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因石油而爆發的戰役,德軍如何攻陷蘇軍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

2023-12-25     花西亦花心

原標題:一場因石油而爆發的戰役,德軍如何攻陷蘇軍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

石油資源在工業革命之後就是所有國家能源的重中之重,沒有石油汽車、輪船、坦克、裝甲車、飛機都只能是擺設德軍在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為什麼頻繁使用閃電戰石油也是其中之一的原因因為德軍的能源補給不支持他們打長時間的戰爭,這也是他們之所以和蘇聯開戰的主要因素。而攻取克里木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則是打開通往北高加索,直達蘇聯巴庫油田的關鍵所在。圍繞這裡蘇德兩軍展開了慘烈的廝殺,主戰場則是塞瓦斯托波爾要塞

一、克里木地區為何成為戰場

克里木地區是蘇聯手下加盟國烏克蘭的領土,他是向黑海方向的突出形狀的半島。這片土地在沙皇俄國時期一直俄國的領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被分裂了出去。這裡由於暖和的氣候和充足的陽光使得之前的沙皇都在冬季選擇在此地度假,並且圍繞著這裡建立了保護沙皇的要塞堡壘。

克里木地區所在的黑海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內海,它的戰略價值極高在很早之前就受到歐洲國家和游牧民族的輪番爭奪,而守衛這裡的塞瓦斯托波爾在蘇聯成立後,就成為了蘇軍在此地至關重要的戰略基地。這裡建立了大型的用于軍事的機場可以說這裡是阻擋希特勒東進的重要屏障,德軍要是想從黑海的另一側登陸作戰的話必定會遭受到這裡的蘇聯空軍的襲擊,傷亡一定會特別大。

故而希特勒一直想著進攻克里木地區隨即取得一直中立的大國土耳其的加盟,土耳其在一戰之前全名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一戰的時候便跟隨德國但是戰敗之後被瓜分大量土地領土面積大不如前了。所以土耳其一直在觀望他想等德國和蘇聯的戰爭取得優勢的時候再加入軸心國。所以這場戰役對於希特勒和土耳其之間是非常重要的。

二、巨炮轟炸!

1941年的12月17日蘇德戰爭已經爆發,德軍開始出兵針對克里木地區德國出動了九個師團包圍了要塞但是被蘇聯海軍陸戰隊給趕了回去,包圍圈被粉碎。第一次進攻要塞德軍以失敗告終。德國不可能放棄這個地區否則這裡就會像一顆釘子一樣將德軍狠狠的釘在羅馬尼亞之前不能動彈,於是乎第二次圍攻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戰役很快就再次開始了。

1942年五月德軍這次選擇在羅馬尼亞國內的山地和蘇軍交戰,德軍使用了裝甲步兵航空隊結合的戰術在用了僅僅八天的時間殲滅了蘇聯軍隊的二十六個師團徹底打開了要塞的門戶整個要塞如同赤裸一般放在了德軍面前。這時的德軍將領曼施坦因還是上將軍銜他也很想憑著這次的勝利晉升元帥,他為了確保這次戰役一定能夠成功又調集了很多的火炮力量準備合圍蘇軍。

1942年6月6日德國的炮兵部隊開始集結曼施坦因想在蘇聯的防禦陣線上最嚴密的部分打開缺口,這樣他就不會再有後顧之憂他集結了203個德國炮兵聯隊!和三門超級巨大的火炮要轟開蘇聯軍隊配備大型火炮的堡壘。他們想利用這些巨炮裝填大型穿甲彈擊穿蘇聯軍隊的火藥庫使得蘇聯軍隊的槍枝彈藥供給不上還會造成巨大的混亂,還有蘇軍四米厚的要塞防禦板。德軍成功了要塞的外圍逐漸的被肅清今生的蘇聯軍隊只能在德軍的狂轟濫炸之下逃回最深處的要塞。

三、要塞陷落

1942年6月17日德軍在取得絕對優勢之後,開始了他們的全面攻擊由於整個堡壘外部都被德軍夷為平地蘇聯軍隊只能依偎著他們僅剩的"高爾基"炮塔。德軍接著用他們的巨型火炮點對點的轟炸堡壘炮塔,很快炮塔被打穿一聲巨大的爆炸聲直衝雲霄,炮塔的蓋子都被炸飛了在短短的十天蘇聯軍隊精心布置的兩道防禦陣線。德軍已經挺進了蘇聯在這裡最後的陣地了。

德軍的無差別轟炸下使得蘇聯軍隊的通訊系統全面崩盤,這時就只能依靠著指揮官的臨陣反應能力了。可惜的是當年史達林主持的大清洗行動殺害了大量的有著豐富經驗和指揮作戰能力的指揮官,所剩的大多是年輕熱血只會效忠史達林的青年將領他們面對德軍最精銳的師團自然不是對手很快蘇聯的十二個堡壘的打掉了十一個。但是這些青年人有著一個其他成熟軍官所沒有的特徵那就是熱血!他們寧死不屈在堡壘之中和德軍進行白刃戰。使得戰士們的鮮血都流滿了堡壘之中到了最後整個1000人的部隊只有四十個人被俘虜,這對於歐洲戰場來說算是極其慘烈的了。

要塞的北岸自此全部被德軍所掌控,在6月30日這天終於才拿下了這個最後的陣地。蘇聯的援軍雖然已經到來但是戰爭的情況已經轉變了不再只是簡單的雙方攻防戰而是變成了德軍占盡優勢的圍殲戰了。德軍竟然把整個塞瓦斯托波爾城用他們的火炮夷為了平地,整個城市變成了魔鬼一般的煉獄,幸好蘇聯早有準備將軍民送入了地下堡壘之中,蘇聯的地面軍隊全部被壓縮到了角落。蘇聯軍隊其實是不願意投降的,但是德軍的巨炮甚至可以擊穿比堡壘還厚的地下工事。能夠把地下的平民都被炸死,蘇聯軍隊被迫投降。曼施坦因則因攻陷這座要塞的功勞,而被希特勒在6月底晉升為了陸軍的元帥。

結語

一將功成萬骨枯,曼施坦因的成功也伴隨著無數蘇聯和德國士兵的死去,這場戰役是極其慘烈的攻防戰,畢竟在歐洲戰場上其實大多都是喪失優勢之後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都投降都是很正常的,而蘇軍卻奮戰至了最後一人。這場戰役之後德國成功打開了通往希特勒心心念念的巴庫油田的道路,可惜希特勒到這裡就再也不能前進一步了。

參考文獻:《二戰簡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372726b438f8e43397f3dc710168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