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家長:如果你有孩子,一定要教他如何交友

2019-08-01     只爭朝夕愛生活

在孩子一生的成長中,不可避免的要學會和別人相處,學會和別人一起生活。如果孩子缺乏和別人交往的能力,那麼就勢必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阻礙。

然而很多家長會錯誤地以為孩子越早交朋友越好,一旦孩子表現出不願意與別人玩耍,就會懷疑孩子是不是有什麼情感方面的障礙。

其實,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特點,在交友這一方面家長們千萬不可操之過急。

3歲之前

建立親子關係才是重點


孩子3歲以前的認知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還沒有「朋友」這個概念,但這並不表示孩子就不需要陪伴。

相反地, 在孩子3歲以前,父母的陪伴、引導,可以有效、積極的幫助孩子以後更快的適應和過渡到新的環境,對孩子的性格形成、社交能力的養成至關重要!



  • 0-1歲


對一歲以前的小寶寶來說,一位在58同城做育兒師的朋友跟我說家長是他們唯一的情感訴求,是他們認識世界的「橋樑」。


當寶寶出現哭鬧、不安、害怕等情緒時,家長及時的安慰可以很好的幫助寶寶建立安全感。


而安全感是孩子各方面發展的基礎,是他們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對孩子的情緒認知和對情緒的自我調控影響巨大。


日常生活中,家長的撫摸、媽媽的擁抱、親子間的肌膚之親等,都能夠很好地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 1-2歲


一歲以後的寶寶雖然具有一定的辨別和行為能力,但是「交朋友」對他們來說還為時過早。在他們眼裡,一個跟自己年齡、體型相仿的孩子,就和一個電動玩具沒什麼卻別。


而與家長的互動、交流則更能激發孩子大腦的社交能力。比如當家長要給孩子換尿布的時候,說一句:


「我們寶寶要換尿布嘍,媽媽先去洗洗手,寶寶在床上乖乖等媽媽哦。」


這種互動性的交流能夠很好地幫助寶寶建立語言的互動性和一致性,為以後的社交行為打下基礎。



  • 2-3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看到同齡的小夥伴會表現出親近的意願,甚至會模仿對方的行為,或者搶奪別人的玩具,這些行為都是孩子社交大腦發育的表現。


但是由於他們還不懂什麼是「分享」、「交換」,所以「交朋友」對他們來說還談不上。


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參加一切集體活動,幫助孩子提高社交參與意識。


多跟孩子做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了解配合、陪伴帶來的好處,體會到一個好的社交行為給人帶來的舒服的感覺。


3歲以後

學會交往得到快樂


3歲以後,大部分孩子都要上幼兒園了,入園就意味著孩子將要離開大人的庇護、獨自走進社會。那麼,這時候交朋友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小孩子來說,如何交朋友以及選擇跟什麼樣的人做朋友,則需要家長的細心引導。




01

創造良好的交友氛圍


交朋友最重要的是要走出去,融入到外面的環境。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樓下小區、公園、遊樂場等場合,讓孩子多接觸同齡人。


同時家長也可以邀請小朋友來家裡做客、組織孩子們一起外出野營、遊玩等,增加孩子們接觸的機會。


要知道,男孩子有時候會因為一個你有他沒有的變形金剛型號就變成哥們;而女孩子可能會針對芭比娃娃的一件裙子顏色談論半天……


02

家長給孩子做好榜樣


有的小朋友在看到同齡人玩耍時,也很想加入,但是往往不知道怎麼開始,這時候家長就可以親身給孩子示範怎麼主動交朋友。

比如當孩子想和朋友們玩耍時,家長可以主動的地說:

「我可以一起玩嗎?」

「我們一起玩好嗎?」

「我想加入你們,好嗎?」

......


慢慢的,孩子就學會了如何主動加入一個群體。


除此之外,家長平日的交友方式,也都是孩子日後待人處事的榜樣。


如果大人熱情、樂於助人、外向開朗,那麼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習得大人身上的這些品質,成長為一個受人歡迎的人。



03

鼓勵孩子學會溝通


小孩子在一起玩耍,難免出現磕磕碰碰、吵架拌嘴的情況,這時候家長應該先細心觀察、分析情況,然後鼓勵孩子們自己去溝通、解決問題。

如果惹朋友生氣了,就要學會跟朋友道歉:

「對不起,請原諒我,我們以後還是朋友好嗎?」


如果別的小朋友跟自己道歉,也要學會原諒別人:

「沒關係,你不是故意的,我們還是好朋友。」


家長平時也可以多和孩子角色扮演、以朋友的身份引導孩子去鼓勵、讚美別人;如何委婉的向別人求助、增進對方的好感等。

這些都是孩子以後人際交往中很重要的溝通技巧,是孩子人生中的寶貴財富。

04

尊重孩子交朋友意願


有的孩子比較慢熱,總是喜歡一個人玩,家長總是很著急的想讓孩子快速融入到外面的環境,熟不知,這樣做反而適得其反。

無論何時家長都應該記住:交朋友最重要的前提是孩子自願、而不是被強迫。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家長要善於引導孩子,不要讓孩子一味的去迎合別人而假裝做出喜歡的樣子,如果沒有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個人玩也沒什麼。

畢竟「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嘛!


教育家孫雲曉曾說;「家庭教育的實質是改變父母自己,而這種改變的關鍵就是自覺自愿地與孩子一起成長。」翻看58同城本地服務,有很多當地的育兒師信息,在這裡或許你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同路人,或許這裡能為你解除些許的擔憂。


想要教會孩子交朋友,家長就要設身處地的去理解孩子真實的情感需求,而不是一味地將孩子「推出去」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1lAiGwBvvf6VcSZ2TSj.html