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期刊綜述類論文中的語篇言據性探討

2019-11-12     達晉醫學

綜述類論文是學術期刊一種重要的學術論文類型,是作者在廣泛占有大量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綜合介紹、分析、總結、評論某一專業或學科領域國內外一個時期以來的研究成果、發展水平和總體趨勢,並表明作者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對未來發展作出預測,提出富有創見性和建設性的意見與建議,具有綜合性強、信息量大、創見性、宏觀性和指導性等特點。正是因為上述文體特徵和語篇交際意義,綜述類論文在學術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和參考價值。下面,達晉編譯就學術期刊綜述類論文中的語篇言據性進行探討。

首先,從語篇內容上看,綜述類論文分為「綜」和「述」兩部分,前者是指在分類整理某一時期某一專題研究文獻資料基礎上的綜合性分析,要求歸納精練明確,富有邏輯層次;而後者是對該專題研究的基本狀況進行較為全面、深入的系統論述和評價,並提出或引出自己的研究成果。由此可見,綜述類論文的作者是通過特定領域內各類相關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逐漸形成自己的觀點,而語篇言據性可以表明作者觀點的信息來源及信度,且同時表述了作者對該觀點的態度評價,因此通過研究作者在語篇中使用的言據性策略,可以解析作者在綜述類文章中建構觀點和表明態度的整個過程。

其次,綜述類論文強調陳述的客觀性和嚴謹性,儘量避免個人感情色彩與主觀臆斷。出於讀者對論文信息的強烈溯源訴求,作者在語篇內需要清楚交代每一觀點的信息來源,從而使讀者能夠追根溯源,找到信息的準確出處,確認信度。而通過言據意義的語言表征,作者可以有效地串聯觀點和論據,確立觀點信度,並在語篇交際雙方之間建立具有可信性和穩定性的溝通平台,這樣作者和讀者雙方都可以通過言據性這一語言範疇來編碼和解碼信息來源和態度評價。從這個意義上講,言據性又是構建語篇整體,並幫助作者確立觀點信度、贏得讀者信賴的重要手段。

此外,對綜述類文章進行跨語言語篇言據性分析,探究漢英作者表達自我觀點、態度和情感的不同模式,不僅可以為研究者進行相關研究和撰寫論文提供有益借鑑,而且也可以為規範中文期刊綜述類文章,接軌國際學術期刊同類文章的撰寫和發表提供參考。一方面,作者在獲取信息、識解語境的基礎上,通過信息來源與證素之間的對應關係選用合適證素來謀篇布局,並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但是在綜述類論文中,作者採用的言據策略不同於其他文體,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綜述類論文屬二次性文獻,是作者在廣泛搜集文獻資料的基礎上,按照主題的內部邏輯關係重新編排撰寫的學術論文,因此轉述該領域中的相關研究成果是綜述的必要前提,這樣轉述信息和證素使用頻率相對較高。此外,使用轉述證素將第三方信息和觀點引入語篇,可以引導讀者從第三方的視角來審視語篇觀點和論證過程,有助於增強語篇整體的客觀性。

綜述類論文中的引用證素表現形式獨特。為了確保語篇的客觀準確性,作者通常會在引用信息的前後詳細地列出信息發布者、引用文獻的年份、頁碼、版本等信息,甚至列明相同或者不同信息發布者在不同著作中就同一論題的觀點闡述,並且在句中或句尾處夾註標明,同時還會在論文的參考文獻部分詳細列出與語篇主體部分相一致的信息來源,方便讀者查閱細讀。

2.綜述類論文是作者通過層層論證來展示自我觀點、獲取讀者們認可的語篇類型。在論文中,作者主要從自己學術研究的視角出發來進行綜述和論證,因此編碼個人信息的證素使用頻繁,尤其是編碼推理、期望、信念等間接信息的證素,它們是傳遞語篇言據性的主要媒介。但是,編碼直接信息由於本身缺乏客觀性和共享性,不能為讀者直接所及,大量使用會削弱語篇整體的客觀性,因此作者在語篇中會儘量減少直接信息的表述。

3.在綜述類論文中,為了避免交際雙方因不同視角的解讀或語言表述的含糊和不當而造成共享信息與命題原值的偏差,交際雙方常常採用顯性證素來明示信息來源。這些顯性證素的形式比較固定,主要以話語標記和插入語為主。作者通過這些證素明確表明該信息對雙方都具有可及性,從而引起讀者共鳴或引導讀者按照既定思路進行解讀。

另一方面,作者在前語篇語境中闡述過的知識和觀點為後文的論證提供了已知信息,而這部分信息對讀者而言也是已知的、可及的,具有共享性,因而也是共享信息的一部分。在論文的結尾部分,作者會對前文所述觀點進行歸納總結,並進一步拓展自己的觀點,這裡的觀點總結源自前語篇語境中的信息,因此也屬於共享信息,或者通過動詞時態的變化來表述共享信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I-bXm4BMH2_cNUg0Ke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