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網友都說今年的天氣要比往年熱得慢一些,但隨著小滿節氣的到來,意味著高溫、高濕、多雨的天氣即將到來,老話說「順應時節」,我們在飲食和生活方式上都要做出調整,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才是有益的。明日小滿,牢記「忌3食、做3事」,以熱養人,比吃什麼都補!
生冷不吃
天熱時,大家喜歡吃冷飲來解暑降溫,老人常提醒我們,越是天熱,越不能吃冰冷的食物。很多人不以為然,以為吃冰凍的食物最多拉肚子而已,這樣是錯誤的。特別是各種冷飲、冰淇淋、冰凍啤酒等,寒涼食物進入胃裡,寒熱交爭,秋季又外感秋涼之氣,冬天也會這疼那疼的。
燥熱不吃
進入夏季後,應季的美食越來越多,榴槤、荔枝、小龍蝦、燒烤都深受大家歡迎。夏季炎熱,氣溫高,如果再進食熱性的食物,會引起上火、便秘、煩躁不安,除了這些食物,夏季很多應季水果也屬於溫熱性的,例如桃、龍眼、櫻桃、杏、芒果,夏天吃要適度,千萬別過量。
肥膩不吃
小滿節氣開始,高溫多雨,悶熱潮濕,這種濕熱交加的天氣應該多吃清熱祛濕、健脾和中的食物,少吃肥甘厚膩之品,例如肥肉、糯米飯、油炸食品、甜食等,高糖、高油、高脂肪的食物攝入過多,會助濕生痰、消化功能紊亂,還容易造成肥胖。
熱養人,苦燥濕
如果做到了以上三點,不僅舒適過夏天,今年冬天你也會受益很多。有朋友就疑惑了,那不是什麼都不用吃了?當然不是,夏季飲食要順應時節的規律,以熱制熱,以苦燥濕。
做三事
一、吃熱食
飲熱茶解暑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一杯暖暖的茶水能讓毛孔張開,達到散熱的效果,還能讓脾胃更好的運轉起來。
紅糖薑茶
做法:生薑去皮後切絲,紅棗對半切開挖掉棗核,將薑絲和紅棗放入養生壺內,加入適量清水,啟動養生茶功能,煮好後根據個人的口味,放入少許紅糖或冰糖即可,不喜甜的也可以不放糖。
綠豆蓮子解暑粥
夏天天氣悶熱,食慾不佳,吃一碗五穀雜糧粥,不僅能夠解暑降溫,對脾胃也好處多多。
做法:高粱米、綠豆、蓮子和干百合先用清水浸泡30分鐘。把浸泡好的食材(除百合外)放入砂鍋里,加入適量清水,武火煲沸騰後轉文火熬煮45分鐘,再放入百合煮15分鐘,最後放入少量冰糖調味即可。
豆豉鯪魚油麥菜
苦味的蔬菜大多有清熱下火的作用,例如芥菜、苦瓜、油麥菜、蒲公英、萵筍等,都是夏季食用蔬菜中的佳品,在這種高溫多雨的時節,多吃苦味蔬菜,不僅去心火,亦可健脾燥濕。
做法:準備一盒豆豉鯪魚罐頭,把鯪魚去除切塊,油麥菜洗凈後切斷。舀2勺罐頭裡的油和豆豉到炒鍋里,放入大蒜炒香,倒入鯪魚塊炒30秒後盛起備用。重新放油,倒入油麥菜炒軟,放入炒好的豆豉鯪魚炒勻,再加少許鹽和蚝油調味即可。
二、運動
「運則生陽」,千萬不能因為熱就不動,夏天適當的運動,可加速體內的新陳代謝,助發汗,才能很好的「以汗制汗」。夏季運動的時間最好在清晨和傍晚,可以選擇慢跑、散步、八段錦等溫和的運動。
三、泡腳
夏季高溫多雨,如果濕氣過重,很容易讓人感到疲倦沒精神,用42℃~45℃的熱水泡腳,再加上簡單的按摩,可以增強新陳代謝,祛除暑濕,晚上也睡得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