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中國冬奧首秀,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2024-01-15     丹寶星辰

原標題:1980年中國冬奧首秀,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孫文曄 作家文摘

五星紅旗與奧運第一次「結緣」,是在1952年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辦的第15屆奧運會上。此後,新中國離開奧運賽場長達28年之久,再次出現,已經是1980年2月在美國普萊西德舉行的第13屆冬奧會了。

去,還是不去?

1952年7月18日晚,北京收到了一封發自赫爾辛基的邀請電報。此時,距奧運會開幕式只有幾個小時了。去,還是不去?意見自然而然地分成了兩派。

此事關係重大,大家趕緊把意見寫成報告,提交給周恩來總理。7月19日,總理的指示傳達下來,報告上爽快利落地批了兩個字:要去。

用「炸鍋」來形容當時的狀況,一點也不過分。在所有親歷者的回憶里,當時完全亂成一片。有個別運動員還沒有到京,趕緊坐火車趕過來;代表團成員馬上趕到當時最有名的「紅都」裁縫店,排著隊請老師傅量衣服,每人一件咔布丁咖啡色西裝上衣,一條舍維呢的灰色褲子,還有一件300號毛線織的毛衣,胸前繡著「中國」兩字;景泰藍的罈罈罐罐找來了不少,都裝在禮盒裡,準備當作禮品……忙忙碌碌中,臨時組建的中國代表團出發了。

7月29日11時,代表團抵達奧運村,中午12:30五星紅旗第一次飄揚在奧運村。

1954年在雅典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49屆年會,以23票對21票通過決議,承認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為中國奧委會。但是,國際奧委會的布倫戴奇主席卻未經全會討論,悄悄地把所謂「中華民國」列入國際奧委會承認的國家奧委會名單里。

新中國迫不得已放棄了1956年的墨爾本奧運會,並在1958年8月宣布中斷和國際奧委會以及9個單項國際運動聯合會的關係。此後,新中國離開奧運賽場長達22年之久。

「奧運模式」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同一天,全國人大發表《告台灣同胞書》,文中明確提出了「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倡議通過商談結束兩岸對峙狀態,呼籲兩岸間儘早實現「三通」。重返奧運的努力有了更多運作空間。

時任副總理的鄧小平信心滿滿地提出,要在不遠的將來,在我國舉辦奧運會,這對中華體育總會常委何振梁來說,簡直是「守得雲開見月明」。

多年的努力終於在當年10月的名古屋會議上獲得了回報,「名古屋決議」決定:根據「一個中國」的原則,確認中國奧委會的會籍;並在改名、改旗和徽、改歌的條件下,同意台灣的體育組織作為中國的一個地區組織保留其會籍。這就是所謂「奧運模式」。

小鎮掀起了「中國熱」

「名古屋決議」一個月之後,國際奧委會通過通信表決,在11月26日正式通過了這一決議。次日,中國奧委會即宣布:中國將參加1980年的冬季奧運會和夏季奧運會。這時,距離普萊西德冬奧會開幕還有77天。

在我國本就薄弱的冰雪運動中,速滑是唯一參加過國際比賽的,上世紀60年代還創造過世界紀錄、獲得過世界冠軍。但「文革」後,中國速滑成績一落千丈,運動員隊伍也青黃不接。

雖然派不出可以在國際上一爭高下的運動員,但這次出征的主要任務是在政治上表明權利。因此,集訓到一半,國家體委又臨時決定增加越野滑雪、高山滑雪、冬季兩項三個大項,派出28名選手。

1980年1月30日上午,中國體育代表團乘汽車從紐約市奔馳而來。「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的昂揚歌聲從車廂飛出,響徹在普萊西德湖畔。

當中國代表團到達奧運村時,村長和工作人員已經迎候在大門外。一位名叫凱瑟的美國姑娘是接待中方的專屬聯絡員,她會講流利的中文,逢人就報喜「中國代表團快要到了」。許多國家的記者堵在門口,爭先恐後地拍下了中國冰雪運動員到達的第一個鏡頭。

在紐約、奧運村、滑雪場、餐館、新聞中心……處處可見熱情的笑臉和親切的問候。一些美國朋友還主動為中國代表團服務,甚至當起了榮譽教練。約翰·霍爾是美國冬季兩項運動員,由於腳部受傷沒有參賽,被推薦來幫助中國隊訓練。

他每天一早就來,親自動手為雪板打蠟,還毫無保留地把多年經驗反覆向中國隊員傳授,並把自己的全套設備和滑雪板供中國隊員使用。中國隊冬季兩項所用的槍枝,在日本訓練時是借用的,從聯邦德國訂購的,到了美國才開箱取出。約翰·霍爾手把手地教我們怎樣使用這些槍,怎樣縮短背槍、卸槍的時間。

奧運村餐廳有位頭髮花白的女志願者,她見到只有14歲的中國花滑選手包振華,對中國小花喜歡得不得了,還換上滑冰鞋,同她一起冰上起舞。這時候,人們才發現,她是1948年美國東部花樣滑冰比賽亞軍菲麗絲·費應堡。

奧運村對中國隊處處特殊照顧。按規定,每個國家的男女運動員都要分兩地居住,但為了讓中國隊方便聯絡,村裡單獨騰出一棟二層小樓,門口還配了保安。

小鎮里掀起了「中國熱」,紐約華僑會和台胞先後兩次舉辦有200多人參加的宴會和聯歡會,就連著名的美籍華人楊振寧教授也趕來看望隊員。

雞蛋想要取代公雞,做夢!

離冬奧會開幕只有5天了,代表團得到一個令人震驚的壞消息:台灣方面一名高山滑雪運動員在普萊西德湖所在地的阿爾巴尼市地方法院控告美國奧運組委會。2月7日,阿爾巴尼地方法院竟以電視直播的方式判決說,組委會應允許台灣運動員使用所謂「中華民國」的旗、歌。

「名古屋決議」後,台方委員徐亨便在瑞士發起訴訟,狀告國際奧委會。

《薩馬蘭奇傳》中寫道:薩翁對台方沒有把不同意見提出來協商,而是告上法庭這個做法極為憤怒。在執委會會議上,一貫平靜的他一臉慍色,憤憤地說:「雞蛋想要取代公雞,做夢!」隨後,他親自前往洛桑法院,得到了法官「駁回上訴、不予受理」的親口允諾。

1980年2月13日,中國體育代表團在五星紅旗的引領下,昂首闊步地步入奧運殿堂。

體育外交家屠銘德記述了那天的經歷和感受:

天空飄著雪花,寒風刺骨,會場上卻是色彩繽紛,氣氛熱烈。當中國運動員高舉五星紅旗,健步走進會場時,全場響起「CHINA!CHINA!」的歡呼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1335440b4d98b1a11f6b8ca7c401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