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中,《慶餘年2》穩坐2024上半年「劇王」,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開播首日央視收視就破了2,騰訊視頻的熱度更是一路飆升到34000(騰訊視頻近兩年,只有12部劇破3萬),創下了該平台開播首日的歷史最高紀錄。
這個成績甚至超越了年初極為火爆的《繁花》,後者花了九天時間才達到類似的熱度。
據云合數據統計,《慶餘年2》在連續劇熱播榜市占率一度高達43.9%,市場占有率17.9%(《繁花》市占率4.2%,《與鳳行》12.3%)。
單日有效播放量超過一億,成為2024年首部市占率超過40%的電視劇。
再疊上日更buff,《慶餘年2》直接在豆瓣電視榜和熱搜上開啟了霸榜模式。
各種話題、梗和腦洞那是層出不窮
#慶餘年劇王#、#慶帝我要diss你#、#范閒這下吃到甄嬛的苦了#、#慶餘年 權力的遊戲之東三省#......
就當這一切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時。
意外發生了——
開播短短1天後,它口碑崩塌稀碎,甚至出現了下架的呼聲。
網友狂爆粗
「垃圾電視劇,群老戲骨捧著一個要小聰明的,全靠運營托著!」
「屎中屎,劇情拖沓,沒有邏輯,廣告巨多,不改編不亂加情節按原著拍會死嗎?」
目前《慶餘年2》豆瓣開分7.0,成績遠不如《慶餘年1》的7.9。
《慶餘年2》這是腫麼了?
今天咱們就來一起審判一下它吧——
Joy of Life 2
2024.5.16 中國大陸
《慶餘年2》的故事承接上季結尾。
在第一季中,范閒為了能與林婉兒聯姻,出使北齊——
護送肖恩,並救回間諜言冰雲。
期間,他發現林婉兒的母親(長公主)與二皇子走私勾結……
在二皇子意識到范閒可能會回京都揭露他們的秘密後,派出自己的貼身侍衛謝必安強迫范閒合作,甚至使用威脅手段。
面對壓力,言冰雲選擇幫助「范閒假死」以便他安全返回京都。
回到京都後,范閒直接進宮向慶帝表明自己還活著。
隨後,他又尋找新的盟友——太子,打算兩人聯手對抗二皇子。
那麼,這場政治鬥爭將會如何發展?
慶帝看著自己這三個兒子爭得你死我活的,他又會做什麼?
陰謀、陽謀、權謀的爭鬥還在繼續......
你真的很難想像,五年前能寫出爆款黃金爽文的,和五年後寫出弱智無腦,搞爛梗的竟然會是同一個人。
據說,光劇本打磨就花了三年。
也不怪網友辣評
「王倦(編劇)好像有五百個爛梗迫不及待地要和我說。」
針對《慶餘年2》的詬病,雖然涉及面很廣——
包括剪輯、配樂、演技、人設全崩、新角色不討喜、換角惹爭議、情節雷人,劇情注水嚴重......(簡直太多了)
但基本可以分為以下兩大類:
劇情邏輯漏洞,難以令人信服。
全員人設崩塌,誰搞笑誰知道。
「范閒假死」,bug疊bug,細節上的疑問
范閒死後,謝必安為啥不驗傷?
為啥就輕信了王啟年和言冰雲的話?
火化場景中,木材堆成山,怎能確保裡面的確實是范閒?
王啟年又是怎麼把范閒遺體偷梁換柱?
所以。
整個「范閒假死」的劇情只有在「謝必安純粹是個der」的情況下才站得住腳。
換句話說。
就是王倦狗尾續貂第一季最後沒用的原創情節,坑自己,然後強喂給觀眾必須接受這一設定。
因為有了「假死」引出了「欺君」,問題是怎麼就欺君了?
范閒為了大慶,鞠躬盡瘁,信也不是他傳的,話也不是他說,自己的確是被捅了一劍,有人把錯誤的消息傳到慶帝那裡,這也能算是范閒的錯?
而且,回顧第一季,慶帝不是還說過「只要能辦事,欺君怎麼了」嗎?
第二季里突然把「欺君」這事兒抬得這麼高?
感覺編劇是情節不夠,硬是加料來增加戲劇張力。
前兩集全是演范閒怎麼擺脫「欺君之罪」,結果到了慶帝面前,一句滾,結束了假死欺君的戲碼。
其次。
老金的死,索然無味。
第一季中,滕梓荊的犧牲在劇情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他的犧牲貫穿第一季,也深深的改變了范閒。
可到了第二季中,同樣的情感深度和劇情推動明顯不足——
范閒作為一個聰明且擅長權謀的人,明知青樓是危險之地(逼良為娼),卻天真地以為一個底層老百姓能順利贖回女兒。
想必老金進去之前,大多數觀眾已經能猜到他的結局。
讓主角臨時變「蠢」只為鋪墊悲劇,推進劇情,賺觀眾眼淚的戲碼五年了還在重複。
不否認老戲骨的演技是真好,可劇本對待角色太工具化了。
還有。
抱月樓里,二皇子和太子的見面,那可是劍拔弩張的好戲,結果僅用了幾句爛台詞就解決了問題。
除了劇本問題。
《慶餘年2》在角色塑造上也沒能達到第一季的高度。
新解鎖的幾個角色如
王楚然的歌妓桑文、毛曉彤的大公主、付辛博的大皇子等,出場次數寥寥無幾,給人的印象相當淺薄。
王楚然的歌妓桑文、毛曉彤的大公主、付辛博的大皇子(從左至右)
特別是「老默」范無救,這強行下線完全沒必要。
他到死我都不知道,這人價值和作用是什麼?
二皇子的小迷哥?羊駝髮型的忠實用戶?炮灰?
你說你不好好賣魚擱這兒幹啥呢?
宣發時,聲勢浩大,對外宣傳新一季有N個新人物,讓觀眾可是一通期待。
結果。
觀眾現在看到的卻是隨便的塗塗抹抹,不僅沒有增色,反而讓整體故事的味道都變了。
除了新人物成了打醬油的,連老角色的性格也來了個大轉變,跟之前判若兩人。
拿慶帝來說,之前不是個精明冷靜、心狠手辣的角色嗎?
結果一聽到范閒「死了」,這位爺立刻情緒失控,穿著足力健滿宮裡跑,慌得一批。
我們熟悉的那位算計深沉的慶帝哪去了?
說到這裡,大家也別被表面迷惑了,慶帝這波瘋狂可不是因為「父愛泛濫」,而是因為他的大計可能要泡湯了——
派遣范閒追查神廟的下落。
這突如其來的「死訊」無疑讓他看到了自己在第一季中所有的布局要功虧一簣,這才是他真正的崩潰點。
再說說老角色新演員。
言冰雲由肖戰換成了吳幸鍵,網友對他的評價也是兩極分化的厲害,不過僅限於一條界線——
抿嘴。
愛抿嘴=演技差,硬是把肖戰給看順眼了
「有病治病,別折磨觀眾行不行?」
「當年嫌棄肖戰面癱,批評他面無表情。現在又覺得他好了。」
另一波覺得演技還行,就是有點愛抿嘴
「新的這個言冰雲挺好的,看起來終於像個配角,希望第三部還有他。」
金晨接手了葉靈兒,結果她一亮相,那一臉的現代科技感直接讓原著粉和觀眾大開腦洞,彈幕刷得比劇情還精彩
「武將的女兒,應該彪悍點,怎麼感覺她隨時要去開美容博客啊!」
「金晨才符合原著好吧,武將之女,用下巴都能戳死人。」
前期看下來。
《慶餘年2》確實開局bug疊滿,邏輯強塞,口碑遠配不上爆火的數據,令人失望。
不過好在第9集之後,人物狀態、劇情越發貼合原著,越來越有了味道。
當然,作為一款大爆劇,沒有一點亮點是絕對不可能滴。
《慶餘年2》里最大的驚喜非余皚磊飾演的鄧子越莫屬了。
特別是跟范閒在書房的對峙,簡直是本季的高光時刻。
「世間多不公,以血引雷霆」,一句話就把鄧子越的人物給立住了。
范閒一句:
「你是想給自己留點臉面,還是想別人誇你有氣節?」
直擊內心。
鄧子越的苦笑,真是演技派的寫照。
據說,當初《慶餘年》出品方找到余皚磊的時候,因為夏天拍古裝的心理陰影和檔期問題,他拒絕了。
好在,出品方沒放棄,三番五次地邀請他,終於讓他答應出演。
余皚磊對角色的投入也是非常認真,他不只是走過場,而是深入地研究角色背景,確保每個細節都能讓觀眾信服。
他說。
「觀眾能夠信服的是因為人物關係,人物關係決定了這一刻我的言談舉止,所有的一切,他甚至有的時候會大於個人的性格和背景。我在塑造角色的時候,我得問清楚自己,我為什麼會處在這個環境裡邊,你可以沒有篇幅去展現,但我心裡很清楚。」
拍攝對峙戲時,余皚磊還在劇本的基礎上添加了很多細節,完全是他通過對角色深入理解後的即興發揮。
這種對角色的尊重和精進,讓他的表演層次更豐富,也難怪觀眾會覺得這段戲能入表演教科書了。
既然說到《慶餘年》里出圈的角色,羊駝皇子李承澤稱第二,誰敢稱第一?
角色設定有趣不說,演技也是美滴恨嘛。
看看這滋滋冒油的瘋批勁兒
瞅瞅這先秦淑女步的放蕩感
還時不時的給你來上這傲嬌一瞥
當然,他也是全劇最慘人物。
常年的權謀生活將他的本性磨礪得狡黠而陰酷,這種認知讓他的每一次決策都帶著一種冷靜甚至是瘋狂的決絕。
其實,仔細想想。
二皇子和慶帝極為相似,他盡力模仿慶帝的不修邊幅,不是因為想更好地理解和靠近這位既是帝王又是父親的複雜人物,而是他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
原著中。
李承澤的政治生涯可謂是充滿了壓力和孤獨。
少時他並無過多權謀之心,痴迷於文學,然而最是無情帝王家,慶帝故意培養使他與太子爭鬥,無非是想為慶國製造出一個完美的儲君。
無路可退,他唯有掙扎求生,聯手長公主、圖謀不軌,卻不知一切早在慶帝掌握之中……
看懂了這層意思,你也就能明白,為什麼他會在范閒給自己下毒時驚慌失措。
他內心惶恐的不是因為范閒的反擊,而是因為他意識到自己站在門前,竟無人援助,無人真心愛護。
范閒帶著表妹離開,大哥的勸解也只是讓他向范閒低頭認錯。
至於葉靈兒,巴不得趕緊跟他撇開聯姻關係。
可以說。
李承澤的一生,生於帝室而終於帝謀。
周圍的護衛,一個名謝必安(白無常),一個名范無救(黑無常),此非偶然。
黑白無常的陪伴,皆是天命,也是帝王家的常態。
目前《慶餘年2》已經播放了一半,顯然有些情節讓觀眾有點懵,但其實這些都是精心布局的伏筆,為後續的劇情發展做好了鋪墊。
以下內容高能+滲透式劇透ing!
>>>>為什麼慶帝對范閒所說的「走私案」避而不談?
他是在等對的時機。
慶帝對范閒的打壓,就是讓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局限。
慶帝並不怕皇子們之間的爭鬥,他真正害怕的是沒有爭鬥。
原著中二皇子李承澤原本並無奪權的野心,這一切都是慶帝預設好——
只是作為太子的磨練石。
所以,即使他牽涉到重大的案件中,慶帝也只會象徵性地處罰他,因為太子尚需利用他來成長。
以上是其一。
其二,還在於長公主李雲睿。
慶帝完全知道長公主背後的種種操作,但選擇對其寬容。
一是為了維護皇室的形象,避免內亂外泄。
慶帝說:
「繁瑣禮教,律法森嚴的作用,是在人心裡搭建高台,讓尊嚴可以高高在上。皇族的笑話如果多了,敬畏就沒了,沒了敬畏,心裡的尊嚴也就沒了,這是自毀根基。」
二是長公主作為慶帝的「影子」,行為雖然激烈,但都是為了助慶帝推進統一大業。
原著中,長公主此生最愛是男人就是哥哥慶帝,但受制於倫理宗法,她只能和長相酷似慶帝的男人慾火焚燒。
因此,她願意成為慶帝的棋子,為他承擔所有黑暗。
這也是慶帝為何放任她肆意妄為的原因。
而長公主的存在,也使得慶國有了侵略北齊和東夷的藉口,並成功促成了大東山一戰。(原著中,最精彩的戰鬥,慶帝謀劃二十年的大東山殺宗師局)
所以,慶帝的沉默並非不明真相,而是他清楚這一切的推手和最後受益人就是自己。
>>>>林相在朝堂上公開反駁慶帝,吃了雄心豹子膽了?
在范閒和賴御史的舌戰中,范閒藉機將矛頭指向二皇子,引發朝堂大討論。
在這種涉及皇子的敏感問題上,聰明人通常會保持沉默。
然而,林相卻異常活躍,先是阻止御史的上折,後又在陳萍萍遞出貪污名冊時火上澆油,甚至阻止皇帝閱折,顯得有些脫線。
事實上,林若甫深知,未來的范閒掌握巨大權力(又是監察院又是內庫)並且與他的女兒林婉兒結婚,這將讓范閒的權勢無人可及。
意識到這一點,林相明白慶帝這人多疑,不喜歡別人比他厲害,所以要制衡范閒勢力,必定拿自己開刀。
於是,他就選擇在關鍵時刻製造破綻,主動從權力中心退出,退休回家,頤養天年。(第22集已經非常明確了)
裝不懂的人,才是真的懂。
>>>>陳萍萍讓范閒參自己,又明目張胆地在陳園豢養花魁,為何?
當范閒與林婉兒蒞臨如此闊綽的陳園,心中難免生疑。
陳萍萍更是直截了當地自曝:
「如此巨貪,捨我其誰?」
其實,陳萍萍的這一行徑,表面上是為試探范閒,看他如何應對。
實際上有幾個目的
幫范閒看清楚慶帝的真面目,推動他去追求真正的公正;
把自己的名聲搭進去,幫范閒建立起來乾淨、堅定的形象,讓大家看到范閒真的是為了做好事,不是因為私人恩怨;
他公開和范閒對著干,是為了讓慶帝看到他和范閒不是一條心的,這樣慶帝對范閒就不那麼提防了。
陳萍萍還聚集了很多歌姬在陳園,是做給慶帝看,讓慶帝覺得他只關心享樂,不會對他構成威脅。
這樣就有機會給葉輕眉(范閒他娘)報仇——
一個曾給予陳萍萍「人」的尊嚴與地位的女性。
原著中,陳萍萍雖是閹人,卻曾歷經世事波折,兩度被生命中的重要女性所牽絆。
在他少時,他愛上了一名東夷女奴。
結果。
慶帝強行將女奴納為己有,並使其成為大皇子的母親。
隨後,陳萍萍與葉輕眉的相遇。
葉輕眉不同於他以往遇到的任何人,她視他為平等的朋友,她的價值觀和對正義的堅持深深影響了他。
但這段關係的純粹和美好最終也被慶帝的冷酷和算計所破壞。
慶帝為了政治上的利益犧牲了葉輕眉,這一行為徹底觸動了陳萍萍的底線。
於是為了復仇,他精心營造了陳園。
一方面構建起荒唐的個人形象,以此來襯托出他貪色的假象,用來迷惑慶帝。
另一面則是為了推行葉輕眉人人平等思想。
陳園裡的歌姬們都是社會的邊緣人物,但不存在等級之分,是個小型烏托邦。
劇中。
有個片段是,慶帝研製炸藥把自己炸了,陳萍萍的第一反應不是和護衛一樣擔心衝過去,而是在一旁觀察他死了沒
看到他沒死,皺著眉頭甚是覺得可惜啊
有人說,《慶餘年2》里的范閒不對味兒了。
如果說第一季他運氣好似天賦(請戳消失5年的爆款,官宣復出,網友炸了),現在卻步步為營,孤立無援,還要面臨更大的挑戰。
他欣賞的賴大人慘死。
「一輩子彎下去的腰,最後被打直了。」
他想守護的老金及其女兒亦步步驚心,最終落得悲慘下場;
在家宴上,慶帝更是公然發難,這一巴掌打的叫一個脆生。
一幕幕如此,難怪有觀眾會問:
「這還是我五年前認識的范閒嗎?怎麼沒有之前的爽感了?」
其實。
《慶餘年2》之「爽」,非《慶餘年1》彼「爽」。
它真正的爽,是已經越過了一路逆襲,來到了對於理想的堅持與擔當這一環節。
理想之初,總是光鮮。
然而,歲月流轉,理想是否能保持其初心,不被世事磨滅,才是真正的考驗。
范閒一開始只想為自己和所愛的人過上好日子,但慢慢地,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更大。
他不再滿足於只是個被利用的棋子,而是要成為能夠改變遊戲規則的人。
他開始質疑,探索自己真正的目標是什麼。
他與母親葉輕眉一樣,是那種難以找到同路人的存在。
即使身邊有像鄧子越、言冰雲這樣的支持者,范閒所要走的路終究需要他自己去闖。
迷霧裡尋不見人,就把自己化為燈塔。
因此他無懼嚴霜,逐跡水月鏡花般的碑文。
自我探索總是艱難,孤身戰鬥,不就為那臨界逆轉?
至暗時刻,且看小范大人那翻雲覆雨的致命回擊。
想來,這徹骨暢快才是《慶餘年2》真正爽的所在。
如同范閒在鑒查院前,清掃母親留在石碑上的「遵法如仗劍」。
這幾字本已黯淡,范閒卻不懼多費些力氣,因他信得過
這道路雖遠,他必行至,直至水清木秀,天地開闊。
2024/05/27
監製:探長
Supervisor: Tanzhang
編輯:小探
Editor: Xiao Tan
豆瓣:影探
Douban
微博:影探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