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穩定是香港發展的前提,家和才能萬事興

2022-02-02     中國網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穩定是香港發展的前提,家和才能萬事興

2022年新春佳節,香港維多利亞港景色迷人。陳志豪 攝

中國網2月2日訊 (記者李智)2022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也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頒布兩周年。25年來,中國香港作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發展有目共睹。良法善治後,「一國兩制」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東方明珠不畏塵土,香江奔流遠向未來。青年人作為香港地區發展的棟樑,將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藍圖實現發揮關鍵作用。疫情之下,他們也對家鄉的前景以及人民的幸福生活有了更多思考。值此農曆虎年春節之際,中國網記者專訪了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副主席陳志豪。他表示,香港就像是一個小家庭,正所謂「家和萬事興」,期望新一屆特區政府能夠團結凝聚市民,讓香港的未來更加美好。

中國網:在香港國安法保駕護航之下,「愛國者治港」原則不斷深入人心。良法善治後,香港真實現狀是什麼樣?

陳志豪:愛國是基本的公民責任,對於從政者來說,更是最基本的政治要求。過去一段時間,由於「愛國者治港」原則未能夠在香港全面貫徹落實,不少反中亂港分子滲透香港政治體制,引發了經濟民生等諸多問題,社會內耗不斷,經濟發展及市民福祉大受影響。

2022虎年新春佳節,香港中環碼頭掛滿大紅燈籠,吸引不少市民駐足拍照。陳志豪 攝

穩定是發展的前提,「愛國者治港」原則落實之後,反中亂港勢力被摒除於政治體制以外,社會各界將更集中精力和資源來處理本地經濟民生事務,香港進入「由亂轉治 由治及興」的新篇章。可以說,更美好的香港才剛剛開始!

商場中擺放的大型桃花裝飾。陳志豪 攝

中國網:「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對於香港民主發展的重要性體現在哪裡?

陳志豪:在英國管治的絕大多數時期,香港並無民主可言,華人更處處遭受歧視。香港民主的大發展是從回歸祖國後開始的,可以說,沒有「一國兩制」,就沒有香港的民主進程;沒有「一國兩制」,香港的管治架構也不會由港人主導,不會有真正的「港人治港」。

中國網:當前,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下行趨勢尚未改變。廣大香港青年是否會感到焦慮?

陳志豪:近年來,受「修例風波」及新冠疫情的衝擊,香港經濟也不同程度受到影響,不少青年確實對本地及自身前途感到焦慮。

我認為,當前,香港仍然應該把控制特區疫情視為首要任務。同時,爭取儘快與內地恢復通關。此外,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所提出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及「明日大嶼願景」規劃,也有利於大幅增加香港的房屋及商業用地供應,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應該加快落實推行。

中國網:值此新春佳節,身邊的青年朋友一般都會安排哪些節日活動?

今年香港沒有「年宵」,但仍有不少市民到花市買花賀年。陳志豪 攝

陳志豪:香港的春節向來十分熱鬧,除了傳統的親朋好友之間相互拜年外,還會在春節前後逛花市、看花車、看賀歲片、觀賞周邊的春節布置等。然而,由於疫情的反覆,香港仍在實施較嚴厲的限制聚集措施,所以,今年的市面可能會較為冷清。但是,估計市民還是會到親戚或特別要好的朋友家拜年,我在香港小區派發紅包袋及揮春(記者註:春聯、門聯、福貼,粵語地區稱揮春)給街坊,很受歡迎,這也反映了市民對春節的重視和期盼程度未減。

「年初祈福,年尾還神」,大年二十七當日,香港沙田車公廟外香火鼎盛。陳志豪 攝

中國網:作為青年代表,您對香港未來有怎樣的期待?

陳志豪: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還是特區政府的換屆之年。經過了25年的實踐,「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是正確的。一些於港英時期所埋下的「地雷」也已陸續浮現並被拆除。正如我之前所言,穩定是發展的前提,正所謂「家和萬事興」。期望新一屆特區政府能夠團結凝聚市民,讓香港的未來更加美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cad55876ef90c835b487e2df00405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