地塊的規劃時也有一定參考作用。
大家可能並不熟悉徑山村,簡單介紹一下:
徑山村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徑山鎮,是一個山多地少,以茶葉、竹、筍和鄉村旅遊為主導產業的美麗鄉村。2020年9月9日,被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公布為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徑山村
這個山村之所以引來廣州市黨政代表團調研,是因為它是浙江省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千萬工程」)的典型代表,媒體對此的評價是「從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入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美麗中國建設,浙江走出了自己的科學路徑」。
央財辦等部門近日還專門印發《關於有力有序有效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廣州的村域(農村)面積達5800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78%。根據廣州市統計局的數據,截至2021年底,廣州市農業戶口人數達到了194萬人,比上年略有增長。
所以,鄉村振興對於廣州也是不可或缺的。
但杭州之行的重點應該還是在數字經濟、城市規劃、展會經濟。
03 在金華看貿易看交通
很有意思的是,廣州市黨政代表團還專門去了浙江金華市,這是浙江的一個地級市。
代表團去金華看什麼?
在浙江金華市,代表團到義烏國際商貿城、鐵路口岸實地調研,考察義烏小商品市場發展、「義新歐」中歐班列運行和「義甬舟」大通道開放及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支點情況。
「義新歐」中歐班列
義烏市是浙江省轄縣級市,由金華市代管,千萬不要小看義烏。
今年1-5月份,義烏市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41.9億件,同比增長14.5%。其中,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38億件,同比增長13.1%。義烏快遞業務量位居全國第二,僅次於廣州。
義烏國際商貿城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一天86400秒,這裡的車流量高達日均88600次,平均一秒鐘就有一輛車進出。
義烏國際商貿城
義烏的發展被概括為「莫名其妙」「無中生有」「點石成金」。一不臨海、二不沿邊的義烏,硬是建成了全球「小商品之都」,成了有口皆碑的「世界超市」。
今年一季度以來,國際商貿城日均客流量達20萬人次,日均進場外商達2000多人次。
義烏從來不是小地方,而是大碼頭。
而且義烏鐵路口岸主要服務「義新歐」中歐班列等,是建設內陸開放樞紐的重要平台。「義新歐」班列運行((義烏—中亞五國))和「義甬舟」大通道開放對金華義烏推動陸港、海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聯動發展,構建內外融合互通全球網絡確實起到了重要作用。
寧波舟山港
(義甬舟開放大通道以寧波舟山港、義烏陸港、甬金高速、金甬舟鐵路為支撐,建成集江、海、河、鐵路、公路、航空等六位一體的多式聯運綜合樞紐和以綠色、智能、安全為特徵的集疏運體系。)
廣州的貿易也是非常發達的,廣州網絡零售店鋪數、直播場次、主播數量均位居全國第一,而且廣州正在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義烏以彈丸之地成為「小商品之都」,一定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經驗值得借鑑。
04 在廈門看城建看保障房
在福建廈門市,廣州市黨政代表團到山海健康步道、曾厝垵、篔簹湖、金安社區實地調研。
代表團在廈門的調研重點和在上海、杭州、義烏有所不同:
在上海,重點在高新科技、城市改造、製造業;在杭州,重點在數字經濟、展會經濟、城市規劃;在義烏,重點在貿易和交通;廈門調研的重點是什麼?
郭永航在與廈門市委書記崔永輝會見時,說得很實在——「借鑑廈門在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高顏值生態花園之城』建設、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城中村改造和轉型升級治理、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社區治理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做法」。
所以,在廈門就是要看廈門人是如何提升城市「顏值」的,是如何建設保障房和進行社區治理的。
廈門
代表團調研的金安社區成立於2009年5月,是廈門最大的純保障性住房社區,也是全國首個保障性住房安居樣板工程,占地面積31.08萬平方米,已入住8710戶,入住居民約3萬人。
很明顯,廣州市黨政代表團在廈門主要考察城市功能品質提升融合發展、城中村轉型升級治理、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社區治理等情況。
相關信息也會對廣州的對應領域有一定的參考和促進作用。
05 廣州將迎來向上突破
與郭永航同行的代表團成員有:廣州市領導盧一先、邊立明、陳勇、陳加猛、賴志鴻,各區、市有關部門及部分市屬國企主要負責人。
盧一先是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邊立明是廣州市委常委、秘書長。
陳勇現任廣州市委常委,廣州市副市長、市政府黨組副書記,負責市政府常務工作。
陳加猛是廣州市天河區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他曾長期在城建部門工作,曾任廣州市重點公共建設項目管理辦公室主任。
賴志鴻現任廣州市政府副市長,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他負責交通運輸、衛生健康、醫療保障、市場監管、智慧財產權、金融監管、政策研究方面工作,兼任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副主任。
代表團成員中有這四位廣州市領導當然是因為調研中有具體的工作、項目需要一一去對應、落實:
南沙是廣州發展的重要區域之一,南沙也早就被確定為廣州唯一的副中心,無論是高新科技產業的發展還是城市規劃等,南沙都被寄予厚望。所以,盧一先在代表團中。
廣州南沙
城市更新也是要重點關注的領域:今年的廣州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23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是「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力爭城市更新投資超2000億元。陳勇負責發展和改革、住房和城鄉建設、規劃等,所以,本次學習考察的內容和他負責的領域有較多交集。
天河區202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及「大力實施城市更新」。深入開展城中村綜合治理行動,紮實推進車陂村、石牌村7個重點領域專項治理示範建設,推動老舊小區改造新開工7個、完工6個。而陳加猛是廣州市天河區委書記,天河區是廣州經濟體量最大的一個區,區內金融機構林立,高科技企業總量領先。
廣州天河CBD
至於交通領域,廣州一直在持續提升綜合交通樞紐能級,而這是賴志鴻的負責領域。
如今,代表團對四個城市的學習考察已經結束,我們可以預見在如下領域、行業,廣州將以雷霆之力快速推進,而且很快會見到成效:
高新科技產業領域會有持續不斷的重大措施,新能源領域的支持力度會加大,汽車行業會加速新舊轉換。
城市更新的力度會明顯加大,一些久拖不決的「老大難」問題會得到解決,城市面貌將得到更大的提升。我們會看到廣州向上突破的勇氣和決心。
與此同時,保障房建設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速,這是鞏固民生基本盤,也是城市溫暖指數的提升。
數字經濟在廣州經濟中的占比繼續擴大,人才繼續加速流入廣州是完全可以預見的。
展會經濟在持續回暖的現狀下,有望得到更多扶持政策,還會勇猛衝擊歷史高峰。(1-4月(錯月數據),旅行社、會展業同比高速增長96.1%、87.1%。)
貿易方面,廣州人無論在國際還是國內都在打「翻身仗」,將迎來更大的勝利。(1-5月,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4628.8億元,同比增長11.0%)。
交通方面,廣州一直在持續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聚人才流量、現金流量、科技流量。
廣州南站
代表團結束了對四個城市的學習考察,接下來就是分析問題,制定政策,執行到位。
廣州直面的是「二次創業」的巨大挑戰,是要「再造一個新廣州」的宏偉目標。
最重要的是,趨勢對廣州有利,主要經濟指標穩步恢復、逐月向好,以金融為例:
2023上半年,廣州金融業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勢頭,一季度全市金融業增加值709.34億元,同比增長8.9%,高於全國全省增速,增速居北上廣深津渝六大城市第一位。
廣州經濟決戰2023年,下半年就是關鍵:
狹路相逢勇者勝,殺出一條血路,我們會看到更為燦爛美好的新廣州,這需要廣州人的奮勇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