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現代經濟的血脈,金融一直是連接各行各業、協調社會資源的重要紐帶。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以及大眾理財需求的增多,財富管理行業更是在「為實體經濟注入活水」與「居民財富保值增值」之間搭建了一座重要的「橋樑」,一個全新的「大財富管理」時代正在徐徐展開。
2022年3月,中信金控成為首批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牌照的金融控股公司。成立之初,中信金控明確了「搭平台、建機制、定規則、控風險」的職能定位,並要發揮自身全牌照、全產品、全場景和全層級的綜合優勢,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全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一方面,中信金控以財富管理為抓手,通過連接中信旗下各個金融子公司,構建了一個全牌照、立體化、一站式的財富管理生態,並覆蓋了國內最廣泛的財富客群和資產品類;另一方面,中信金控構建了財富管理、綜合融資、資產管理的「三環價值鏈」。其背後的邏輯是,打通一個大財富管理的閉環:實體企業-投資銀行-資產管理-財富管理-零售客戶。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中信金控連接各子公司共同構建金融生態,財富管理總規模23萬億元,資產管理規模超7萬億元,綜合融資規模13萬億元,服務個人客戶近2億人。
構建「一三一四」體系,以優質財富管理創造價值金控
中信集團董事長、中信金控董事長奚國華表示,隨著人民銀行發放首批金控牌照,中國金融業發展也已悄然邁入 新的階段。中信金控將為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和深化金融改革貢獻「中信方案」,堅定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
中信金控在戰略層面選擇了從財富管理入手,按照「以優質財富管理創造價值金控」的理念,制定了中信財富管理的「一三一四」體系。
具體來看,「一」是建立一套財富管理委員會的決策推動機制;「三」是打造聯合協作、客群服務、產品管理能力三大工程;「一」就是要構築財富管理的統一平台;「四」是要夯實隊伍管理、考核管理、品牌管理和渠道管理四大支柱。
如今,「一三一四」體系從體制機制建設到落地實踐的成效如何?這套體系又進行了哪些升級和優化?
中信金控總經理曹國強表示,要把中信金控打造成驅動集團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引擎」,在建立全面風險防控體系、綜合金融服務體系、統一客戶服務體系和先進科技賦能體系的基礎上,構架「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綜合融資」三大核心能力,服務實體經濟,創造更大價值。
曹國強強調,在小金控模式下(即在企業集團內部單獨設立金融控股公司),中信金控只有通過構建常態化的機制、合作共贏的平台,以及一體化的聯合作業服務模式,才能真正實現財富管理的持續健康發展。
中信金控財富管理部總經理常戈表示,在承載「一套機制」的組織架構基礎上,2022年,中信金控按照「1+3」的模式,設立了由中信金控下屬各個金融子公司共同參與的財富管理委員會,下設投行業務、零售體系和資產配置三個子委員會。2023年,中信金控根據發展需要組建了資管業務、企業年金、養老業務、特殊資產和財富品牌五個專項工作室,進一步聚焦了重點板塊,最終形成「1+3+5」的財富管理體系格局。
「這樣便自上而下地形成了一套既有清晰的垂直分工,又能保證日常聯合作業的機制,可以讓子公司既發揮各自的優勢和所長,又能相互促進和協作。」常戈總結道。
打造「N+1+1」模式,100%覆蓋國家級專精特新和戰略企業
2023年,中信集團成立了公司級領導牽頭的專精特新企業服務領導小組,以100%覆蓋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為目標,統籌提供金融全牌照、全周期產品、全場景服務的「三全」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助力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早在2022年,中信金控財富委投行業務子委員會成立之初,便將服務「專精特新」企業作為重要推動方向。由於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全程參與、見證了新三板深化改革和北交所設立等重要事件,服務眾多「專精特新」企業有效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實現了企業發展目標,對「專精特新」政策的理解和企業的認知方面本就有更深的積累。
目前,通過整合銀行、證券、私募股權、信託、保險等金融牌照資源,中信金控初步形成「一點介入、多點響應」服務模式,為專精特新企業構建了全生命周期的開放式金融服務。通過整合發力,已經實現服務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5276戶,年增超1000戶,覆蓋率58.7%,較2023年年初提升11個百分點。
中信系券商也建立了完善的行業研究體系,為繪製產業地圖、精準覆蓋專精特新客群打下了堅實基礎。現在,依託金控平台,通過協同、產品、智庫三大工具箱,展開客戶服務、投資服務、區域提升、平台建設的四大攻堅戰。
中信金控財富委投行業務子委員會輪值會長、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投行委主任馬堯介紹,在中信金控整體框架下,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中信信託、中信保誠人壽等成員公司圍繞「一個中信、一個客戶」目標,充分發揮各子公司在資本市場IPO(首次公開募股)與再融資、債券、REITs等領域的市場領先產品服務實力與經驗,通過營銷渠道共建共享、產品服務綜合規劃、智庫資源聚力共享等推動工作,針對客群的各式各類需求持續提升「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這樣的服務能力和效果是單一金融機構難以做到的。」馬堯認為,各子公司通過金控平台形成合力,將更進一步賦能子公司業務能力發展,加力提效貫徹國家戰略,全面聚焦服務實體經濟,也取得IPO及再融資、債券承銷、REITs發行等多個市場第一,為客戶創造價值。
再轉換到客戶視角,很多企業,往往都是有著非常複雜和多元的金融服務需求。還可能涉及上下游等產業鏈,這就對金融產品及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信金控正是抓住了客戶的多元需求,在「一個中信,一個客戶」的原則下,建立了「N+1+1」的戰略客戶、企業家客戶融合服務模式。整合子公司「商行+投行+私行+投資+智庫」的資源,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解決方案。
目前,中信金控財富委投行業務子委員會各成員公司已經完成中糧福臨門引戰項目、中航電子換股吸收合併中航機電項目、中瓷電子重大資產重組項目等標杆項目,並在此過程中,不斷優化「總對總」的戰略合作模式。
以中信金控首批戰略客戶之一的華為為例,2023年「中信-華為商業聯合創新中心」正式成立,在車生態、智慧農業、智慧能源等領域合作創新,實現中信「金融全牌照+實業廣覆蓋」場景優勢與華為的科技研發優勢結合。
從企業家客戶視角來看,傳統金融服務多是單點對接,企業家一旦有金融需求,只能逐個聯繫銀行、證券、信託、保險等金融機構,缺乏跨機構服務的整合性和協調性,服務質量和效率相對較低。
為此,中信金控在業界首創「企業家辦公室」服務模式,聚焦於企業家的個人、家庭、企業和社會價值實現需求,形成了「人-家-企-社」綜合服務生態體系,實現企業家客戶的「一點接入、全面觸達」,2023年已經組建蘇州、深圳、香港、太原、南京、廣州、重慶等7家區域企業家辦公室,更有效地服務於民營企業,弘揚企業家精神。
整合產品渠道資源,助力個人客戶資產配置
在產品管理能力方面,中信金控通過不同機構的視角,以更全面的維度來甄別風險,同時挖掘市場機會,形成了更豐富和多元的產品圖譜,構建了更專業的資產配置能力。
「中信優品」和「中信創品」就是基於這樣的理念而生。以2022年起持續發布的一系列「中信優品」為例,它是中信金控成立之後,在新理念、新機制下落地的首個項目,也是中信金控希望與合作夥伴一起「共築生態、共創價值」的典型案例。
中信金控財富委資產配置子委員會輪值會長、中信證券執委史本良表示,與單純的一個機構精選產品不同,「中信優品」是由中信金控各子公司共同參與、共同甄選出的產品,大家共同制定準入標準、評價體系、退出機制。
中信金控財富委零售體系子委輪值會長、中信銀行副行長呂天貴也強調,我們要整合產品、渠道和服務資源,搭建開放的生態平台——「中信財富廣場」,滿足個人客戶投資、融資等全方位需求。
通過這個「廣場」,在財富端連通了中信銀行(含信用卡中心)、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中信信託、華夏基金、百信銀行、中信消費金融、中信建投期貨、信銀理財、中信書院等10家公司官方平台。客戶在任一平台登錄,都會在顯著位置上看到這個「廣場」並可點擊進入,真正實現「一個中信、一個客戶」。中信財富廣場嚴格履行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工作要求,高度重視合規管理工作,通過建立制度、明晰責任、事後檢查等方式落實消費者保護以及合規要求。通過為客戶提供完整的資產視圖、全面的投資者教育、一站式客服入口等手段有效促動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提升對客戶的綜合服務水平。
從外部來看,通過構建統一的財富平台,財富端連接了億級的客戶,資產端則覆蓋了不同的類別,以滿足客戶長周期、跨市場、多品類的財富管理需求,可以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產品與服務,實現客戶吸引、流量聚合與價值提升。
而從內部來看,該平台的搭建也是一個API生態化引擎,通過「引進來+走出去」打造開放式服務生態,依託AI智能化引擎,運用數字化技術賦能子公司服務流程,建立智能化服務體系,從而為打造「智慧金控」提供新功能。
中信金控新使命:以「小循環」促「大循環」
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財富管理是多層次社會融資和居民財富的連接器,也是推動「金融、科技、產業」形成良性互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方式。
不管是從「大財富管理」的維度來看,還是整個金融市場的範疇,中信金控都是一個獨特的樣本。
中信金控一方面連接了包括中信集團境內外的20餘家各級金融子公司,又外拓連接超過100家的合作夥伴。目前,服務覆蓋了近2億個人客戶和逾120萬家對公客戶。
與此同時,脫胎於中國領先的「實業+金融」綜合集團,中信金控旗下的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信託、中信保誠人壽、華夏基金等,在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等垂直行業中都是領軍者。
也正是基於這樣「實業+金融」的基因,中信金控對於「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有著更深厚的經驗積累和文化傳承,也讓其對大財富管理的理解,以及布局有別於同業。
中信金控總經理曹國強強調,中信金控內部提出了「三環價值鏈」的理念,即打通財富管理、綜合融資、資產管理的協同作業,而財富委的任務就是要將三環價值鏈真正運轉起來,形成一個集決策、管理和推動為一體的高效模式。
放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它可以串聯起從實體經濟發展到大眾投資理財的大循環。
例如,響應中央經濟會議的精神,積極投入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中,中信金控一直在積極布局,利用金融全牌照和全球化布局優勢,為客戶提供全方位、一體化的綜合金融服務,建立起中信服務專精特新品牌。
可以看到,在探索「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助力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中信金控正在不斷打磨新模式、新樣本。
依託一個大的財富管理體系,深度參與到促進經濟發展的大循環中,這是中信金控更底層的發展邏輯和更高遠的發展目標,也是其作為國有金融企業的使命與擔當。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