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穩定保障基金不是股市裡的平準基金

2022-10-11     皮海洲

原標題:金融穩定保障基金不是股市裡的平準基金

9月26日晚,央行通過其官方微信發布了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的相關信息。央行表示:目前,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基礎框架初步建立,已有一定資金積累。

央行之所以發布這一信息,實際上是今年3月下旬國務院在印發的《關於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的意見》(以下簡稱《分工意見》)中所作出的安排。根據今年全國「兩會」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設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首次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而根據國務院《分工意見》的安排,設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事項由央行牽頭負責,並且要求在9月底前完成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籌集的相關工作。所以,央行發布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的相關信息,是根據《分工意見》的安排,公布設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的進展情況。

而且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已有一定資金積累也並不令人意外。實際上,早在今年7月21日國新辦舉行的2022年上半年銀行業保險業運行發展情況發布會上,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法規部主任綦相就已經作出表示,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基礎框架初步確立,首批646億元資金籌集到位。也正因如此,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已有一定資金積累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不過,儘管如此,由於9月26日A股指數收於3051.23點,也即A股又逼近了3000點這樣一個敏感的位置,所以央行發布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的相關信息,讓A股市場浮想聯翩,一些投資者明顯是將這一消息當成了利好來對待。而受此影響,9月27日的A股走勢也得以提振。當天上證指數上漲42.63點,漲幅1.40%。

應該說,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對於股市確實構成一定的利好。根據央行介紹,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定位於由中央掌握的應對重大金融風險的資金,資金來自金融機構、金融基礎設施等市場主體,與存款保險基金和相關行業保障基金雙層運行、協同配合,共同維護金融穩定與安全。在重大金融風險處置中,金融機構、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地方政府、存款保險基金和相關行業保障基金等各方應依法依責充分投入相應資源。仍有缺口的,經批准按程序使用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因此,在資本市場參與的主體遭遇重大金融風險時,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可以起到「兜底」的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利於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

但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畢竟不同於平準基金,不會成為股市裡的救市資金。不論A股跌到3000點也好,或者跌到2800點也罷,金融穩定保障基金是不能直接進入股市的,因此並不能直接用於救市。這方面與平準基金是有著很大的不同。因為平準基金是可以直接進入股市操作的,比如在股市非理性暴跌、股票投資價值凸顯時,平準基金就可以進場買進;在股市泡沫泛濫、市場投機氣氛狂熱時,平準基金就可以採取賣出的方式,熨平股市非理性波動,達到穩定證券市場的目的。所以,平準基金可以直接救市。而金融穩定保障基金不能直接進入股市操作,因此並不具備救市功能。對此投資者需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要對金融穩定保障基金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實際上,對於股市來說,金融穩定保障基金更像是投資者保護基金。目前,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者保護基金就是一種風險處置基金,是專門用於處置券商業風險的。比如,一旦券商遭遇重大不測,出現破產情形,投資者保護基金就要承擔起賠償券商客戶(包括投資者)的功能。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的作用就類似如此。但與投資者保護基金不同的是,投資者保護基金僅限於券商風險處置,而金融穩定保障基金不限於券商,在處置金融風險方面,金融穩定保障基金服務的對象更加廣泛。比如,公募基金在遭遇重大金融風險的情況下,最終同樣需要由金融穩定保障基金來兜底進行風險處置。不過,對於A股市場來說,需要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出手的機會其實並不多。畢竟就A股市場來說,遭遇重大金融風險的可能性並不大。

所以對於目前的A股市場來說,儘管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在一定程度上利好股市,但要提振A股市場行情,主要還是要寄希望於目前A股市場上的國家隊資金,因為目前市場上的國家隊資金在很大程度上擔負著平準基金的功能,它們在維護股市穩定方面起作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與此同時,管理層還需要採取相應的措施來穩定市場的預期,如放緩IPO節奏,鼓勵上市公司開展註銷式回購,鼓勵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限制重要股東減持等。通過多管齊下,達到維護股市穩定的目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304a833d13da88f291a9fc9c5976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