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 齊永超
今年以來,市場整體表現出「先揚後抑」,指數不斷震盪尋底,板塊輪動進一步加劇。那麼,如何在波動的市場中投資選股?未來的投資機會將劍指何方?
12月16日,在2023年雪球嘉年華活動中,中歐瑞博董事長兼首席投資官吳偉志與點拾投資創始人朱昂以「等待結構牛」為主題進行了對話交流 ,吳偉志對上述市場關注的焦點問題進行觀點分享。吳偉志表示,應對市場波動,在倉位控制之外,如何做好投資組合中的資產配置變得更為重要。對於投資機會,其對周期類行業、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等表達了樂觀看法。
做投資需要選到好公司
以倉位控制、資產配置應對市場波動
朱昂 :您很早就開始涉及A股市場投資,可以說是和市場一起成長起來的投資人,您的投資框架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吳偉志:主要有兩點, 第一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第二是見賢思齊。 我是1993年大學剛畢業就開始做證券投資工作,在投資的早期階段並沒有賺到錢。我當時既給公司做自營,也在營業部幫一些大客戶做投資指導,其實回想起來是很荒唐的。我會經常反思,而觸動我真正思考投資方法的是一位成功的投資者。1996年初,我身邊的一位大客戶重倉買入了兩隻股票,一隻為四川長虹,另一隻為深發展,在此之後一直沒有賣出,直到1997年市場很熱的某個時點才將兩隻股票全部清倉,這筆操作讓這位大客戶賺了大概4倍~5倍的收益。
這觸動了我的思考,其實做投資真的需要選到好的公司,尤其在牛市的環境中。通過這類成功的投資者以及學習巴菲特和費雪等,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投資框架——優選具有成長性的好公司,同時尊重市場規律。
朱昂 :您提到市場會漲潮也會退潮,我也看到在市場多次高點時您都做了比較成功的迴避,您對於市場的漲潮、退潮或者周期是怎樣預判的呢?
吳偉志:按照我自己的理解,首先一定要經過足夠長的時間和經歷足夠多的周期,我們經常說夏蟲不可語冰。如果一個蟲子它的生命周期只有三個季度,向它描繪冬天的景象它是不可能知道的。從1993年到2023年,我做了30年投資,在這30年期間經歷了5個周期, 當經過多個周期之後,自然就會對周期的底部、中位以及周期泡沫時期的各種現象和特徵有更深刻認知。
泡沫階段的一個典型特徵是「短期舒服,長期痛苦」。在出現估值很貴、投資者情緒很亢奮、投資者賺錢效應已經很明顯的一些特徵時可能就是頂部階段,而在這個節點買入股票就很可能會遭遇長期的下跌調整。
朱昂 :您覺得現在是不是熊市的底部?您的判斷依據是什麼?
吳偉志 :大家可以思考一個問題,今天是12月16號,是什麼季節?如果是北半球就是冬天,如果是南半球就是夏天,因為地球很大,所以說我們說是什麼季節,還得加上空間的定位。
對於不同行業的觀察也同樣如此,現在有些行業處在寒冬中,有些行業則春意盎然,比如一些地產公司在拋售資產,而「煤老闆」則在買入,煤炭行業顯然不屬於寒冬,包括其他很多行業也同樣並不屬於寒冬。
我們認為當這個市場變的足夠大了以後,既需要有系統性的思考,更需要有結構性的思考。對於不同的行業、不同的領域,它們的季節是有差異的。但如果用全市場的維度來看,我們認為市場處於冬天進入春天的階段,底部區間就是有這樣的特徵。
朱昂 :之所以要對A股做一些周期的判斷,是因為它的波動很大。對於市場的波動,您是如何來進行應對的?
吳偉志 :這是一個特別難做的工作,波動性是資本市場本身固有的特徵和規律。首先,對於這樣的一種現象我們肯定需要有充分的認知,對於市場的波動性,當應對不當時就會帶來損失,當能夠妥善應對時反而會帶來更多財富增值的機會。
那麼,到底應該怎樣去應對波動呢?這個市場是上億人參與的市場,但市場處於悲觀狀態時,鐘擺會脫離均衡位置過度下擺,處於樂觀狀態時則會過度上擺。對於管控投資組合波動,我們早期更多的是通過倉位的管控,有一句話叫做尊重趨勢、策略適配。當市場處於上漲階段,高倉位自然會更大程度享受整體的上漲機會,對於處於下跌過程的市場則會進行識別和定性。
我們通常會將下跌分成三種級別:一種是小級別波動,一種是中級調整,一種叫牛熊拐點,面對這三種級別的下跌,我們會進行不同的倉位保護,這是我們早年期間更多用來管控波動的手段。
不過, 從最近來看,這種策略的有效性可能要相對遜色於對持股組合的調整。因為當市場的結構性特徵更加明顯時,對於股票進行組合配置則變得更為重要。 比如當近年核心資產出現較大跌幅時,一些高股息、低估值的資產則出現了可觀的上漲。所以,對於應對市場波動,既要對倉位進行控制,更需要考量組合中的資產配置情況。
對2024年市場積極樂觀
在結構性機會和α方面下功夫
朱昂:現在已到年底節點,對於明年的市場您是怎麼看的?
吳偉志:我們對於明年的市場是偏積極的。從投資者的情緒、估值以及政策等多個維度來看,我們認為市場再度向下調整的空間已經相對有限。在相關政策繼續保持穩健的前提下,我們認為2024年的投資重點還是應該聚焦於尋找結構性以及α的機會。從歷史來看,在指數牛市出現之前,更多的是α的牛市。而在市場處於熊市以及全面牛市之間的階段時,可能會是一個結構性的牛市。
朱昂:在您看來,既然是一個結構性的市場,那麼這些結構性的機會主要分布在哪些方向?
吳偉志:我從兩個維度來探討,第一結合歷史的經驗,第二結合日本市場的經驗。
從歷史經驗來看,在市場由熊轉牛階段時,會有一部分公司股價率先啟動上漲,而這類公司多具有以下共性,第一,最優質的公司,具有好的商業模式。第二,估值足夠便宜。對於這類公司,一些機構更看重公司的性價優勢比以及安全性。另外,從日本市場的經驗來看,日本的地產泡沫在90年代破滅之後,市場當中有5%以上的公司在7年、8年之內上漲了超過2倍甚至3倍。這些公司也有一些明顯的特徵,即具有較高的成長性、具有全球化布局的能力以及具有時代發展的特徵。
我認為作為一名專業的投資者,在任何時刻都不應該去抱怨、悲觀,而是在市場中尋找這樣結構性的投資機會。
朱昂:在當下的A股您認為什麼樣的行業能夠誕生偉大公司的機率更高?芒格一直說在有魚的地方釣魚,哪些行業未來是有魚的地方?
吳偉志:我覺得這個問題不是短期和當下的問題,而是一個長期的問題。偉大的企業一般會誕生在什麼行業?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需要去思考,而是很直觀的通過數據統計和分析就能夠找到答案。
統計美股過去幾十年、上百年的表現來看,消費、醫藥與科技是產生長線牛股最多的領域,這三個領域都具有長坡厚雪的特徵。A股市場有魚的地方也同樣會集中在這些領域,消費是永恆的主題,而且在不斷升級。人類的健康與醫藥密不可分。對於科技而言,我們當前很多的需求都是由供給所創造,比如當前的AI、電動智能汽車等,這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科技的進步。
朱昂:您之前有一個觀點表示,相比成長更看好價值風格,明年您覺得什麼風格會勝出?
吳偉志:市場的風格大概可以劃分為四類:成長風格、價值風格、周期風格和主題交易風格,今年表現最好的風格是主題交易和價值,成長和周期相對較差。
對於未來的機會,如果從明年下半年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可以重點關注四類風格中的周期風格,因為現在很多周期行業和公司的股價的跌幅相對充分,行業中多數公司處於虧損狀態,而我們認為這種狀態並不可能長期持續,尤其是周期行業中還帶有成長屬性的周期成長領域。
人工智慧蘊藏諸多機會
新能源汽車周期底部特徵已現
朱昂:今年人工智慧受到市場密切關注,您認為該領域的投資機會是怎樣的?
吳偉志:我們對人工智慧也很重視,它不是一個主題,而是一個產業趨勢,人工智慧就像5年前的新能源汽車。我們知道要做好大模型需要算力與大數據。我們公司同時在多個不同的AI領域進行研究,也與很多專家進行過交流。我們認為現在的AI+行業與過去的網際網路+行業具有相同性,AI+行業所帶來的顛覆性衝擊甚至比網際網路+行業還要大。現在來看,哪家公司的大模型最終能夠勝出還很難預判,但AI+行業對傳統行業帶來的衝擊一定會產生很多的財富毀滅和財富創造,而這也將會帶來很多不錯的投資機會。
朱昂:您剛剛也提到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一直受到市場關注,但最近兩年出現了一些調整,您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是怎麼看的?
吳偉志:我們對新能源汽車定義為是一個周期成長行業,成長性體現在什麼地方?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從0開始起步,之後迎來快速提升,中國現在已提升至30%,全球已提升至不到20%。隨著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滲透率的進一步提升將是大機率事件,比如當滲透率從20%提升至80%,這意味著還有300%的成長空間。不確定性則在於速度和時間。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比如當資本加速湧入、產能擴張過快,會導致行業的競爭格局、產能利用率會出現周期性的變化,投資者的關注度與參與度也會出現很強的周期性變化。2021年7月左右應該是行業的一個周期性高位,經過兩年的調整期,行業周期底部的特徵已經在慢慢出現,在當前時點,我們看好產業鏈中的優秀公司。
(文中觀點僅代表嘉賓個人,不代表本刊立場。本文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