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的話,HBO最近大熱的現象級新劇《最後生還者》將成為《行屍走肉》完結後,最受關注的喪屍題材劇集。
才剛剛播出三集,這部破圈之作就「又紅又黑」了。有人驚喜於它的高還原度和精緻程度,也有人表示不能接受第三集中兩個鬍子拉碴的老男人的愛情故事。
也許,爭議與口碑,已經是神作註定的命運了。畢竟,豆瓣9.1分,IMDB9.3分,爛番茄爆米花指數96%的優異成績早已證明了其過硬的水準。
《最後生還者》改編自頑皮狗工作時的現象級同名遊戲。這款遊戲的大熱也是該劇一經播出便受到密切關注的主要原因。
遊戲講述了一段發生在喪屍病毒暴發後的末日生存故事。2003年,一種變異的「蛇形蟲草真菌」忽然在全世界範圍內爆發,真菌控制人類,製造了大量的喪屍。
喪屍爆發的20年後,一個痛失愛女的中年走私販喬爾為了完成「火螢」組織首領瑪玲的託付,帶著具有真菌免疫能力的少女艾利穿越淪為叢林廢墟的大都會,尋找解救人類的機會。
在改編的過程中,保留遊戲感和凸顯影視劇的獨特優勢顯然是製作團隊最核心的兩大編劇邏輯。
而一直以來,這兩大命題也始終是困擾遊戲改編劇的關鍵問題。遊戲與影視劇在敘事結構、敘事視角上的差異導致很多故事骨架都必須做出調整。
比如在第一集的開始,為了照顧非遊戲玩家的觀看體驗,增加了一段80年代專家接受電視節目採訪,預言全球變暖可能引發真菌爆發危機的前情鋪墊。
包括在第二季的開頭,也增加了專家觀察喪屍屍體,並建議軍方炸毀整座城市的片段。
這幾段劇情的主要目的一是為了填補遊戲中由文字類道具完成的背景介紹功能,二是減少主線故事的信息負擔,儘可能地將主線劇情刪繁就簡為一條無比清晰的公路故事線。
為了強化主線劇情的戲劇邏輯,編劇甚至在劇中增加了喬爾一直想要攢錢上路尋找弟弟的目標。
原作中,喬爾是一個靠做走私生意,日子過得還算可以,沒有目標,無所事事的角色,劇集中的處理不僅給了喬爾上路一個更加明確的理由,其實也算是為之後的故事埋下了一處伏筆。
按照原作的設計,喬爾將會在最終發現提取疫苗的代價是殺死艾利,而一旦為喬爾增加了一個上路的私心,顯然會讓劇集中喬爾是否決定救艾利變得更需要心理鬥爭,這應該也會是後續劇情中主要的戲劇點之一。
在前兩集主要以冒險和穿越廢墟為敘事重心的情節中,劇集設計了很多呼應遊戲原作的細節,讓觀眾獲得一定程度上的參與感。
比如關於小女孩身上的很多信息,都是三個人在邊走邊聊的過程中交代出來的,這呼應了原作「外圍」章節大量的對話和步行內容。
又比如三人探險時,對周圍環境的試探和利用明顯成為表現重點,包括試水深、走獨木橋、搬用廢棄物墊腳,以及在對抗黑暗中循聲者時藉助複雜地形脫困等等。
尤其加上影片大量使用單人主觀視角來拍攝動作戲,多重設計都是為了增強了觀眾的代入感。
不過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雖然劇集已經在很努力地嘗試同時滿足玩家和非玩家群體,但更多的細節和彩蛋設計仍然是為玩家服務的。普通觀眾在觀看時依然存在因為信息差而導致的「爽感」不足的問題。
一個很明顯的案例就是第二集中,泰斯被感染後的「喪屍之吻」。
一隻衝進來的喪屍並沒有像大部分喪屍片那樣對泰斯進行無差別啃咬,而是在辨別到對方已經被感染,是同類之後,張開嘴用嘴中的真菌建立連接。
這一幕戲其實交代了本劇在喪屍概念設定上的獨特之處,但並沒有再用台詞做額外的交代。
如果說,編劇在前兩集主要的工作是儘可能地減少電視劇因為缺少遊戲的互動性而帶來的被動感,那麼在謹小慎微地鋪墊完這兩集劇情後,第三集則終於有了足夠的機會來展現影像敘事的優越性。
和遊戲不同,影像敘事可以更加順暢地打破時空和視角的限制,開啟多線敘事。
第三集一開始,喬爾就告知艾利他們的下一目標是去拜訪生活在附近的比爾和弗蘭克。
隨後,影片退回到20年前,開始以倒敘的方式回顧比爾與弗蘭克這二十年間的生活。
因此,我們其實也可以將第三集的劇情,視為是一個獨立的單元劇集,講述了與主線關係並不大的另外兩個人的生活。
在遊戲原作中,比爾和弗蘭克是相對不那麼重要的工具性角色,但劇集大膽地提升了他們的重要性,目的就是為了強調有可能連資深玩家都忽視了的故事主題:末日生存者的人性光輝。
比爾是一個反對美國政府、與世隔絕、時刻為迎接世界末日做準備的生存主義者。
因此,當喪屍危機爆發後,比爾這樣的「怪胎」反而過上了最安逸而理想的生活。
整個鎮子的資源都為他所用,在監視器里觀察喪屍如何墜入陷阱成了他的日常樂趣。這場末日災難對他這樣的人幾乎沒帶來任何威脅。
不僅如此,他甚至還意外收穫了一段十多年的愛情,和偶然到來的弗蘭克一起相依相守,離群索居,直到最後老去,攜手服毒自殺,一起離世。
而之所以很多觀眾表示存在觀看時的「心理障礙」,就是因為這一集中出現了兩位大叔的床戲。
不得不說,這畫面的確有一點點觀看門檻。但我倒不認為這是所謂的政治正確的問題,反而恰恰是這種另闢蹊徑的處理,強調了這種末日之愛的獨特性和純粹性。
好在本集大部分內容主要還是集中於情感交流和相依相伴上,一開始有互相彈鋼琴、彼此暗示的曖昧戲,最後又有你儂我儂,彼此告白與感恩的訣別戲,都是相對「純愛」的情節橋段,完全也可以把這當做是兩個落難者的彼此陪伴之情來看待。
如果不是因為這場末日災難,這樣的兩個人未必有機會走到一起。而且他們在這場災難中活得出乎意料地好,老年的弗蘭克甚至培養出了繪畫的新愛好。
在一部喪屍劇里,宕開一筆,去講一對同性戀情侶平淡和浪漫的一生,可能才是《最後生還者》劇情上真正的魅力所在。
通過比爾和弗蘭克的故事,編劇明確地表明這個故事的核心將是人性,講的是這些僅剩的末日生存者們是如何在危機中相濡以沫,彼此信任的故事,而不是講喪屍危機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事實上,對情感主題的鋪墊一直都是劇作改編時想要突出的點。
比如第一集豐富了喬爾和弟弟湯米、女兒薩沙的故事線,讓喬爾這個人物既有了去尋找弟弟的生之希望,也有喪女後的心理創傷。
又比如第三集最後,比爾在最終的訣別信里,最念念不忘的事情,還是囑咐喬爾要照顧好泰斯。
從種種改動痕跡上來推測,情感元素無疑將會是整個劇集十集內容中最關鍵的線索之一。
充滿傷痛的過去已成往事,此刻唯一重要的只有未知的前路和一路前行的夥伴。
不得不說,這種主題還挺契合當下的後疫情時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