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霸是如何形成的,我們該如何打擊惡霸?兩大歷史經驗或許可用

2023-06-11     胡月芳

原標題:惡霸是如何形成的,我們該如何打擊惡霸?兩大歷史經驗或許可用

看過唐山打人視頻之後,讓人久久不能釋懷,瀏覽近年新聞,發現此事並非個例。趁勢而為,打擊惡霸,真正實現「民怯於私鬥,勇於公戰」的大好社會,此其時也。

一 惡霸的由來

01

社會不是由一個人組成的,也不是由一家一戶組成的。

社會是由多人、多家組成的一個大網絡。

多人多家之間必然會產生紛爭。

為什麼?

因為人都是有脾氣的「動物」,哪怕只是幾個眼神,幾句口角,都會侵犯到對方的「精神利益」,都必然會引發怨恨心。

況且,人只要活著,就必須要消耗一定的物質資源,要消耗一定的物質資源,就必須主動去謀取相應的物質資源,且人心都是有貪慾的,都希望可以多多益善,最大限度地占有「物質利益」。

而物質資源在一定的生產力下是非常有限的。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限的物質資源即使被平均分配給每家每戶,都尚且不夠,何況從來就沒有過這樣的理想的「分配」方式。

有限的物質資源與無限的貪慾之間必然會成為一個衝突點。

家人之間尚且好說,有血緣親情之誼,有調和的餘地。

可是不同家庭之間,就少了層溫情的面紗,在物質利益面前,人們的惻隱之心只能退居其後,這時候話不投機半句多,直接上演全武行,成為了繞不過去的選擇。

02

隨著爭鬥程度的激烈化,人們發現「單個家庭」之間的對抗,往往只能形成均勢。

要想徹底占有優勢,就不能不聯合其他一部分和自己能形成共同利益的家庭,因為人們都明白「強凌弱,眾暴寡」的道理,「個體」在「團體」面前幾乎沒有招架之力,於是至少有一方形成了「武裝鬥狠組織」,這個「鬥狠組織」其實就是有些「惡霸」的味道了。

只不過,還不能簡單地稱之為「惡霸」。

為什麼?

因為,隨著「武裝鬥狠組織」的大量出現,隨著物質利益爭鬥雪球的越滾越大,「武裝鬥狠組織」也實現了「大魚吃小魚」的跨越,那些能夠講道理的,比較公平的,又有鬥爭能力的「集團」就成為了大家比較認可的主宰,也就是最初的統治集團。

而那些幾人、幾十人、乃至幾百人的作坊式的「鬥狠組織」或者發展成了土匪,或者游離於「統治集團」的邊緣,成為危害鄉里、魚肉百姓的「惡霸」。

03

這時,面對這些欺男霸女的「惡霸」,統治集團內部也出現分歧,乃至顯得無能。

一方面,「統治集團」作為唯一的被民眾認可的「專政者」,他們最主要的目的其實也是為了維護自己集團的物質利益,他們當然不能坐視這些鄉里「惡霸」瓜分自己的利益,而又損壞自己的口碑。

所以,統治集團是要打擊「惡霸」的初衷是無疑的,可是就像連獅子都搞不定蒼蠅一樣,他們也往往有力用不上,搞不好還打了自己。

因為蒼蠅太多了,因為自己的某些汗毛總會招來這些蒼蠅,統治集團的基層組織和這些鄉里「惡霸」往往是沆瀣一氣,這就是「惡霸」能夠在「大集團」下繼續存在的土壤,也叫保護傘。

另一方面,歷史上不乏「統治集團」本身就是極為惡劣的「惡霸」式的專政者,他們以地痞流氓為基層骨幹,來實行專政,這其實就是自挖牆腳,離滅亡不遠了。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已經知道了「惡霸」形成的因素,有生理上的「怨恨貪慾」作基礎,有物質利益為主的刺激作驅動,有「多打少、強凌弱」的方法作為手段,有和統治集團的基層組織互為表里作為掩護,可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知和行的距離,知道了卻不行動,知道了卻行動無果,那又有什麼用?

如何打擊惡霸,是擺在人類社會面前的一個永恆的難題。

劇照

二 如何打擊惡霸

01

首先,對於生理上的「貪嗔」心,我們只能靠道德教化,但是這隻對性格柔仁,有更多同理心的「孩子」管用。

而且這種教化要從小教起,從家庭、到教師、再到文藝宣傳,再到整個社會,尤其是要讓社會樹立起一種正直的風氣,這實在一種遠水解不了近渴的辦法,運作時間長,變量多,收效也無多大把握,不是一種經濟的辦法。

其次,如何解決物質利益的訴求,這更是我們人類社會的一個大難題,說白了這是一個物質資源的分配方式的問題,我們至今還在摸著石頭過河。

一方面要提高生產力,增加物質資源,讓大家不患「寡」;另一方面又要摸索出一種比較公平的分配方式,讓大家不患「不平」,魚和熊掌都要兼得,確實是很考驗人性和智慧的問題。現在大概無解。

然後,如何解決鄉里「惡霸」那種「多打少,眾暴寡」的奪利手段,除了一些技術的層面,比如加強巡邏的警力,對於無事閒逛且面相不善的三人以上成年男子人群,進行排查,對於打群架的人一律嚴懲,最低勞改N年等等。

當然這些都不一定能實施,為什麼?因為鄉里惡霸往往都是有保護傘的,他們即使不動武,只動文,也能讓普通百姓喝一壺了。

所以如何打擊這些惡霸組織,才能有效徹底呢?

02

我們不妨看看歷史上的成功經驗,歷史上有兩條成功經驗,或可借鑑。

商鞅

一是商鞅變法時期的經驗

商鞅入秦之前,秦人也是好勇鬥狠,常常發生大規模的群毆,商鞅入秦之後,明法令,禁私鬥,「為私鬥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

說白了,就是重罰私鬥者,對惡霸要實行最暴力的專政,嚴刑峻法,切記不要聽信某些專家當和事老,成為孔子眼中的那個「鄉愿,德之賊也」,不要有半點婦人之仁。

就要像對待韓非子所說的《五蠹》當中的「不才之人」那樣,對「惡霸」也是不能手軟的,和他們講道德是對牛彈琴,只有用重罰才能讓他們「恐懼」,然後才能「變其節,易其行」。

惡霸的本性就是吃軟怕硬,驕於愛,而聽於威也。

對於惡霸後邊的保護傘,更是應該處以極刑,他們是對上不忠的蛀蟲,對下更是危害鄉里的禍源,對他們必須要輕罪重罰,重罪極刑。

對於鄉里惡霸及保護傘,必須施加雷霆手段,才可能實現那種「民怯於私鬥,勇於公戰」的大治局面,才能保護一方百姓平安。

毛主席

二是毛主席時代的經驗

如果說商鞅主要是靠重罰實現「民怯於私鬥,勇於公戰」的大好局面的話。那麼在建國前三十年,在毛主席時代,我們則又多了一條經驗:群眾運動。

那個時代,愛憎分明,對敵絲毫不會手軟。比如,從1950年到1953年發動的鎮壓反革命運動,就專門提到打擊「惡霸」,包括打擊隱藏在基層組織當中的「那些壞蛋」,就是「保護傘」。

當時的特點就是發動群眾,真正讓群眾參與,鼓勵群眾揭發,舉報這些蒼蠅,群眾為了保護自己來之不易的利益,所以都心甘情願參與這些活動,積極性很高。

當時的政策是要求「穩准狠」,從嚴從重從快,處決了一大批危害一方的反革命分子,包括鄉里惡霸,一下子就扭轉了國民黨年代遺留的急轉直下的風氣。

以致於後來,人們在街上遇到個小偷,都爭相恐後地去抓住他,更別提給惡霸留出很大的生存空間了。

對待惡霸的懲罰措施,除了從嚴從重從快的極刑外,還要讓他顏面掃地,進行精神上震懾,召開公審大會,戴高帽,游大街,這些都是對待惡霸行之有效的手段。

切記不可聽深受歐美洗腦的所謂專家的「良言」,丟掉我們維護百姓利益的法寶,對惡霸都從寬從長計議,當個老好人,對保護傘再來個保護,那風氣永遠不會正,那永遠不要指望能夠治理這塊頑疾。

03

總得說來,對待惡霸,必須要打擊,要打擊惡霸,就必須要打擊保護傘,而且對待兩者,絕對不能心慈手軟,我們不能太過指望通過那些遙不可及的道德教化和物質利益分配方式的進化來擺平惡霸。

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歷史上法家的霹靂手段,要把毛主席時代對付惡霸的群眾運動這項法寶給重新撿起來。這樣的情況下,風氣也會隨之改觀,這對於那些高唱調和論的專家公知也是一種輿論打擊。

發生在唐山的打人事件,並不是個例,看過視頻之後,讓人久久不能釋懷,趁勢而為,打擊惡霸,真正實現「民怯於私鬥,勇於公戰」的大好社會,此其時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4218c1a219ae722602652940bd387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