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報記者彭慶 文/圖
9月25日下午,北海市雲南路柏悅尊府小區發生一起電梯困人事件。一名13歲的小女孩乘坐的電梯突發故障,她被困在電梯中長達6個多小時。幸運的是,經當地消防和電梯維保人員緊急合力營救,女孩順利脫險,目前已無大礙。
1 下樓吃飯,被困6個多小時
13歲的小潘(化姓)住在柏悅尊府小區2幢1單元。9月25日下午1時30分許,她接到父親潘先生的電話,要她去小區對面的商鋪吃飯。
小潘將手機放在家中,獨自乘電梯下了樓。不料,電梯下降了一會後,突然卡在空中停止運轉,門也無法打開。事後小潘回憶,她大聲呼救,並多次按下電梯內的緊急報警裝置,嘗試拍打電梯門,可幾經努力,求救聲並未引起外界注意。
25日晚7時許,北海市消防救援支隊接到警情,安排6名消防員前往現場營救。消防到達時,相關電梯維保人員也已經在現場施救。
「電梯被卡在2樓到3樓之間。」一名消防營救人員告訴記者,通過現場排查,事發電梯有一根鋼絲繩發生斷裂,斷裂部分纏在電梯井的絞盤裡面,導致電梯主機無法工作。
起初,救援人員嘗試破拆電梯救出小潘,但因電梯門正前方的空間被牆體堵死,操作難度較大。考慮小潘意識清醒,狀態還比較穩定,救援人員決定割斷纏在絞盤內的鋼絲繩,再將電梯手動上升至3樓。
營救期間,一名消防員主動陪小潘聊天,緩解她的緊張情緒。消防員和小潘的家人還通過吊繩給她送去礦泉水和葡萄糖,幫她補充體力。
經過多方合力施救,當晚8時許,小潘被順利救出。被悶在密封空間長達6個多小時,小潘全身已經濕透,所幸經檢查並無大礙。焦急的母親快速上前,一把將女兒抱住,心疼不已。
2 警鈴大作,「以為出現誤報」
潘先生告訴記者,25日下午2時許,見女兒遲遲沒來鋪面,他又給女兒打去電話,「電話是孩子哥哥接的,說妹妹出去前說可能會去找同學玩。」
「我們兩口子都以為她去同學家了。」潘先生回憶,直至下午6時許,仍未見女兒的蹤影,他準備去女兒同學家看看,剛走到電梯口,就聽到其中一部電梯內傳出女兒的呼救聲。慌了神的潘先生急忙報警求助。
潘先生想不通,為何女兒被困在電梯這麼久,物業都沒有發現。後來,他去找物業溝通,對方稱小區每部電梯都裝有一個「五方通話」(轎廂、值班室、機房、轎頂、底坑五方之間可互相通話)的警鈴。事發當天,物管確實有聽到電梯內的報警聲,但因孩子一直猛按警鈴,導致值班室無法實現對講,「以為是警鈴出現了誤報」。
這讓潘先生無法理解。「電梯內響起警鈴,肯定是出了問題,即便是誤報,也應該派人去現場看一看。」潘先生說。
26日下午,記者來到柏悅尊府小區看到,事發電梯已經被停用。該小區物管——北海海明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區內共有數百名住戶,設有15部電梯。
記者致電該物業公司一名陳姓經理,想進一步了解此事。對方稱目前已經聯繫孩子家屬和電梯公司展開相關善後工作,對於其中細節,她表示,「現在沒有時間,不方便接受採訪」。
3 被困電梯,向外求救莫慌張
實際上,近年來被困電梯事件並不少見。遭遇電梯故障時,該如何實現自救?相關人士建議,被困電梯內時,首先要保持鎮定,切莫慌張,可以嘗試著輕輕敲打電梯的轎廂,並大聲呼救,也可嘗試使用電梯內警鈴按鈕和對講裝置與外界取得聯繫,或者嘗試用手機撥打119求救。
「千萬不能強行去扒開電梯門逃生,當電梯轎廂與層站不平層時,二者之間會留有空隙,在逃出時可能會因為視線盲區而不慎掉入電梯井中。」該人士補充說,電梯轎廂設有通風系統,當電梯故障時,轎廂內的空氣和外部是連通的,待在轎廂內不會產生缺氧、窒息的情況。即使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繫,也不要去撬門逃生,在轎廂里等待救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