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各項機能也逐漸退化,以至於中老年人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
消化不良是一種很常見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噁心腹脹、反酸胃痛、食欲不振等,根據誘因的不同, 臨床上將其分為器質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兩個類型。
但不管是何種因素引起的消化不良,都要及時調理才是,以免引起更為嚴重的腸胃病變。那麼中老年人容易消化不良該怎麼辦呢?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想要避免出現消化不良,養成科學飲食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定時定量進食、勿暴飲暴食等。若是能在飯後一小時進行適量的慢運動,對腸胃消化也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其次,情緒對腸胃健康也有很大的影響。如果長期處於負面的情緒當中,也有可能導致消化不良,嚴重時甚至可誘發神經性胃炎。
2、定期檢查
中老年人的消化功能較弱,稍不注意,便可能出現消化不良。如果只是偶爾消化不良不必過於擔心,但若是經常性消化不良,就要有所注意了。
建議定期前往醫院做相關檢查 ,以免發生更為嚴重的病變。畢竟大部分消化系統的病症都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
3、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大部分中老年人胃腸道的消化功能比年輕人差得多。因此,平時應儘量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油炸食物、高油高脂的食物、甜膩的食物、過糙過硬的食物等。其次,中老年人在進食時還應注意細嚼慢咽,如此也能使食物更好地被消化吸收。
4、適量攝入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纖維素是一種對胃腸道極有益的物質。它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增加肌肉張力,減少胃腸憩室的發生。生活中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有很多,比如海帶、紫菜、燕麥片等。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這些食物對腸胃極有益,但也不可過量食之,以免加重腸胃負擔。
5、儘量少使用會抑制胃腸功能的藥物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人的身體或多或少都會出現退行性變化,因而生活中可能會服用一些抗精神病的藥物,比如氯氮平、苯巴比妥等。
這類藥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腸道運動、減少腸液分泌、降低血液中鉀離子的含量,繼而誘發麻痹性腸梗阻,也就會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
若是與抗膽鹼劑一起使用,會對胃腸道造成更大的傷害,嚴重時甚至能引起壞死性結腸炎和胃無肌張力。因此生活中如果有失眠、精神疾病的困擾,應儘可能另尋他法加以調養,減少這類藥物的使用。
消化不良雖然看起來不是很嚴重的病症,但若是不注意調養,便可能誘發其它的消化系統疾病,比如腸炎、胃炎、胃潰瘍等。
尤其是中老年人,其本身抵抗力就不及年輕人,因此更要注意這一問題,比如生活中做好上述的這幾點。其次,如果是其它病症所致的消化不良,需先治好原發病症,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消化不良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