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真正的國寶,比素紗襌衣還珍貴,從未展出被博物館小心保存

2024-01-20     張桃子

原標題:馬王堆真正的國寶,比素紗襌衣還珍貴,從未展出被博物館小心保存

一說起湖南長沙出土的漢墓馬王堆,大家心中的想法必定就是兩樣,一樣是千年未腐的墓主人辛追夫人。二就是那個聞名世界的重量僅為49克的素紗襌衣。這二者,可謂是馬王堆的鎮館之寶了。

而這二者舉世聞名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們的和不可複製。首先是千年不腐的女屍自是不必說了,這素紗襌衣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竟然都是無法複製的。但實際上,這二者都不算是真正的鎮館之寶。

但要說起真正的國寶,素紗襌衣固然在其中,但還是比不上這一件「漆纚紗冠」。在馬王堆墓群出土的眾多文物之中,漆纚紗冠這一件文物算是一等一的珍貴。不是說他的製造技藝有多高,主要是他的工藝早已失傳。

這件漆纚紗冠是出土於3號墓,而三號墓的墓主人正是長沙王利蒼之子利希。而根據相關史料記載,當年的利希是一位馬上執劍的將領。不過其英年早逝,約在漢文帝前元二十年(前168)便病逝了,而這漆纚紗冠便隨之入葬。

經專家猜測,這漆纚紗冠很有可能就是利希的官帽。那麼這件漆纚紗冠,很有可能就是我國迄今為止所見過的最早的烏紗帽實物了。而這件文物珍貴之處,就珍貴在其的禮盒以及其製造工藝上。

發現這漆纚紗冠的時候,是1974年。它正被裝在一個識文彩繪盝頂長方形漆奩的裡面,僅僅是這個盒子,就已經是被列為了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之中。而裡面的漆纚紗冠,也被這個盒子保護的非常好。

這個漆纚紗冠的工藝是一種現代已經失傳的髹漆工藝。上面所用的漆紗是一種以經緯線織就並刷滿了中國傳統的大漆織物,外觀呈現的是一種均勻而又稀疏的方孔狀,透氣輕薄。

古時候的帽子大都只能用絲織物織就,但絲織物並不透氣,帶上去就軟塌塌的。而在刷了一層薄漆之後,形狀便立起來了,且堅挺不褪色,看起來還有一種瑩潤的光澤感。

夏天透氣不悶汗,冬天擋風又不涼了頭。這簡直就是四季可用穿戴神器,在那時候,更是一種權利和地位的象徵。根據專家推測,這漆纚紗冠的編織流程可能是有兩種。

其中一種就是織工先是將左斜經線以及右斜經線分成了兩族,在開合交替,一上一下的編制而成。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利用織造紗羅的紗羅機製造,也就是一種手工一種是機器。

而在織物編好了之後,織女們就將這織好的紗羅斜斜的覆蓋在模型之上,用重物碾壓出初具規模的簸箕狀帽形。隨後在手工加上嵌入帽框的固定線。帽形初步確定,隨後再有織工在經緯線上反覆刷上生漆而製成。

由於其編織成功之後,上面菱形的網孔分布均勻,就如同絲織品中的平紋織物紗一樣,所以就稱其為「纚(xǐ)」。但是說了這麼多,真正去過湖南省博物館的人應當都沒有在博物館中見到他。

原因就是因為,這件漆纚紗冠自出土之後,就被專家們下令不允許進行展出了。因為出土的時候這件漆纚紗冠就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即使是有大漆保護,他的韌性也大打折扣。

再有因為他織造的時候就有小孔,所以更容易受到傷害,即使是被燈光照射都會有腐蝕和氧化的風險。所以在沒有更高的科學技術之時,這件漆纚紗冠基本就只能呆在他原來呆著的盒子裡,絕不會被拿出來重見天日,然後快速氧化。

如今大家要是想看漆纚紗冠,也只能夠是在網上尋找一下圖片,看看當年出土時拍攝的照片了。若想要再次看到實物,就只能是等待了,等待文物保護修復技術的更近一步,讓我們能夠一睹漆纚紗冠的真面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0b006d368818efc3e13deca587044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