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協和國家健康服務區橫空出世

2019-11-19     光華樓評

近日,當武漢衝刺萬億大健康產業集群,環協和國家健康服務區橫空出世。

按照《武漢市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19-2035年)》,武漢力爭「五個一」總體目標,圍繞生物醫藥、健康服務等重點領域,構建「一城一園三區」新格局。

武漢發展大健康的決心和魄力,力爭「五個一」的總體目標:

·打造一個世界級大健康產業集群,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培育一個世界一流的大健康博覽會,推動武漢大健康產業跨越式發展

·建成一個獨具特色的大健康產業研發創新中心,部分重點領域創新能力全球領先

·完善一個中部地區最具規模的國際化醫學創新區,醫療服務水平對接國際標準

·構建一個大健康產業創新人才引進體系,形成科學、合理、梯次完整的產業創新人才培養鏈條

產業布局

·「一城」:即光谷生物城,主要聚焦大健康產業總部經濟建設、創新藥物、技術平台支撐等功能

·「一園」:即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主要聚焦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的規模製造

·「三區」即漢陽大健康產業發展區、環協和國家醫療服務區和武漢長江新城國際醫學創新區

規劃還提出:到2030年,全市大健康產業總收入達14000億元,其中健康服務業收入達4000億元,建成世界級萬億大健康產業集群。

註:上述數據除醫藥流通領域外,其他領域的測算數據參照了《武漢建設世界級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集群規劃方案》《「健康武漢2035」規劃》《武漢·中國種都發展規劃(2017-2025年)》等已出台規劃。

示範先行,環協和國家醫療服務區

環協和國家醫療服務區位於礄口區和江漢區交界區域,以協和醫院全市最具優勢的三甲醫院為依託,努力打造以新型醫療衛生服務為主,康復護理、健康管理和健康金融為輔的「醫療健康服務先行示範區」。同時帶動區域周邊醫藥零售、康復療養等產業的集聚發展,推動全市中心城區大健康體系的全面升級。

1866年,英國傳教士楊格非在漢口建立「仁濟醫院」

1928年,仁濟醫院正式擴大發展為「漢口協和醫院」

1949年,協和醫院以華中地區規模最大、設備最好、技術水平最高而聲名遠播

時至今日,醫院被授予國家首批三級甲等醫院、全國百佳醫院,年門急診量570.3萬人次,成為譽滿中華的知名醫療機構。

政策紅心,百萬方寰球業態聚合體

環協和國家醫療服務區的城市規劃,必將帶動周邊大健康產品市場的需求攀升,紅利暴漲。越秀·國際金融匯坐落於環協和國家醫療服務區核心,與協和醫院直線距離約400米,綠色健康通道(地下通道)與協和醫院無縫對接,依託區域強力醫療資源,以百萬方寰球業態大手筆,定製健康產業全周期生態鏈,助力百年原心躍階升級。

效果圖

2.5公里半徑內,唯此寰球聚合體

縱觀協和醫院周邊,使用中的寫字樓有20棟,多為乙級寫字樓,其品質與規模無法滿足新型大健康產業需求。越秀·國際金融彙集醫服企業總部、健康公館、國際鼎奢購物場等業態為一體,賦能大健康產業,演繹百年原心的超級進化論。

萬千資源匯聚,利好疊加的黃金磁場

傲據百年黃金十字軸——解放大道與新華路交匯處,聚合華中TOP系武廣商圈、協和醫院、中山公園,坐享商圈全年周均約125萬人次流量紅利,成就黃金投資場,輕鬆「賺」動大武漢。

定製生態鏈,完美承接大健康產業紅利

百萬方寰球業態聚合體內70萬方高端商務集群,補位承接大健康產業的全周期生態鏈,一環一鏈,形成商、辦、住、醫養四位一體服務配套,助力大健康產業倍速發展,坐收紅利。

效果圖

建面約90-1400㎡,空間組合靈動多變,可實現多戶打通,隔斷、重組,商務布局更靈活,滿足不同企業公司自用,同時享受大健康產業帶來的紅利,投資更有保障。創意樣板間現已開放,恭迎品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NzpiW4BMH2_cNUgDBz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