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臘月門,五事莫問人」,是什麼意思?臘月,哪5件事不能做

2024-01-10     簡食記

原標題:「進了臘月門,五事莫問人」,是什麼意思?臘月,哪5件事不能做

進了臘月,春節就更近了。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據歷史學家的研究,春節最初是由古代的祭祀活動演變而來的。在古代,人們在農曆正月初一這一天,會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祭祀活動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慶祝節日的方式。

春節的名稱也經歷了一些變化。在古代,春節最初被稱為「歲首」、「元日」、「元旦」等。春節的慶祝方式也在不斷演變。在古代,人們會在春節期間舉行各種祭祀活動、舞龍舞獅、放煙火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傳統的慶祝方式逐漸演變成了現代的春節慶祝活動,如貼春聯、掛燈籠、吃年夜飯、看春晚、拜年等。自古,我國就民俗眾多,尤其是進了臘月之後。正如民諺所說,「進了臘月門,五事莫問人」,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臘月,哪5件事不能做呢?

1:不要搬家動土。在古代社會中,人們認為邪惡之氣會在臘月這個月份里更加猖獗,而搬家動土則會擾亂這些邪惡之氣,容易引發疾病和災難。因此,為了避邪驅惡,人們選擇在這個月份里儘量避免搬家動土。

再就是,臘月這個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為過年做準備,非常忙碌。此外,天寒地凍的天氣也不適合大興土木,很容易發生意外。

2:不要亂說話。古代稱臘月為「祭祀之月」,民間會有多種祭祀活動,尤其在歲末,各路神仙全都降臨人間。因此,為了圖個好兆頭,一些不吉利的話還是少說為好,更不會在這個月里隨便咒人、罵人,而是要多說些吉利話,好話。尤其是像一些「死」,「鬼」,「窮」之類的話要少說。

3:不要吵架。臘月以後儘量不要與人吵架,尤其夫妻之間要以和為貴,正所謂「家和萬事興」,夫妻生氣不和睦勢必會影響春節氣氛,那麼一年裡都會不順利。萬事要和氣生財,不能和別人發生衝突。臘月期間,人們普遍注重和氣、吉祥,認為爭吵會帶來不好的影響,破壞家庭和睦,影響財運。

4:不要借錢。民間自古就有「債不過年」的說法。欠別人的錢財最好也在年前還完。此外,在年末借錢,容易把次年的好運氣給借走,會越借越窮,顯得不太吉利。因此,在臘月里就不要向人借錢或把錢外借,以免傷了和氣。

5:臘月不定親。民間俗話,「臘月不定,正月不娶」,意思是在農曆臘月的時候不適宜訂婚,而正月的時候不適宜娶親。

臘月是年終歲尾,也是一年中最為繁忙的月份之一。這個時候,人們通常要忙著準備過年,如打掃房屋、採購年貨等。因此,在這個時候訂婚或結婚,容易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徵兆,因為可能會影響家庭成員的精力,導致過年時無法充分享受家庭團聚的歡樂。

正月是新年的第一個月,也是一年中最為喜慶和吉祥的月份之一。在這個時候結婚,被認為會沖淡新年的喜慶氛圍,從而帶來不吉利的徵兆。此外,正月是春節期間,人們往往要參加各種聚會和活動,如果在這個時候結婚,可能會影響婚禮的籌備和舉行。

不過,雖然有這樣的俗語,但實際上是否選擇在臘月或正月訂婚或結婚,主要取決於個人的情況。也有一些人認為在臘月或正月訂婚或結婚是好兆頭。例如,古人認為結婚時下雪是好兆頭,寓意著夫妻白頭偕老。因此,對於這些人來說,在臘月或正月訂婚或結婚也是可以的。

我們生活在一個複雜多變的世界中,面臨著種種挑戰和困難。但是,只要我們堅守內心的信念和夢想,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實現自己的價值。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只有經過風雨的洗禮,才能看到彩虹的美麗。讓我們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為自己的人生書寫一個精彩的故事。加油,陌生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25de1f1ea0eb7b0fdc17b3c8cc49f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